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理解分析呈味物质的主要技术手段。微生物学部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微生物的概念、主要特征,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考试要求微生物的概念、主要特征,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考试要求1.理解微生物的概念,掌握微生物的主要特征。2.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3.理解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掌握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4.理解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二)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考试内容各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菌落特征与繁殖方式考试要求
八、吸光光度法考试内容物质的吸收光谱,光吸收基本定律,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分光光度计结构,影响显色的因素及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法测定条件的选择及应用。考试要求物质的吸收光谱,光吸收基本定律,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分光光度计结构,影响显色的因素及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法测定条件的选择及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定律及其应用条件、摩尔吸光系数与灵敏度,理解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参比溶液的选择、共存离子干扰,吸光光度法的特点与应用。2.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构造和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掌握测定原理和技术及应用。°°3.掌握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
三、试卷内容结构概论15沉淀滴定法10误差与数据处理15重量分析法10酸碱滴定法25吸光光度法20络合滴定法20综合设计题15氧化还原法20
六、沉淀滴定法考试内容沉淀滴定法基本原理,银量法(摩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滴定终点的确定,银量法的应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沉淀滴定法基本原理,银量法(摩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滴定终点的确定,银量法的应用。考试要求1.掌握沉淀滴定法原理、确定终点的方法、滴定条件、滴定方式和应用。°°
二、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考试内容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减免的方法,随机误差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减免的方法,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计算,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正态分布(高斯方程、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标准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置信度与置信区间,t分布,可疑值的取舍(4d法、Q检验法、格鲁布斯法),显著性检验(t检验法、F检验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
第六章中国食品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国食品法律一、食品安全法二、产品法三、商标法四、计量法五、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六、境内卫生检疫法第二节国家相关食品法规一、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三、商品计量监督管理规定四、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和食品卫生许可制度五、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六、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八、转基因食品管理办法九、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十、辐照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十一、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十二、有机产品管理办法十三、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管理办法十四、食品质量检测实验室计量认证规定第三节食品违法处罚与程序一、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处
(二)考试内容与比例1、分析与检测基础知识10分主要包括内容:1)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2)样品的预处理;3)检测方法的选择。2、水分、灰分、酸度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重量法、容量法和化学反应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原理及操作;2)食品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原理及操作;3)食品中酸总浓度的测定及酸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3、脂类、碳水化合物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索氏法提取脂类的原理及方法;2)、巴布科克法测定牛乳脂肪的原理及方法;3)、费林氏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方法。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凯氏定氮法
(二)考查考生运用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普通化学和定量分析化学课程复习内容普通化学和定量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吸光(分光)光度分析和电位(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普通化学和定量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一)气体、溶液和胶体考试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分压定律;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稀溶液的渗透压;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
(二)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运动分析,求解各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