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899(需要考632分);
2.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126(需要考629分);
3.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356(需要考626分);
4.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356(需要考626分);
5.金融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617(需要考623分);
6.会计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696(需要考622分);
7.经济学(经济学基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696(需要考622分);
8.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958(需要考619分);
9.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039(需要考618分);
10.投资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135(需要考617分);
11.财政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456(需要考614分);
12.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456(需要考614分);
13.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456(需要考614分);
14.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556(需要考613分);
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3772(需要考611分);
16.精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891(需要考610分);
17.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023(需要考609分);
18.经济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023(需要考609分);
19.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023(需要考609分);
20.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4023(需要考609分);
21.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133(需要考608分);
22.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133(需要考608分);
23.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133(需要考608分);
24.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259(需要考607分);
25.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259(需要考607分);
26.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259(需要考607分);
2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259(需要考607分);
28.税收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367(需要考606分);
29.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367(需要考606分);
30.法学(法学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367(需要考606分);
31.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765(需要考622分);
32.保险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08(需要考621分);
33.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08(需要考621分);
34.会计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808(需要考621分);
35.金融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808(需要考621分);
36.财政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41(需要考620分);
37.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41(需要考620分);
38.审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41(需要考620分);
39.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924(需要考618分);
4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科普通类排位974(需要考617分);
41.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974(需要考617分);
42.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1007(需要考616分);
43.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07(需要考616分);
44.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615分);
45.税收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615分);
46.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615分);
47.国际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615分);
48.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103(需要考614分);
49.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103(需要考614分);
50.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103(需要考614分);
51.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103(需要考614分)
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福建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2 | 1899 |
金融学 | 629 | 2126 |
金融工程 | 626 | 2356 |
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 | 626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623 | 2617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622 | 2696 |
经济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 | 622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 619 | 2958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班) | 618 | 3039 |
投资学 | 617 | 3135 |
财政学 | 614 | 3456 |
统计学 | 614 |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 614 |
财务管理 | 613 | 355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 | 611 | 3772 |
精算学 | 610 | 3891 |
会计学 | 609 | 4023 |
经济统计学 | 609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609 |
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 | 609 |
工商管理 | 608 | 4133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608 |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608 |
保险学 | 607 | 4259 |
金融数学 | 607 |
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 | 60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07 |
税收学 | 606 | 4367 |
人力资源管理 | 606 |
法学(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班) | 606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文科 | 622 | 765 |
保险学 | 621 | 808 |
法学 | 621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621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621 |
财政学 | 620 | 841 |
会计学 | 620 |
审计学 | 620 |
金融学 | 618 | 92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17 | 974 |
财务管理 | 617 |
市场营销 | 616 | 1007 |
经济学 | 61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15 | 1055 |
税收学 | 615 |
工商管理 | 615 |
国际商务 | 615 |
人力资源管理 | 614 | 1103 |
英语 | 614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614 |
商务英语 | 614 |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培养目标:注册会计师(CPA)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中坚力量,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专业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为基础,系统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诚信品德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基本熟练的会计与审计技能,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理论基础扎实、专业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的CPA专门化人才,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优秀后备资源。 培养要求:为达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创新为魂”的理念,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特质: (一)知识和理解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应全面掌握以下重要课程的专业知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咨询、会计信息系统、货币金融学、定量方法、经济学。 选修课程包括:财务报告分析、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纳税筹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并购与重组、金融市场投资、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入门、税法、经济法、组织行为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课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二)专业技能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所授予学位规定的水平,必须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应能够: 1.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具有较高的经济管理素养; 2.对CPA审计基本理论和概念性框架及其所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批判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能够表达自己对相关的主要审计与会计学知识的理解和观点; 3.掌握并能批判地运用当前的CPA审计各类专业术语(既包括主流的,也包括非主流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实施各类会计与审计实务操作; 4.支持CPA做出会计信息的职业怀疑,并批评性和分析性地评估和鉴证; 5.撰写规范、专业的外内部审计报告; 6.对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合理的风险评估和专业鉴证; 7.在对理论及实证数据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审计市场的风险与操作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8.专业的管理咨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能力; 9.熟练阅读并理解外语专业文献。 (三)认知能力及非专业技能 包括沟通与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精神,以及健康的体魄、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学位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明确地展示出以下能力: 1.良好的CPA审计伦理道德理性判断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认知能力; 2.熟悉并适应法规环境的能力 3.对辩论和论证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 4.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5.检索参考资料的能力; 6.使用信息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能力; 7.一定的沟通技巧,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分析、论证和评论的能力; 8.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其他一些交际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 10.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关怀情操。 专业特色:我校是全国首批经批准设立注册会计师(CPA)专门化方向的七所院校之一,本方向于1994年设立,经长期积累并依托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近几年,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中均为A类。为国家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四川省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基地,是全国首批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点。本专业方向面向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依托我校雄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平台,以理念、能力、素质培养为抓手,实施立体化实践教学工程,立足于培养系统掌握CPA执业理论、方法和技能,系统掌握通用审计和会计准则,具有审计、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思辨创新应用型复合会计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纳税筹划、CPA鉴证与案例、管理咨询、会计信息系统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从事注册会计师执业和专业性管理咨询工作,也可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企业与公司、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从事会计与审计工作。
