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这些原理和思想方法处理、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一、绪论: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2.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共振理论和共振极限式,分子轨道理论初步,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的极性,非共价键力,偶极矩、极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酸碱理论(Brönsted-Lowry酸碱理论,Lewis酸碱理论,软硬酸碱理论,共轭酸碱理论)。二、烷烃:1.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描述,构象及稳定性),命名(中英);2.物理性质(bp.mp.溶解度等与结构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3.化学性质:自由基卤代反应的历程及选择性,自由基的结构与稳

三、环烷烃:1.命名(中英);2.结构及影响环烷烃稳定性因素;3.环的几何异构;4.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稳定构象;5.化学性质:一般反应和小环开环反应;6.环烷烃的制备:Wutz反应,卡宾或类卡宾的加成反应。

④氧化还原(包括歧化反应);⑤a,-不饱和醛酮的1,2-1,4-加成;⑥eckmann重排;5.亚胺和烯胺的生成,反应和应用;6.其他极性不饱和键(例如硝基、氰基等)的a-碳负离子的反应,以及a,-极性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加成反应;7.羰基的保护与脱保护。十二、羧酸及衍生物:1.结构,命名;2.物理性质;3.羧酸的制备;4.羧酸的化学性质:①酸性与结构关系;②生成衍生物的反应;③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及相互转化(历程,活性,应用);④脱羧反应,酯的热消除反应;5.羧酸及衍生物的还原反应;6.涉及羧酸,酸酐,酯,腈a-H的相关反应:①a-卤代;②Perkin

二、烷烃:1.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描述,构象及稳定性),命名(中英);2.物理性质(bp.mp.溶解度等与结构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3.化学性质:自由基卤代反应的历程及选择性,自由基的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热裂,燃烧热与烷烃稳定性的关系。

十七、氨基酸蛋白质:1.天然氨基酸;2.a-氨基酸合成与拆分;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包括等电点),氨基酸的合成方法;4.多肽:①定义与命名;②结构特点;③多肽结构测定;④多肽的合成;5.蛋白质分类与结构;6.酶(催化特点)。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有机化学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内容。

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化学类、植物保护类和化学工程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

十八、杂环化合物:1.杂环分类及命名;2.吡啶(结构,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侧链的反应);3.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吲哚、喹啉和异喹啉(结构,亲电和(或)亲核取代反应,合成方法);4.核酸(DA,RNA);5.其它重要核苷酸(AT,AD,辅酶A)。

850有机化学(化学学院)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化学类、植物保护类和化学工程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有机化学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内容。三、考试基本要求1.要求考生具备有机化学相应的背景知识。2.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这些原理和思想方法处理、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一、绪论: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2.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共振理论和共振极限式,分子轨道理论初步,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的极性,非共价键力,偶极矩、极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酸碱理

三、考试基本要求1.要求考生具备有机化学相应的背景知识。2.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这些原理和思想方法处理、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一、绪论: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2.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共振理论和共振极限式,分子轨道理论初步,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的极性,非共价键力,偶极矩、极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酸碱理论(Brönsted-Lowry酸碱理论,Lewis酸碱理论,软硬酸碱理论,共轭酸碱理论)。二、烷烃:1.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描述,构象及稳定性),命名(中英);2.物理性质(bp.mp.溶解度等与结构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