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本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和“范围”,并按照认知的要求制定考题,原则上达到以下百分比要求:在认知要求方面,“知道”、“理解”和“掌握”分别占35%、45%和20%左右。
2.考试采用纸质(闭卷)完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3.考试题型分为: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述题、应用题和论述题等六种题型。
考试内容和要求(一)传播与传播学知识点范围认知1.传播的含义(1)传播的概念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掌握2.传播的类型(1)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概念、约哈里之窗掌握(2)组织传播五种传播网络及其比较理解(3)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理解(4)各类传播的特点各类“社会传播”的特点之比较理解3.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1)奠基人的生平和贡献①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倡导内容分析法②卢因:传播
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要求题型分值合计填空题220单选题110多选题210简述题324应用题216论述题220总计100注:以上是每次考试的总体性要求,每份考卷的具体分值分布可以略有偏差。
(二)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范围认知1.传播的基本模式(1)线性模式①拉斯韦尔的5W模式②香农—韦弗的线性模式掌握(2)控制论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知道(3)社会系统模式①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②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知道2.传播的功能(1)四功能说传播功能的范畴、层次和类型知道
(一)传播与传播学知识点范围认知1.传播的含义(1)传播的概念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掌握2.传播的类型(1)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概念、约哈里之窗掌握(2)组织传播五种传播网络及其比较理解(3)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理解(4)各类传播的特点各类“社会传播”的特点之比较理解3.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1)奠基人的生平和贡献①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倡导内容分析法②卢因: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
(三)传播技术的进展知识点范围认知1.从亲身传播到大众传播(1)复制技术的演进印刷术的发明,代表人物及意义理解2.从活字媒介到声像媒介(1)活字媒介“家族”的成长报纸的特点知道(2)声像媒介“家族”的兴起①广播的特点②电视的特点及引发的不良现象理解3.新媒介与信息化社会(1)新媒介的种类互联网的优点理解(2)传播新技术对媒介实践的研究的冲击信源多元化、技术融合化、内容个人化、传受交互化、关系平
(七)大众传播的效果知识点范围认知1.效果概述(1)传播效果的内涵与层次①传播效果的内涵②传播效果的类型③效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代表性理论掌握2.“有限效果”理论(1)信息研究流程①“两级传播”模式、意见领袖②劝服研究:“一面型”和“两面型”、“理智型”和“情感型”、“开头”和“结尾”理解3.“多元效果”理论(1)“培养”理论“培养”理论的中心内容和模式理解(2)“知识沟”理论“知识沟”理论的
(五)传播内容的中介、载体与表达知识点范围认知1.什么是信息(1)信息的基本性质和传播特征信息的基本性质理解(2)信息的分类信息的分类知道2.什么是符号(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掌握3.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1)非语言传播非语言符号的特性理解4.大众传播的内容(1)媒介内容的类型与研究方法①媒介内容的类型②内容分析法与文本结构分析法知道(2)新闻类型的分
(三)传播技术的进展知识点范围认知1.从亲身传播到大众传播(1)复制技术的演进印刷术的发明,代表人物及意义理解2.从活字媒介到声像媒介(1)活字媒介“家族”的成长报纸的特点知道(2)声像媒介“家族”的兴起①广播的特点②电视的特点及引发的不良现象理解3.新媒介与信息化社会(1)新媒介的种类互联网的优点理解(2)传播新技术对媒介实践的研究的冲击信源多元化、技术融合化、内容个人化、传受交互化、关系平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知识点范围认知1.社会控制的其他理论(1)“获知权”和“接近权”理论获知权、接近权的含义知道(2)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体制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知道(3)媒介自律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及特征、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理解
考试细则1.按本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和“范围”,并按照认知的要求制定考题,原则上达到以下百分比要求:在认知要求方面,“知道”、“理解”和“掌握”分别占35%、45%和20%左右。2.考试采用纸质(闭卷)完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3.考试题型分为: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述题、应用题和论述题等六种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