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主要面向在“竹资源与高效利用”相关产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的人员。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2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或已获得高级职称。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规定。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招生计划2018年,我校招生专业共有49个,其中学术型专业40个,专业学位领域9个(详见附件1)。国家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公布在招生目录上的拟招生人数仅供考生报考时参考,终招生总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2018年,我校继续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单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三、招生计划拟招收国家计划内博士生5-6名(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十、招生学院联系方式序号学院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网址办公地址1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姜老师0571-63742023http://sky..cn/学6-5032环境与资源学院杨老师0571-61067735http://et..cn/学7-5033工程学院姜老师0571-63740063http://gc..cn/学9-3154经济管理学院付老师0571-63742967http://em..cn/西大楼207(衣锦校区)

三、招生计划拟招收国家计划内博士生6-10名(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一、招生项目简介“竹资源与高效利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代码:0907Z9),是国家为了满足竹资源与高效利用,支撑竹产业转型升级对博士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该项目主要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是竹子培育的基础理论创新;二是竹林生态安全、生态效益、增产增效以及增汇减排的新技术创新;三是基于竹材复合材料、碳纤维、纳米竹纤维、新型导热材料等特殊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的核心技术研发,开创以竹代木和绿色经济等竹资源利用新领域;四是竹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竹林(制品)碳汇经济与政策、竹林经营模式与效率、竹加工企业经营与管理、竹产业组织与全产业链发展,

三、考试科目参考书科目名称参考书生物科学基础1.《植物学》,方炎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植物学》,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3.《植物生理学》(第2版),蒋德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普通生态学》(第2版),牛翠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木材(含竹材)科学基础1.《木材科学》(第2版),李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木材学》,尹思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木质资源材料学》,刘一星、赵广杰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菲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二、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竹资源与高效利用(0907Z9)1.竹子遗传与培育(1)英语(2)生物科学基础(3)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学或森林有害生物防治2.竹林生态与碳汇(1)英语(2)生物科学基础(3)森林经理学或生态学3.竹材科学与技术(1)英语(2)木材(含竹材)科学基础(3)竹材加工工艺学4.竹业经济与文化(1)英语(2)生物科学基础或经济学(3)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或竹文化通论

三、招生计划拟招收国家计划内博士生10-15名(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201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详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