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财政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2 |
| 应用化学 | - | 2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2 | |||
| 油气储运工程 | - | 2 | |||
| 环境工程 | - | 2 | |||
| 工程管理 | - | 2 | |||
| 工商管理 | - | 2 | |||
| 翻译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2 |
| 新闻学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财政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4 | 60615 |
| 应用化学 | 464 | 60615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65 | 60213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65 | 60213 | |||
| 环境工程 | 466 | 59774 | |||
| 工商管理 | 468 | 58948 | |||
| 工程管理 | 468 | 58948 | |||
| 油气储运工程 | 469 | 58573 | |||
| 新闻学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12282 |
| 翻译 | 527 | 11481 |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材料、冶金、制药、轻工、信息、生物工程、环保、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基础、传递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石油炼制工程、天然气加工工艺学、过程装备腐蚀防护、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毕业去向:化工、炼油、能源、材料、冶金、医药、环保和军工尤其在石油工业与天然气工业等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专业技能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 新精神及国际视野,从事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具有宽厚的理论基 础。学生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泵与压缩机等专业基 础课以及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 等专业课,接受油气储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
2.掌握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经营销售的基本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矿场油气集输、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装卸、城市燃气输配等方 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矿场油气集输系统、长距离油气管道、油气储存与装卸系统、城市燃气输配系统 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5.具有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6.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外语文献,并具有外语听、说、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相关工程计算软件进行油气储运工程工艺 计算;
8.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9.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0.了解与油气储运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 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主干学科:油气储运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热力学、传热学、输 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72学时)、工程力学(双语)(80学时)、流体力学(72学时)、 电工电子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80学时)、泵与压缩机(64学时)、城市燃气输配 (40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气储存与装卸(40学时)、油气集输(双语)(40学 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储罐与管道强度(32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储运工 程制图课程设计(3周)。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9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电工电 子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48学时)、工程流体力学(64学时)、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48学 时)、泵与压缩机(48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传热学(56学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32 学时)、油气集输(48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库设计与管理(48学时)。
示例三:物理化学(48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80学时)、工程力学(64学时)、工程流 体力学(64学时)、工程制图(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学基础(48学时)、传 热学(48学时)、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64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64学时)、油库设计与管 理(64学时)、储运工程最优化基础(32学时)、计算机绘图( AutoCAD)(32学时)、泵与压缩机 (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 验、仪表与检测技术实验、输油管道运行控制实验、油气储存与装卸实验、油气集输技术实验、流 变学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液化天然气技术基础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6 纺织类
学制: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应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商检、外贸、公安、消防、卫生、轻工、仪器、环保、医药、化工、冶金等部门所属工厂、涉及分析化验的研究机构、中心实验室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有机波谱分析、高分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工制图、化工基础、化学工艺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
毕业去向:化学及相关领域商检、外贸、公安、消防、卫生、轻工、仪器、环保、医药、化工、冶金等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够从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四至六年。
学制:四年本科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土木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商管理、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理论视野和精湛的传播技能。
主要课程: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新闻摄像与编导、新媒体导论、新闻摄影。
毕业去向: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 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 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 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技能、 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 解决工程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 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基础知识,掌 握一定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社科知识;
3.掌握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泵与泵站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 工和水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
5.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较熟练 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 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进行本专业相关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熟悉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 文件要求;
7.了解应对水危机与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知识;
8.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和适应本专业职业发展的学习 能力;
9.具有立足于本专业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10.具有一定的组织、沟通、协调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知识领域: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术基础、水质控制、水的采集和输送、水系统设备仪表 与控制、水工程建设与运营。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水分析化学(64学时)、水微生物学(48学时)、水文学(24学时)、水文地质学( 24 学时)、水工艺与工程概论(双语20学时)、水质工程学(136学时)、水泵与水泵站(28学时)、水 资源利用与保护(30学时)、给水排水管网系统(52学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36学时)、水工艺 仪表与控制(24学时)、水工程施工(30学时)、水工程经济(30学时)。
示例二:水分析化学(64学时)、水处理生物学(56学时)、工程力学(72学时)、水力学( 64 学时)、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48学时)、土建工程基础(40学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16学 时)、水质工程学(136学时)、泵与泵站(32学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给水排水管网 系统(56学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56学时)、水工艺设备基础(32学时)、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 制(24学时)、水工程施工(32学时)、水工程经济(32学时)。
示例三:水分析化学(32学时)、水处理生物学(24学时)、工程力学(72学时)、水力学(72 学时)、水文学(24学时)、水文地质学(24学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24学时)、水质工程学 (96学时)、泵与泵站(32学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8学时)、建 筑给水排水工程(48学时)、水工艺设备基础(32学时)、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24学时)、水工 程施工(32学时)、水工程经济(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专业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微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等;
(2)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3)设计(论文):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18年延安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办学地点:新校区)、化学工程与工艺、新闻学(办学地点:新校区)、行政管理(办学地点:新校区)、翻译(办学地点:新校区)、学前教育(办学地点:杨家岭校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办学地点:新校

2018年延安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应用化学、历史学(师范类)、新闻学、工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历史学、经济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师范类)、物联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

2018年延安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软国际特色班)、物联网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财务管理、英语、软件工程(中软国际特色班)

2018年延安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新闻学、园林、翻译、行政管理、中国共产党历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社会工作等10个专业。2018年延安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

2017年延安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通信工程、日语、经济学、石油工程、社会工作、能源化学工程等7个专业。2017年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2017)

2020年延安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新闻学、人力资源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心理学(师范类)、日语、工程管理、经济学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7个专业。2020年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安

2021年延安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金融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师范类)、经济学、工程管理、日语、油气储运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2021年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

2022年延安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金融学、日语、新闻学、经济学、应用心理学(师范类)、工程管理、油气储运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2022年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

2019年延安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应用心理学(师范)、金融学、日语、新闻学、财政学、秘书学、人力资源管理、油气储运工程等9个专业。2019年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

2018年延安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工程管理、油气储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新闻学、工商管理、翻译、财政学等10个专业。2018年延安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