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青海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175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07 | 1967 | ||||
农学 | 500 | 2220 | ||||
经济学类 | 500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497 | 2321 | ||||
园艺 | 496 | 2358 | ||||
水利类 | 494 | 2434 | ||||
植物保护 | 491 | 2556 | ||||
软件工程 | 491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90 | 2604 | ||||
草业科学 | 490 | |||||
工商管理类 | 490 | |||||
林业工程类 | 488 | 2680 | ||||
生物科学类 | 487 | 2735 | ||||
林学类 | 485 | 2824 | ||||
机械类 | 483 | 2917 |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482 | 2973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482 | |||||
地理科学类 | 482 | |||||
动物科学 | 481 | 3015 | ||||
法学 | 文科 | 524 | 534 | |||
公共事业管理 | 519 | 608 | ||||
社会学类 | 516 | 65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农学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执行专业。该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保护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因子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新品种培育及绿色高效高产栽培,作物种植制度与区域规划布局,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综合开发等方面。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农业产业链高度融合,推进了农业经营模式日益创新,在农业新态势下,农学专业在彰显传统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主要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土壤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农业生物技术、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作学、创意农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98%,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作物遗传改良、作物生产管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规划设计、农业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年约50%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约54%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农学专业人才是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宠儿。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管理、现代农场管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美丽乡村规划、创意农业设计等方面对农学专业人才需求迫切。
专业特色: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具有农业设施设计、建造、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农业工程学、建筑学、园艺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土壤与植物营养、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温室建筑与结构、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建筑电气、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设施学、设施环境工程学、温室设计与建造、植物保护学。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科教、产业、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设施与观光农业的科研与教学、工程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优秀者可推荐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
发展前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形势好,就业率高。目前,全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许多企业与产业部门急需具有该特长的专业人才,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学制 4 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比较系统地掌握力学理论、机械学理论、电工电子学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等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
3.熟悉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如农业机械、食品机械、机械与电子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或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悉一门外国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军训、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林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林学专业以森林(包括城市森林)的形成、分布、经营管理以及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为重点,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持续利用为目的,涵盖森林生态工程、城市林业、社会林业等领域。随着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大量融合,已形成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深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效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地理、环境、景观生态环境下的人工林、天然林、城市园林等生态系统。在2012年国家学科评估中林学一级学科综合排名第3,是国家“985工程”院校中唯一具有林学一级学科的高等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3S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3%以上,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林木培育、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林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每年约50%以上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约90%以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内顶尖“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现代林业的概念已经涵盖森林资源培育、经营、保护、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毕业生可从事城市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气候变化与林业、生物多样性与湿地保护、林业生物质材料与生物能源、林产品生产与贸易、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方面的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在青海省录取分数统计序号专业名称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1法学文史公共事业管理文史社会学类文史少数民族预科班文史一本线文史4756低分文史5167低位次文史6548草业科学理工地理科学类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动物科学理工工商管理类理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机械类理工经济学类理工林学类理工林业工程类理工农学理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工软件工程理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工生物科学类理工食
2018年青海省招生计划序号专业名称科类招生人数1法学文史22社会学类文史23公共事业管理文史24经济学类理工25地理科学类理工26生物科学类理工27机械类理工2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29软件工程理工210水利类理工311林业工程类理工212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213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工214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工515农学理工216园艺理工217植物保护理工218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工219水土保持
青海2021年录取分数专业名称高分低分平均分社会学类(预科转入)英语(预科转入)植物保护(预科转入)水利类(预科转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预科转入)资源环境科学(预科转入)俄语.5公共管理类法学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班文史).5林学类(高校专项)植物保护(高校专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高校专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高校专项)植物保护(预科转入)水利类(预科转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预科转入)资源环境
青海2021年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招生人数俄语文史/历史类2法学文史/历史类2公共管理类文史/历史类2少数民族预科班文史/历史类2草业科学理工/物理类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物理类2动物科学(动物类)理工/物理类2动物科学(动物类)(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物理类2动物医学类理工/物理类2工商管理类理工/物理类2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物理类2机械类理工/物理类3计算机类理工/物理类2经济学类理工/物理
青海2020年录取分数专业名称高分低分平均分公共管理类法学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班文史).5公共管理类(预科转入)111社会学类(预科转入)111化学类(预科转入)111计算机类(预科转入)111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预科转入)111资源环境科学(预科转入)111经济学类(高校专项)资源环境科学(高校专项)植物保护(高校专项)林学类(高校专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高校专项)农学(农学类)(国家专项)动物科
青海2019年录取分数专业名称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法学文史公共管理类文史社会学类文史一本线文史488低分文史529低位次文史774草业科学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动物科学理工动物医学理工工商管理类理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机械类理工计算机类理工经济学类理工林学类理工林业工程类理工农学理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工生物科学类理工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理工水利类理工水土保持与荒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工商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动物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科
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植物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艺、地理科学类、法学、生物科学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类、农学、软件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社会学类、工商管理类、水土保持与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46理科最低位次为4492。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2理科最低位次为3757。2021年青海理科录取分数线及青海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青海录取分数线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林学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机械类、俄语、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生物科学类、农学(农学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艺(园艺类)、工商管理类、动物医学类、土木工程、水利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林业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园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地理科学类理科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设施农业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植物保护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7分,动物医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8分,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9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地理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