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及其特点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认识的无限性
第三节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一)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2.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三)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正确认识事物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3.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二)分清主流和支流(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一节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第一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及其特点(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2.理性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无限性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2.认识的无限性第三节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一)本质和现象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2.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三)把握事物的因果关
第三节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无限性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2.认识的无限性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2.理性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无限性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2.认识的无限性
第二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第一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二)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第二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二)分清主流和支流(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考试目的思想政治学科考试综合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养成。
(一)本质和现象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2.本质和现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