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昌大学江苏各专业排位:
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829(需要考374分);
2.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2302(需要考372分);
3.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3723(需要考371分);
4.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3723(需要考371分);
5.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25164(需要考370分);
6.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164(需要考370分);
7.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577(需要考369分);
8.儿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577(需要考369分);
9.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6577(需要考369分);
10.管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2.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3.水产养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4.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5.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7.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8.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19.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20.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21.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088(需要考368分);
22.建筑工程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3677(需要考314分);
23.软件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3677(需要考314分);
24.计算机网络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4697(需要考313分);
25.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4519(需要考365分);
26.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877(需要考364分);
27.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5214(需要考363分);
28.英语(英语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5214(需要考363分);
29.历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553(需要考362分);
30.法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5553(需要考362分);
31.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553(需要考362分);
32.日语(英语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5553(需要考362分);
33.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40434(需要考299分);
34.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44036(需要考285分);
35.会计文科普通类排位44226(需要考284分)
2019年南昌大学各专业江苏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苏 | 临床医学(前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4 | 19829 |
| 计算机类(前湖校区) | 372 | 22302 |
| 经济学(前湖校区) | 371 | 2372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前湖校区) | 371 |
| 电子商务(前湖校区) | 370 | 25164 |
| 建筑学(前湖校区) | 37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前湖校区) | 369 | 26577 |
| 儿科学(前湖校区) | 369 |
| 电子信息类(前湖校区) | 369 |
| 管理科学(前湖校区) | 368 | 28088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前湖校区) | 368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前湖校区) | 368 |
| 水产养殖学(前湖校区) | 368 |
| 测控技术与仪器(前湖校区) | 368 |
| 自动化(前湖校区) | 368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前湖校区) | 368 |
| 车辆工程(前湖校区) | 368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前湖校区) | 368 |
| 生物科学类(前湖校区) | 368 |
| 材料类(前湖校区) | 368 |
| 土木类(前湖校区) | 368 |
| 建筑工程技术(共青城市鄱阳湖校区) | 专科批 | 314 | 123677 |
| 软件技术(共青城市鄱阳湖校区) | 314 |
| 计算机网络技术(共青城市鄱阳湖校区) | 313 | 124697 |
| 工商管理类(在前湖校区学习) | 文科 | 本科一批 | 365 | 4519 |
| 新闻学(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4 | 4877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3 | 5214 |
| 英语(只招英语考生)(口)(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3 |
| 历史学(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2 | 5553 |
| 法学类(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2 |
| 会展经济与管理(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2 |
| 日语(只招英语考生)(口)(在前湖校区学习) | 362 |
| 商务英语(共青城市鄱阳湖校区学习) | 专科批 | 299 | 40434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共青城市鄱阳湖校区学习) | 285 | 44036 |
| 会计(共青城市鄱阳湖校区学习) | 284 | 44226 |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和技能,熟悉新闻宣传法规与政策,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级采、写、编、评、摄等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采写基础、通讯写作、融合报道、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英语新闻等。毕业和就业:胜任各类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工作,以及在党政、企事业机构和高校等单位从事内容采编制作、各类宣传、公关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儿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1、历史渊源江西医学院于 1955 年设立了江西医学院儿科系,顾毓麟院长担任首任儿科系主任。后因历史的原因医学院曾停办了儿科系,之后1982 年恢复儿科系,儿科系主任由江西省儿童医院院长担任,并在儿童医院办学,学生的住宿和教学管理由儿童医院承担;儿科专业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全部在儿童医院完成,授课老师包括医学院儿科系老师和儿童医院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儿科系本科学生 40 人。儿童医院有 134 人被江西医学院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正教授 43 人、副教授 61 人、讲师 30 人。1996 年,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授予《儿科学》为“江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医院 1988 年成为江西医学院儿科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并开展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99 年教育部停止了儿科专业招生,2003 年撤销了儿科学专业,之后医学院曾实行了数年的医疗系儿科分流。当年的医学院儿科系老师全部调入我院工作,医院科教科及教师们参与了儿科分流学生的教学和管理。2017 年 6 月我院被批准为南昌大学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18 年 3 月,为响应国家号召,培养更多的儿科医学人才,江西省儿童医院启动报请南昌大学增设儿科学专业程序。2019 年 7 月,南昌大学同意江西省儿童医院冠名“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并成立“南昌大学儿科医学院”。2019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新增设立儿科学专业。南昌大学儿科医学院于 2019 年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生。2、师资队伍医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我院现有儿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5 名(陶强、陈强、杨玉、黄金狮、傅睿),儿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41 名;高级职称专家 215 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 300 余名,卫健委批准的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有 32 名。目前我院教学队伍中:有儿科学科带头人陶强、陈强、杨玉、黄金狮等;有原江西医学院儿科系老师何玲、陈勇、邹时朴、李维君、袁爱群、钟云莺、傅睿、万盛华、李岚;有曾担任儿科系本科见习带教(全脱产)的儿童医院兼职老师段君 凯、朱庆雄、陈霞、刘洪、陈丽萍、吴欣乐、徐维、杨明、熊斌, 吴欣乐、王保利等仍是我院的骨干师资。还有百余名毕业于全国高等院校(包括原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本科或儿科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带教老师。师资队伍的延续,必将优良教学理念薪火相传。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江西省内最早设立该专业,在办学规模、师资等方面,处于省内优势地位,培养规模趋于稳定。2、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产业情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本专业突出宽口径与复合型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外语好、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有着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源于1940年成立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创办于抗日烽火之中,2007年成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师资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教师队伍中,973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生物学国家教指委委员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90%,生师比约为12:1。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5年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5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农业科技支撑项目 1 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43 项,纵向总经费 1300 万元;发表论文 2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实施全员导师制,突出“导学”作用。全体专业教师都担任本科生导师,覆盖到全体本科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一个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10名学生组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全过程。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申报创新项目,开展创新训练,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学专业(下设三个方向:现代经济学方向、经济统计学和国际经济学方向)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具备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经济数据的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既可以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进行扩展和深造,又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部门、企业和教育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高等数据分析、金融学、财政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成立于1986年,当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3年开始本科招生,是江西省开设时间最早的日语专业。2003年学院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开始招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本专业教学设施完善,建有外语智慧教室、同声传译室、机辅翻译室、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室、外语图书资料室和外语教学音视频网站。2、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日语专业已拥有一支年龄分布合理,学术能力扎实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含外籍教师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14人,日本留学归国人员9人,具有一年以上日本学习、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00%。2020年,日语教研室荣获“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设有“日本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多个教学科研团队,带领青年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4门;获国家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省级教改课题4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国家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37项。本专业依托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组建导师指导组,吸引青年教师进入指导组共同指导硕士生;聘请“985”高校日语专业二级教授到本专业组建科研团队,成效显著。近年来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译著、专著10余部。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日语+”复合型人才;与日本武藏野大学、山梨学院大学建立合作办学项目,每年资助约20名学生赴日本交流学习一年,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本专业拥有江西高校日语专业最佳的生师比,最先进的教学条件,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实施精细化人才培养;本专业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日语风采大赛、日语知识竞赛、日语口译大赛、日语角等活动,吸引了本专业学生和日语爱好者踊跃参加,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汤显祖国际戏剧节”、“江西省与岐阜县友好交流活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世界VR产业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外语志愿者工作,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打造可良好的平台;本专业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学分科研训练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批“创新学分科研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译著1部;学生参加“‘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项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