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9年南昌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南昌大学浙江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5:11 解决时间:2022-12-19 16:45

满意答案

2019年南昌大学浙江各专业排位:
1.临床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0193(需要考650分);
2.法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0184(需要考650分);
3.新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1802(需要考646分);
4.金融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2786(需要考644分);
5.中国语言文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3137(需要考644分);
6.历史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3566(需要考643分);
7.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3597(需要考643分);
8.经济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3433(需要考643分);
9.工商管理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3273(需要考643分);
10.西班牙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4503(需要考641分);
11.建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761(需要考641分);
12.应用心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728(需要考641分);
13.法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4953(需要考640分);
14.麻醉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885(需要考640分);
15.医学影像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802(需要考640分);
16.英语(英日)综合普通类排位15334(需要考640分);
1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5590(需要考639分);
18.哲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6474(需要考638分);
19.日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7163(需要考637分);
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6851(需要考637分);
21.俄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7165(需要考637分);
22.计算机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6533(需要考637分);
23.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7601(需要考636分);
24.环境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7873(需要考635分);
25.预防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8176(需要考635分);
26.电子信息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8022(需要考635分);
27.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8376(需要考635分);
28.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8595(需要考634分);
29.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普通类排位18764(需要考634分);
30.管理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8630(需要考634分);
3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排位18612(需要考634分);
32.电子商务综合普通类排位18565(需要考634分);
33.社会工作综合普通类排位18950(需要考634分);
34.工程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9479(需要考633分);
3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9643(需要考633分);
36.城乡规划综合普通类排位19137(需要考633分);
37.物联网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9273(需要考633分);
3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381(需要考632分);
39.土木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0204(需要考632分);
40.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894(需要考631分);
41.生物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993(需要考631分);
42.车辆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741(需要考631分);
43.药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1291(需要考630分);
44.工业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1413(需要考630分);
45.物理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1267(需要考630分);
46.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普通类排位21854(需要考629分);
47.材料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1883(需要考629分);
48.化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2290(需要考629分);
49.安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2704(需要考628分);
50.生物科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3177(需要考628分);
51.水产养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7898(需要考621分);
52.商务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00906(需要考551分);
53.行政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03430(需要考549分);
54.会计综合普通类排位105069(需要考547分);
55.市场营销综合普通类排位108456(需要考544分);
56.建筑工程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110541(需要考542分);
57.电子商务综合普通类排位111931(需要考541分);
58.药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15280(需要考538分);
59.口腔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19195(需要考534分);
60.临床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24102(需要考530分);
61.医学检验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126418(需要考528分);
62.护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29614(需要考525分);
63.医学检验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86650(需要考564分)
2019年南昌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浙江临床医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5010193
法学类65010184
新闻学64611802
金融学64412786
中国语言文学类64413137
历史学64313566
英语64313597
经济学64313433
工商管理类64313273
西班牙语64114503
建筑学64114761
应用心理学64114728
法语64014953
麻醉学64014885
医学影像学64014802
英语(英日)64015334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63915590
哲学63816474
日语6371716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3716851
俄语63717165
计算机类63716533
信息与计算科学63617601
环境工程63517873
预防医学63518176
电子信息类63518022
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63518376
自动化63418595
化学工程与工艺63418764
管理科学6341863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3418612
电子商务63418565
社会工作63418950
工程管理6331947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3319643
城乡规划63319137
物联网工程6331927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63220381
土木类63220204
水利水电工程63120894
生物工程63120993
车辆工程63120741
药学63021291
工业工程63021413
物理学类63021267
测控技术与仪器62921854
材料类62921883
化学类62922290
安全工程62822704
生物科学类62823177
水产养殖学62127898
商务英语平行录取二段551100906
行政管理549103430
会计547105069
市场营销544108456
建筑工程技术542110541
电子商务541111931
药学538115280
口腔医学534119195
临床医学530124102
医学检验技术528126418
护理525129614
医学检验技术平行录取三段5648665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1) 管理科学专业设立于2003年,历史悠久,教育理念与体系成熟。

2) 南昌大学校一流本科专业。

3) 其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

4) 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南昌大学第一个文科类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形成了管理科学本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工程管理专业型硕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5) 在2017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为“B-”。



2、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20人,其中:19人拥有博士学位;9位教授、9位副教授、2位讲师;6位博士生导师,12位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者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南昌大学“215人才”6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1) 1个系统综合仿真实验室,配有ERP管理软件、BizWar企业经营竞争模拟软件等;

