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新疆 | 园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4589 |
园艺 | 561 | 5190 | ||||
电子信息工程 | 559 | 5372 |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554 | 580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53 | 5901 | ||||
软件工程 | 55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52 | 599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2 | |||||
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552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 552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51 | 6101 | ||||
工商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 551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0 | 6181 | ||||
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50 | |||||
电子商务 | 549 | 6266 | ||||
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 | 549 | |||||
动物医学 | 548 | 6364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48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548 | |||||
农学(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 | 548 | |||||
机械类(含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548 | |||||
应用化学 | 547 | 6461 | ||||
土木工程 | 547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547 | |||||
植物保护 | 547 | |||||
动物科学 | 547 | |||||
草业科学 | 547 | |||||
资源环境科学 | 547 | |||||
地理科学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547 | |||||
林业工程类(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 | 547 | |||||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 | 文科 | 552 | 1413 |
学制 4 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比较系统地掌握力学理论、机械学理论、电工电子学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等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
3.熟悉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如农业机械、食品机械、机械与电子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或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悉一门外国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军训、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陕西省特色专业。园林专业是集植物科学、环境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注重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美学思维和艺术创意、工程技术理论等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培养园林景观建造师和园林高级管理人才方面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专业涉及园林花木生产、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景旅游区建设等产业和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绿化建设需要,具备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技艺、园林工程施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地养护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等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花木繁育、花艺装饰、盆景创作、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各类园林景观的施工和基本的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创新型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生态学、园林美术、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插花艺术、盆景艺术、鲜切花生产技术、园林艺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栽培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城市园林、林业、城建部门和风景名胜区,从事园林植物繁育、花木栽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基本的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可继续深造报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
发展前景:园林景观建设事关人居生态环境的发展,是我国的朝阳产业。目前全国园林企业达20000余家,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十年我国将新增数十亿m2新建绿地,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近年来我校园林专业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 93%以上。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 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 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 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 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分析及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能 力、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 专业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
3.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
4.熟悉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5.了解本专业的理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下列专业核心课中,第1—5门为必修课,6、7、8和9四门课可以任选三门课,课 程名称和内容可根据各学校情况进行组合。
1.经济学;
2.管理学;
3.运筹学;
4.管理信息系统;
5.管理统计学;
6.信息资源管理;
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8.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9.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统计学、数据结构与数据 库、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系统等)、社会实践与实习(社会认知实践、管 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综合论文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科研实践等)等多种形式。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 业基础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 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分析检测、检 验检疫、安全评价、监督管理、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相关的化学、公共卫生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食品科学基础知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质量与 安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际问 题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管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仪器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食品加 工及成品中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检疫、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食品安全评价 与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
核心课程实例:
示例一: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56学时)、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40学 时)、食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基础营养学、应用营养学)(共96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 学)(24学时)、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40学时)、食品毒理学(24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病 原学)(24学时)、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概论)(40学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32学时)、食品 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生产管理与法规)(24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A)(72学时)、食品微生物 学(72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40 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毒理学(48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工艺学(72学时)、食品质量检 验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32学时)、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品质管理)(40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109学时)、食品微生物学(食 品微生物学检验)(62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3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 (3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30学时)、食品毒理学(30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免疫学 及技术)(32学时)、食品工艺学(75学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原理及 技术)(62学时)、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调查、食品 工艺实习、食品安全检验实习、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毒理学实验、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境保 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 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 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 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 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 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与水 利工程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 术、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林业生态工程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 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地貌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 持工程学实验、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林业生态工程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农学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执行专业。该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保护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因子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新品种培育及绿色高效高产栽培,作物种植制度与区域规划布局,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综合开发等方面。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农业产业链高度融合,推进了农业经营模式日益创新,在农业新态势下,农学专业在彰显传统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主要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土壤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农业生物技术、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作学、创意农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98%,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作物遗传改良、作物生产管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规划设计、农业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年约50%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约54%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农学专业人才是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宠儿。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管理、现代农场管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美丽乡村规划、创意农业设计等方面对农学专业人才需求迫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5分,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7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化学生物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园艺理科录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园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动物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林业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植物保护理科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工商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动物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科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招生专业:化学类(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园艺(园艺类)(园艺、茶学)、资源环境科学、水利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植物保护理科录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农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动物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5分,生物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2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动物医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生物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6分,动物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植物保护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草业科学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