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82年,中国语言文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该专业有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国文学;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去向: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锡伯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伊犁师范学院的传统特色优势专业,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哈萨克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锡伯语言文学三个语种招生。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学科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本专业有一支结构合理、有较强教科研能力的教师团队,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硕士5人。该专业教师主持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主干课程:
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现代哈萨克语、古代突厥语语文学、哈萨克古典文学、哈萨克民间文学、哈萨克现当代文学、哈萨克文学批评学等;
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现代维吾尔语、维吾尔民间文学、维吾尔古典文学、维吾尔现代文学史、维吾尔当代文学史、察合台语等;
锡伯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主要课程:现代锡伯语、锡伯文学史、锡伯语口语、满文文献翻译、锡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中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双语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民族语言翻译、研究以及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去向:党政机关,高等学校、中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人员,公务员、文学创作者、双语翻译人才和报考研究生深造。
(3)历史学专业
专业简介:1992年,伊犁师范学院设立了历史学教研室,隶属于马列部,教师主要从事新疆地方史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与研究。2002年9月学校开设历史学专业,招收了首届历史专业少数民族本科班,2003年9月,开始招收历史学专业汉族本科班。2004年1月,历史学专业划归人文学院。历史学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近五年,历史学教研室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史林》《中国民族学》《满族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新疆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选读等专业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历史专业特长和现代教育理念,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文职人员。
就业去向:中学历史教师、教研员和从事考古、文物工作,地方行政、科研、档案、文博、史志等相关行业的业务和管理人员。
(4)学专业
专业简介:学专业于2001年设置,2006年建成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总值600余万。其中,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采编技术实验室项目建设金额近300万。该专业现拥有团队成员12名,其中教师11名,实验员1名。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9人。在读博士4人,取得硕士学位者11人。1名教师获得2014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7年我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概论、传播学概论、播音学、主持艺术、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画面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节目编导、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道德与法规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我国及新疆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和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等行业从事制作、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
(5)新闻学专业
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于2014年设置,已经建立伊犁州电视台、伊犁晚报、伊犁人民广播电台等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该专业现拥有团队成员12名,其中教师11名,实验员1名。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9人。在读博士4人,取得硕士学位者11人。1名教师获得2014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该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学缘结构多元合理,实现了新闻传播理论、媒体技术、传播、影视传播、广告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等多方面交叉互补、多元融合的系统性教学和科研优势。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概论、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中国新闻史、播音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学、音视频节目制作技术、深度报道、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学、新闻道德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和信息传播规律,具备现代新闻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基本技能及相关多媒体技术,具有宽广新闻视野,了解新疆本土文化,能在报社、台等传媒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广告、传媒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通讯社、报社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写、多媒体内容制作、播音主持、广告宣传、经营管理等工作。
(6)秘书学专业
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秘书学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首届招生28人。秘书学专业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本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从事文秘、公共关系等业务工作的专门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秘书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现代行政管理学、公务文书写作、文书学、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学、现代汉语、社会学概论、秘书心理学、秘书实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系统了解秘书工作,掌握秘书基本理论与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全面掌握秘书工作技能;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较强的中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综合知识,拥有较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要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文案策划、文秘、总经理秘书、行政助理、行政专员、销售助理、行政文员、总经理助理等。
(7)语文教育专业(专科)
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语文教育(专科)专业原属于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该专业于2012年划归人文分院招生。语文教育(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该专业有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该专业教师主持自治区精品课程2门,主讲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写作、美学、中国文化概论、普通话、普通逻辑、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教学技能、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作文教学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文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才。
就业去向:中小学语文教师
9物理科学与技术分院1物理学专业专业简介物理学专业是传统的师范类专业本专业拥有物理学学科教育硕士点和新疆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等教学与教研的教师队伍依托新疆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是教学与教研并重在新疆高校物理学科中有较大影响的教学教研型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物理学教学教研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向物理学科教育硕士点输送高素质人才
6数学与统计分院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业简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师范教育的基本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创新型人才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与实验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普通物理实验运筹学数值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研究方法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学数学习题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
各学院(分院)专业简介1.法学分院(1)法学专业简介:本专业系统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型塑法学思维,培养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
1.法学分院(1)法学专业简介:本专业系统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型塑法学思维,培养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4人文分院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82年中国语言文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该专业有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国文学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培养目标本
1.法学分院(1)法学专业简介:本专业系统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型塑法学思维,培养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各学院(分院)专业简介1.法学分院(1)法学专业简介:本专业系统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型塑法学思维,培养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
4人文分院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82年中国语言文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该专业有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国文学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培养目标本
4.人文分院(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82年,中国语言文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该专业有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
4.人文分院(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简介: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82年,中国语言文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该专业有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