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执行期为两年,资助强度4000元/项,版面费另计。
2.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本项目优先资助1学期(国外学期)到1年时长的学习时间,资助强度根据时间长度调整。
3.学术新人计划,执行期为2年,资助强度:项目启动经费24000元,论文版面费另计(每年不超过3000元/项),成果奖励另计;中期考核合格后拨付经费24000元,论文版面费另计(每年不超过3000元/项),成果奖励另计。
4.“扎根实践工程”研究生寒假社会调研,资助强度不低于500元/项。
1.复试成绩按专业从高到低顺延录取,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本科阶段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或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类奖励者优先考虑录取;
3.所有推免生只能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组织关系和个人档案须在按规定时间内转至我校(户口关系可自愿转接),毕业参加就业派遣。
4.入学时我校还将进行录取资格复审。复审中如发现申请人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取消申请人的入学资格。
(1)未能获得毕业、学位证书;
(2)网上注册信息存在伪造现象或者申请人故意隐瞒了有可能影响其录取的信息;
(3)考生档案未按规定转至我校;
(4)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所列不予录取的情况;
(5)受到纪律处分,毕业设计(论文)未取得良好及以上成绩;
(6)政审不合格。
四、体检 具体参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
二、接收专业和人数 我校2019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除外)均可招收推荐免试生。接收推免生的总人数不超过我校招生指标总数的50%。
一、申请条件 凡获得推免资格的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含校内推免生)均可申请我校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三、接收程序 1、获得资格的推免生2018年9月20日后登录http://yz..cn/进入“推免生服务系统”进行注册填写基本信息,并网上支付报名费。 2、2018年9月28日后注册成功的推免生登录http://yz..cn/“推免生服务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推免生可根据我校公布的推免生招生目录选择相应专业。3、学院(系)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报名的推免生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推免生,由研招办通过中国研招网发送复试通知,确认复试通知的推免生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持身份证、学生证、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原件、政审表、推免资格证明、其
五、录取 1、复试成绩按专业从高到低顺延录取,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本科阶段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或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类奖励者优先考虑录取; 3、所有推免生只能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组织关系和个人档案须在按规定时间内转至我校(户口关系可自愿转接),毕业参加就业派遣。 4、入学时我校还将进行录取资格复审。复审中如发现申请人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取消申请人的入学资格。 (1)未能获得毕业、学位证书; (2)网上注册信息存在伪造现象或者申请人故意隐瞒了有可能影响其录取的信息; (3)考生档案未按规定转至我校; (4)有《普
2、第二批次 资格审查时间:9月25日(周二)上午8:30-9:20,地点:慎思楼430 专业笔试:时间:9月25日(周二)上午9:40-11:40,地点:慎思楼425(暂定) 综合面试:时间:9月25日(周二)下午13:30-15:30,地点:慎思楼425 (1)专业笔试 主要测试考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情况。笔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时间为2小时。考试科目为统计学综合,具体可参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复试考试大纲可从学校研究生招生网或统计学院下载。 (2)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包括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和
5、复试时间为2018年9月中旬(第一批),具体时间由各学院通知。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开展复试工作,但晚不超过10月12日。复试考核分两个部分进行,即:专业笔试及综合面试。 (1)专业笔试 主要测试考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情况。笔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时间为2小时。 (2)综合面试 包括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及专业面试,主要测试外语口语、听力水平、掌握本专业系统知识的情况等。重在考查营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综合面试成绩中,外语听力、口语占20%,专业素质与能力占30%,学习
第一轮复试于9月25日进行,地点:诚明楼315会议室。笔试开始时间:9:30。具体笔试和面试事宜学院会电话通知。 (1)专业笔试 笔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时间为2小时。参考书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美]杰弗里·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清华大学出版社。 (2)综合面试 包括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及专业面试。综合面试成绩中,外语听力、口语占20%,专业素质与能力占30%,学习经历与志向占30%,综合素养占20%。
七、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10-83951031,办公室:慎思楼430室。
一、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各系教师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