财政学类
财政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财政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系统掌握现代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能够准确理解与执行财政(公共经济)政策并自主解决现实财政经济问题,掌握相关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政府宏观经济数据及企业微观财务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具有优异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第三方组织、财税部门、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工商企业等领域从事经济管理、政策研究和财务分析等专业工作,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宽厚的专业基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素养和优秀品格的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的经济管理卓越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财政(公共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优异的专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财政(公共经济学)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财政(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财政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财政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财政(公共经济)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财政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财政活动的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财政发展和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初步从事财政(公共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本专业于1952年开办,现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的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管理精英人才。本专业以宏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财税理论为主体,着力培养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扎实,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专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公共经济政策分析研究与公共部门管理的杰出创新人才与未来社会与行业领袖。本专业招收以英语为外语的文理科生,学制四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业任务后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国家税收、经济法、公共财政管理、财务管理、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国财税史、地方财政学(英文)、公共经济政策分析、国际税收、审计学、国际经济学、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比较财政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及其他公共部门、金融行业、大中型工商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金融学类
金融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具备金融业务操作及较强金融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专业金融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格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启发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本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金融学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研究并解决具体的金融问题;要求学生在金融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 2.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并较好地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以及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备较强的金融实践能力,有创造性解决金融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熟悉我国国情,并具备较强的对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熟悉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需求,熟悉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熟悉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专业特色: 1.金融学专业为我校历史悠久的品牌专业。金融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货币金融学》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国家级实验室(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 2.金融学专业秉承金融学院“培养金融领袖、引领知识创新”的愿景,坚持“教师国际化、教材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坚持“依托行业优势和校友优势,并转变为办学优势”的办学思路。 3.金融学专业主要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培养高级客户经理、理财规划师、交易员、分析师等高端金融专业人才;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单位培养专业金融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公司金融、投资学、国际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学、衍生金融工具、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金融学实验课程及实务课程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入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前往国内名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赴英美等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统计学类
统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统计学 培养目标: 使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具备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坚实的数理基础。 使学生具备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模型和统计软件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统计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 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并能清晰表达统计学核心概念、主要理论与分析方法。 2.能够合乎逻辑地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关理论问题论证、分析。 3.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统计分析软件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4.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5.熟练掌握以下技能: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满足应用与学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文献与信息检索能力;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专业特色:统计学专业是2013年新设专业,主要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统计学方法论的学习,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是其鲜明特色。依靠学校经、管、法、文、工的支撑,注重统计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概率和其他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理)、高等代数(理)、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概率论(理)、数理统计(理)、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数据挖掘与应用、计算统计、非参数统计、统计软件编程、计量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商务专业于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发展前景很好的新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以国际企业经营管理为主轴,扩展到相关的领域。专业必修课有:国际商务、国际战略管理、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管理、企业研究方法,并有国际商务沟通、涉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营销学、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专题等数十门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国际商学院毕业生适宜在外贸、外资、合资公司工作,可以从事金融部门的涉外业务,以及在有涉外业务的企业中发挥特长;也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涉外经济管理工作,在商务中介机构从事服务工作和在高等院校担任教学研究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两个专业实行文、理兼收,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限招英语语种考生。
经济学类
经济统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统计学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善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经济统计分析、金融和财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和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使学生具备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国内外大中型公司等单位从事经济工作的能力。 具备进一步攻读经济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 培养要求: 1.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英语基础、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基础。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关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宽,对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新成果及其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 4.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5.熟练掌握以下技能: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满足应用与学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文献与信息检索能力;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专业特色:经济统计学专业是国内财经院校中最早设立本科统计学专业之一。分别于1984年和1993年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统计与经济、金融、管理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重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支撑,基础理论与应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凸显金融统计与金融数量分析的专业特色。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数理统计(理)、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与应用、随机过程、非参数统计、货币与金融统计、企业经营管理统计、数据挖掘与应用、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金融和财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