2) 6个校外科研与教学基地,包括南昌大学低碳生态能源系统工程科研教学基地等。

3) 2个省级研究基地,分别是江西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区域经济研究院。

4) 1个省级研究学会,即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



4、培养方式与特色

1) 专业定位。基础类专业,强调通识基础上宽口径专业的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基于学术思维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学术思维,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理论知识、定性与定量分析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定量分析、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适合从事数据分析、管理咨询、投资项目管理、风险评估、项目运作管理、系统仿真和物流管理等工作。

3) 特色优势。以工程管理研究领域为本,基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点的研究性平台和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实践性平台,建立以问题导向的“本科生-工程管理专业硕士-教师”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互动系统,在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基础上,打造研究型课堂教学系统和研究型实践教学系统,实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生物工程专业隶属于食品学院,始建于1984年的原江西工业大学食品工业学院粮食工程和发酵工程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培养适应21世纪生物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能服务地方建设的,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生物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家国情怀、具有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耐心专注、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具备在生物工程领域承担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教育服务等能力,能成为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具有深造基础和发展潜能,毕业5年后达到工程师从业能力。主要课程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近3年本学科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向我国生物工程行业领域培育和输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国内生物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食品、医药、环境等行业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高级职称占75%,博士学位占80%,45岁以下教师占50%,50%教师具有国外访学、工作一年以上经历。师资队伍中获得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团队成功入选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首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专兼职教学科研团队。

水产类 水产养殖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南昌大学生命学科中的优势特色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农学的交叉学科方向,也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水产学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本专业创立于1973年,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创立的水产类本科专业,也是南昌大学最早的专业之一,由邓宗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办至今,在学校三代人的努力下已形成较为独特的专业优势,不仅在江西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也处于前列,在全国近百所高校水产学科中排名大约13-14名,为全国特别在江西的相关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水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并入选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排名第一,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具有江西省目前唯一的水产科学类省级重点实验室。



2、师资队伍

现有教授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和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百千万人才2人,赣鄱“555”领军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等,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占95%以上,67%以上为45周岁以下,学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南昌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具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有8个专业实验室,2500多万实验仪器和设备。其中用于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面积有2000 ㎡,用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科研实验室有3000 ㎡,在南昌大学生物园建有水产养殖试验专用基地。具有校内国家级南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平台外,还与省里外20余家水产养殖企业建立卓越水产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有4家被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人保厅、江西省信工委等省直单位联合授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称号。聘请了一批校外指导老师,涵盖了本专业培养的所有技术领域。



4、培养方式与特色

南昌大学水产养殖卓越班实行“小班化”和“双导师制”,进行模块化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调研和国内外学生交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特色在于围绕鄱阳湖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产业经济发展,在大生命科学类教育背景进行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生命科学和水产学深度交叉融合,打造宽口径、通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结合两应用一融合”育人机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相结合、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将南昌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和科研相关资源充分应用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将科研项目和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需要小语种人才,各个经济发展的省市区因此早已储备了大量外语人才。但是江西作为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小语种人才的培训变得极为迫切。南昌大学外语学院的法语专业应运而生,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届的招生,填补了江西法语界的一个空白。从次,本专业一直保持1-2个班的招生规模。2008开始,每年为各个专业领域输送优秀的法语人才。



2. 师资队伍

法语专业的师资队伍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这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成功的保障。本专业总共拥有6 名教师,其中副教授 2 名,讲师 4 名,外籍教师 1 名(均为硕士学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法语专业一直以来也在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以及教师培训,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并从教师保持不断学新知识、锻炼新本领的需求出发,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努力使我系教师队伍成为数量充足、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这为今后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实用性人才提供了思考和实践机会。2010-2018 年,本专业教师发表核心刊物 10 篇左右,翻译专著 8 篇 左右,并成功立项三个省级课题和一个校级教改课题。此外,还有多位老师的获得授课质量奖,其中包括李砚芳《法语视听》、陈晶《学科导论》、《高级法语》,外教 Pierre《法语写作》、罗灵琦《基础法语》、罗冬香《基础 法语》、葛莉《法国电影赏析》。与此同时,学生和专家等都可以通过网上评教和课堂听课等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此来督促其不断的进步。



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外国语学院在教学中要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语专业根据学院提出的教学方法,实行了系列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班导”模式,由具有渊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的高资历教师们作为班导来为学子们引路,让教师、管理干部发挥“一岗双责”育人功能,通过班级导师的形式与本科生班级保持经常性信息沟通和联系,对学生起到人生导航、专业领航、心理护航、职业助航作用。法语专业共有 4 位老师作为 15、16、17、18 级法语班级的班导师,她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体恤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学生们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上的朋友。

同时,除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外,我们还很注重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而的作用,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法语专业在过去的几年组织了各种比赛,如:法语演讲比赛、法语歌唱比赛、中法建交 50 周年法国文化大赛、法语诗歌翻译大赛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和提高,通过 参加比赛,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们的学子也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好的人才质量,集中体现在“招得进,培养得好,送得出”的良 性循环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督导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专业人培养得以可持续发展。



