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甘肃各专业排位:
1.会计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951(需要考604分);
2.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091(需要考602分);
3.金融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267(需要考600分);
4.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511(需要考597分);
5.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05(需要考596分);
6.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773(需要考594分);
7.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836(需要考593分);
8.统计学类(经济统计学、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36(需要考593分);
9.精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956(需要考592分);
10.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240(需要考589分);
11.法学(法学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240(需要考589分);
12.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240(需要考589分);
13.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大数据方向)、财务管理(大数据方向)、审计学(大数据方向),会计)理科普通类排位3356(需要考588分);
14.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450(需要考587分);
1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450(需要考587分);
16.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51(需要考586分);
17.投资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51(需要考586分);
18.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考生)理科普通类排位3551(需要考586分);
19.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857(需要考583分);
20.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857(需要考583分);
21.计算机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方向)、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3857(需要考583分);
22.管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52(需要考582分);
23.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952(需要考582分);
24.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088(需要考581分);
25.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088(需要考581分);
26.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213(需要考580分);
27.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普通类排位4213(需要考580分);
28.法学(法学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8(需要考607分);
29.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92(需要考603分);
30.会计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14(需要考602分);
31.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14(需要考602分);
32.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34(需要考601分);
33.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459(需要考600分);
34.保险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81(需要考599分);
35.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81(需要考599分);
36.金融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81(需要考599分);
37.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81(需要考599分);
38.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81(需要考599分);
39.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00(需要考598分);
40.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31(需要考597分);
41.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61(需要考596分);
42.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61(需要考596分);
43.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82(需要考595分);
44.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582(需要考595分);
45.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582(需要考595分);
46.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612(需要考594分)
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甘肃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1951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602 | 2091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600 | 2267 |
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 | 597 | 2511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班) | 596 | 2605 |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 594 | 2773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 593 | 2836 |
统计学类(经济统计学、统计学) | 593 |
精算学 | 592 | 2956 |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 589 | 3240 |
法学(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班) | 589 |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 589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大数据方向)、财务管理(大数据方向)、审计学(大数据方向),会计学院) | 588 | 3356 |
法学 | 587 | 345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7 |
金融数学 | 586 | 3551 |
投资学 | 586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 | 586 |
保险学 | 583 | 3857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583 |
计算机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方向)、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 | 583 |
管理科学 | 582 | 3952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工商学院) | 582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581 | 4088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581 |
人力资源管理 | 580 | 421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580 |
法学(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班) | 文科 | 607 | 318 |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 603 | 392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602 | 414 |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 602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工商学院) | 601 | 434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600 | 459 |
保险学 | 599 | 481 |
法学 | 599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599 |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 599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599 |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 598 | 500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597 | 531 |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 596 | 561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596 |
行政管理 | 595 | 58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595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 | 595 |
人力资源管理 | 594 | 612 |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机理、经济管理和经济分析理论,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掌握数理分析能力,在具有进一步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类研究生基础的同时,也能够胜任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市场运营工作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保障、金融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能力,掌握公共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保障、金融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分析方法,熟练地运用数理分析技术以分析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中各类现实问题; 3.具有从事社会保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运行机制,掌握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方针和法规; 5.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改革的趋势与措施,了解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的基本研究技能,具有从事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准确陈述经济、管理问题; 8.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 1.按照教育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科学的学科优势,依托保险学院的传统办学优势,在专业教育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通过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计,促进学生做人和做事的统一,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养、业务技能、身心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范式转变,积极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请实务工作部门的专业人士作专题报告,讲授部分实践性课程,进行专题社会实践与调查等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架起中介桥梁。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保险、货币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统计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险精算、财政学、保险学、人寿与健康保险、社会政策理论与实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英)、社会医疗保险、社会调查方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赴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在政府部门从事相关政策研究、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岗位以及商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具体业务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财经思维方式,系统掌握工商部门和公共部门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各类大中型企业、金融部门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经理人,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实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格,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经过四年专业培养后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方法,熟悉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了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劳动关系管理法律法规; 4.独立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管理及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身体素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国际人力资源、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管理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金融学类
保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经济类 门类:经济类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公司财务、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保险法、保险经营与管理、保险精算、保险会计与财务等。 就业方向: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与证券部门或其他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有关咨询服务部门等。
金融学类
金融数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金融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数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 扎实的金融数学、金融学等专门知识。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金融数学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能够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金融部门从事财务、理财、量化投资、风险管理等工作,具备进一步在金融、数理金融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加强数学基础之上,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数学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金融建模及应用能力,能够胜任财务管理、理财、量化投资、风险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掌握金融数学、金融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掌握基本的金融工具和处理金融问题的手段,具有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理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编程及数据处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专业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与协调能力。 6.能够评价他人科研成果,并对其中不足提出批评,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7.精通文献资料检索、收集、整理,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8.具备在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攻读金融学、数理金融等专业硕士学位的潜力。 专业特色: 学院具有一支优秀的金融数学研究与教学团队,已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金融数学基础知识与定量分析方法,培养运用数理方法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随机过程、金融随机分析、金融衍生品定价、多元统计分析、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经济学、投资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金融部门或企业公司从事财务、理财、量化投资、风险管理等工作。国内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经济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法学类
法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法学 培养目标:法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以本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为依托,注重加强法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优良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深厚人文底蕴和综合修养,扎实法学理论基础,良好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的需要,适应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适应经济、法律全球化趋势要求,具备学习能力、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忠诚法律、维护正义、刚正不阿、清廉执法等修养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培养要求:为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创新为魂”的培养理念。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基本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特质: (一)知识和理解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应全面掌握以下重要课程的专业知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制史。 选修课程包括:婚姻法与继承法、法律经济学、财税法、证据法、保险法、金融法、外国法制史、合同法、企业法与公司法、刑事侦查与法医学、竞争法、法律社会学、法律英语、侵权责任法及其他社会科学课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二)专业技能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应达到所授予学位规定的水平,较熟练掌握法律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应能够: 1.理解并掌握法学领域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 2.了解我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3.掌握并能批判地运用法学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能对社会现象进行恰当的专业判断; 4.在对法学理论及法律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评论各种观点及证据,对法律和社会问题能进行初步研究; 5.适当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6.较熟练阅读并理解外语专业文献。 (三)认知能力及非专业技能 包括沟通与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精神,在学位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明确地展示出以下能力: 1.良好的伦理道德理性判断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认知能力; 2.对辩论和论证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 3.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4.对多种数据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资源和相关文献进行查找、摘录、分析 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5.检索参考资料的能力; 6.使用信息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能力,比如电子表格、文字处理、联机数据库运用等; 7.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批判性地评论各种观 点及证据的能力、对法律和社会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8.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关怀情操。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四川省重点建设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本校财经学科的优势为依托,注重加强法学与财经学科的交叉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并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庭审研讨、法律诊所等多种教学方式,其中我院首创的“庭审研讨教学法”形成了全国性影响。此外,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银行、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建立有几十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环境与资源法、金融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婚姻法与继承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税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公检法、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全球500强企业工作,学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博文化知识素养,能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理论,熟悉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明悉文化传播经营方式,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机构从事高级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协调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实用写作、语言交际、金融经济领域文秘实务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财经文秘工作实践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文秘以及管理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学创作、实用文写作,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熟悉国情,了解国家语言文学、文学艺术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具有初步从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学校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系统设计中文、经济、金融、贸易、管理等多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沟通、写作、策划及语言交际能力和金融经济领域文秘实务综合素养,尤其突出财经行业内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文秘人才的需求。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商务写作、秘书学、涉外文秘、货币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行政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机构从事高级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协调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