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林业大学内蒙古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5507(需要考474分);
2.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30208(需要考453分);
3.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440(需要考452分);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31094(需要考449分);
5.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31546(需要考447分);
6.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1784(需要考446分);
7.园艺理科普通类排位32472(需要考443分);
8.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2951(需要考441分);
9.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2951(需要考441分);
10.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384(需要考439分);
1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普通类排位33628(需要考438分);
12.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4093(需要考436分);
13.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5038(需要考432分);
14.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6453(需要考426分);
15.地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060(需要考415分);
16.木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0428(需要考409分);
17.动物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209(需要考389分)
2018年西南林业大学各专业内蒙古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内蒙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25507 |
|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53 | 30208 |
| 电子信息工程 | 普通类 | 452 | 30440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49 | 31094 |
| 园林 | 447 | 31546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46 | 31784 |
| 园艺 | 443 | 32472 |
| 地理信息科学 | 441 | 32951 |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44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39 | 33384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438 | 33628 |
| 财务管理 | 436 | 34093 |
| 旅游管理 | 432 | 35038 |
| 生物技术 | 426 | 36453 |
| 地理科学 | 415 | 39060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409 | 40428 |
| 动物科学 | 389 | 45209 |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农学 门类:动物生产类 专业名称:动物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力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及土地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殖技术、繁育体系、饲养和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和草地建设等方法与技术;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3-25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管理学 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林学类
园林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园林学院的前身是学校1987年设置的园林专科专业,1997年升为本科专业。1998年组建园林学院,2001年更名为园林学院。从当时的一个专科专业到1998年发展成园林本科专业和商品花卉专科专业的园林系,2001年得到快速发展,已有园林(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和园林植物方向)、园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方向和规划设计方向)、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和园林、商品花卉两个专科和高职专业,2003年申报并批准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现已具有农学类、理学类、艺术类三大门类三个学科,具有两个硕士点、五个本科专业和两个专科专业。
目前,我院开设有园林、园艺、艺术设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五个本科专业,园林、商品花卉两个专科专业,园林、商品花卉两个高职专业;有计算机辅助园林规划设计辅修专业;有城市设计(含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两个硕士点,开办有园林植物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院下设与专业有关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艺和园林植物与城市林业”4个教研室,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四个实验室,并建有一个投资近八十万的组培室。同时还设有西南林学院城市林业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和西南林学院城市规划设计院,主要从事城市林业和规划设计以及园林工程方面的工程设计与科研项目。除以上教学科研机构外,园林学院还设有园林苗圃、电脑工作室、中国花协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科研、实习和培训机构,也是云南省园艺(专科)自学考试主考单位。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农学 门类:森林资源类 专业名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保护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显微制片技术、动物解剖、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自然保护区规划、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野生动物产品鉴定与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林学、生物学、畜牧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显微制片、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野生动物无线电遥测技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 4.具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检疫,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学科、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林学、动物科学、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 主要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35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的,其专业范围覆盖了原来的“电子信息工程”、“电子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该专业是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一个宽口径专业。
二、 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能从事各类电子与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其应用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交换与检测技术,学习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开发与应用,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要求达到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丰厚的社会科学知识,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领域有较高的修养。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进行一般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通过国家举办的“四级英语”统考。
4.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通过“二级计算机水平”统考。
5.具有一定的工业企业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知识。
6.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7.具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脉冲与数字电路及计算机原理和较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8.具有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单片机原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数字音响技术和电子测量与智能化仪器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技能。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
主要专业实验
编程与上机调试、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等。
授予学位
工学或理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养,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主要专业实验
程序设计和上机调试、电子线路基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