4. 培养方式与特色

法语专业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有着长远的规划。课程设置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到语言学的特点,将学生实践和实验学分的课程比例调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例如,在主干课程部分,本专业安排了《口译》和《认知实习》这门课程,选修课中有《法语笔译》、《外贸法语》、《商务法语会话》等实战课程,在实训课程方面也设置了与学生的专业主修能力息息相关的各种课程。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法语国家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法语基本技能、实践技能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在校期间,除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外,依托本校资源优势,拓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知识 面,强化和创新社会实践。 具体要求如下:①具有系统、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应用能力;②掌握法语语言学、法国文学、法国社会、法国历史等相关知识,能运用法语进行中法文化知识的交流;③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知识和相关的应用能力,熟悉外经贸理论与实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熟练运用法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除了课上教学之外,我们还注重与企业进行合作,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在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一般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掌握市场行情, 进行实地训练。本校法语专业的学生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地点均为依法设立的、正规的单位和部门,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固定的 200 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能为实习生提供计算机、 工具书以及翻译软件或专业指导等工作条件。本校法语专业已有 12 个较为固定的、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实习基地,例如:江西必特翻译有限公司和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有着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源于1940年成立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创办于抗日烽火之中,2007年成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2、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教师队伍中,973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生物学国家教指委委员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90%,生师比约为12:1。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近5年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5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农业科技支撑项目 1 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43 项,纵向总经费 1300 万元;发表论文 2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4、培养方式与特色

本专业实施全员导师制,突出“导学”作用。全体专业教师都担任本科生导师,覆盖到全体本科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一个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10名学生组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全过程。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申报创新项目,开展创新训练,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源于1958年江西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历经时代变革与学科的多次改革发展,由最初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和硅酸盐三个专业,逐渐扩大发展出了化学工程、精细化工、食品工程、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五个专业。1998年化学工程和精细化工两个专业合并为现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南昌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品牌专业,是江西省和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专业,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45位(B-)。拥有“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生物化工”三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成为江西省化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师资队伍

具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专业现有在职专任教师22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包括国家专业教指委委员一人,江西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青年千人计划2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专业拥有“化工热力学”省级精品课程、“过程工程原理(化工原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化工过程反应技术”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化工工艺过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专业主编“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原理实验》1部,主编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化工计算》1部,主编出版《化工热力学》1部;参编“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设计》第一版到第四版。近年已承担五项江西省教改课题,已完成三项,并已将成果用于本科教学中。

专业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江西省药食同源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化工原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南昌市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用实验室使用面积约2181平方米,在册的固定资产2340万元。专业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硅深加工、锂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环保等方面与省内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和地位。近10年,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500多项,总经费3000多万元,授予博士学位20多人、硕士学位300多人,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专业将进一步为江西省甚至全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升级和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平台支撑。



4.培养方式与特色

(1)工程优势明显:依托已建立的完备的学位(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体系、平台优势和拥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化工工程设计资质和清洁生产审核资质,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

(2)国际化背景好: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本专业教师中有美国籍和加拿大籍教授各一位。并成立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南昌大学学生会,并选派学生到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科创新与竞赛,专业教学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短板,使学习更有主动性和方向性。近三年,专业学生已获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次,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次。考研成功率约为35%,大部分同学被985高校录取。、
  中专 2022-12-19 16:4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综合类分数线,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综合类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1楼

    2021年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503综合类最低位次为152061。2020年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414综合类最低位次为218396。2019年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543综合类

  • 中专学校

    南昌航空大学浙江综合类分数线,南昌航空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2楼

    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552综合类最低位次为95576。2020年南昌航空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549综合类最低位次为102353。2019年南昌航空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576综合类最低位次为73251。20

  • 我要读技校

    南昌大学浙江综合类分数线,南昌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3楼

    2021年南昌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611综合类最低位次为31995。2020年南昌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620综合类最低位次为28266。2019年南昌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525综合类最低位次为129614。2018年南昌大

  • 中专学校

    南昌职业大学浙江综合类分数线,南昌职业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4楼

    2021年南昌职业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310综合类最低位次为248471。2020年南昌职业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349综合类最低位次为241769。2021年浙江综合类录取分数线及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综合类浙

  • 中专学校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9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8分,电子商务综合录取

  • 中专学校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6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8分,电子商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3分,金融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4分,市场营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5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6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6分,德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8分,计算机科

  • 中专学校

    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6分,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7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7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材料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南昌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8分,临床医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口腔医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4分,药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8分,电子商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1分,

  • 中专学校

    南昌职业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南昌职业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12分,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30分,食品营养与检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54分,工业机器人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55分,会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55分,数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