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学校正式通知为准)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1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符合以下条件的,按同等学力水平报考:
①能够提供本人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不少于8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②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管理类专业适当放宽)
③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一般应选择宝鸡文理学院作为报名点(代码:6144)并须在宝鸡文理学院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
④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须在报考后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
⑤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须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
4.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6.报名参加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40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60人,具体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的2021年计划为准。
体检安排在考生拟录取后进行,具体要求在复试时通知。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考生请保存好网报用户名和密码。
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在此期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上网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报名使用学信网统一账号,无学信网账号的考生可提前实名注册,并登陆学信档案核实自己的学籍学历信息是否正确。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学院、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网址:http://www.***.cn),查询、认证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后,报考点会发布通知规定考生在网上或指定地点核对信息,逾期未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现场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并在现场确认时将核验材料提交报考点,请考生提前做好自查及认证工作。
三、复试资格基本线和拟录取人数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我院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情况,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讨论决定,我院各学科专业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资格基本线如下:考试方式专业/代码复试资格线拟录取人数总分外语、政治业务课全国统考(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我院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只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理工科专业考生校内调剂,并且通过全国统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具体调剂方案详见后续学院网站。达到复试资格线的考生名单请登录学院网站自行查询。
一、拟招生人数2017年我校面向全国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0名,其中包含3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涉及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以及艺术硕士(含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我校实际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将在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数,综合分析各专业上线生源数量和招生专业培养条件确定。(点击查看2017年北京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专业及拟招生人数行业联合单位培养部门(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学制学费(元/年)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中共北京社会工委与北京城市学院共建)(035200)社会工作(公共服务)15人2-4年10000(035200)社会工作(社会管理)15人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中国信访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与北京城市学院共建)(035200)社会工作(信访与社会矛盾冲突管理)15人备注:MSW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延长至4年。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规定的学
一、拟招生人数2018年我校面向全国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35名,招生专业涉及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以及艺术硕士(含、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我校实际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将在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数,综合分析各专业上线生源数量和招生专业培养条件确定。2018年我校继续参与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预计招生计划为3名。
一、拟招生人数2018年我校面向全国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35名,招生专业涉及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以及艺术硕士(含、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我校实际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将在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数,综合分析各专业上线生源数量和招生专业培养条件确定。2018年我校继续参与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预计招生计划为3名。
一、专业及拟招生人数行业联合单位培养部门(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学制学费(元/年)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中共北京社会工委与北京城市学院共建)(035200)社会工作(公共服务)15人2-4年10000(035200)社会工作(社会管理)15人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中国信访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与北京城市学院共建)(035200)社会工作(信访与社会矛盾冲突管理)15人备注:MSW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延长至4年。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规定的学
一、拟招生人数2018年我校面向全国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35名,招生专业涉及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以及艺术硕士(含、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我校实际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将在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数,综合分析各专业上线生源数量和招生专业培养条件确定。2018年我校继续参与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预计招生计划为3名。(点击可查询拟招生专业目录)
一、拟招生人数2019年我校面向全国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61名,招生专业涉及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以及艺术硕士(含电影、、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我校实际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将在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数,综合分析各专业上线生源数量和招生专业培养条件确定。2019年我校继续参与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预计招生计划为5名。(点击可查询拟招生专业目录)
一、拟招生人数2019年我校面向全国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61名,招生专业涉及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以及艺术硕士(含电影、、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我校实际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将在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数,综合分析各专业上线生源数量和招生专业培养条件确定。2019年我校继续参与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预计招生计划为5名。
4.终的招生专业和人数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为准。联系方式:院校代码:11418单位名称:北京城市学院联系部门:北京城市学院招生办公室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邮政编码:100083研招网址:http://zs..cn/html/yzw咨询电话:010-62321818传真号码:010-62322676电子邮箱:yjszs@.cn微信公众号:APPLY_TO_BCU(请关注“北京城市学院招考资讯”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