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所执行调剂考生网上调剂申请的出、入审核:
1.调出学院审核:确认申请考生符合调剂条件者,方准予调出。
2.调入学院审核:确认考生申请调剂专业、导师为学校公布的接收调剂专业、导师,且考生符合《录取实施方案》规定的调剂要求者,方准予调入。
以上环节请相关导师、院所严格把关,严禁出现误调出、误调入和误录取情况,不得影响学校博士招生秩序和正常工作进度。
研究生院
2020年7月23日
序号 |
院所代码 |
院所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代码 |
研究方向名称 |
指导教师 |
调剂计划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调剂要求 |
1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2 |
中医药调控固有免疫分子机制 |
黎晖 |
1 |
赵老师 |
|
|
2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02 |
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 |
严灿 |
1 |
赵老师 |
|
|
3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4 |
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恶性肿瘤疾病 |
王能 |
1 |
赵老师 |
|
|
4 |
202 |
中药学院 |
100504 |
方剂学 |
01 |
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研究 |
全世建 |
1 |
全老师 |
|
接受中西结合专业硕士学位考生调剂 |
5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中药药代动力学 |
刘中秋 |
2 |
王老师 |
|
具有分子或者细胞生物学科研经历 |
6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2 |
本草功能基因组 |
王宏斌 |
2 |
靳老师 |
|
|
7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3 |
中药肿瘤药理学 |
谢恬 |
1 |
吴老师 |
|
一志愿报考中药学专业 |
8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3 |
中药肿瘤药理学 |
胡明 |
2 |
王老师 |
|
|
9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4 |
中药(天然药物)化学 |
姜志宏 |
1 |
吴老师 |
|
一志愿报考中药学专业 |
10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5 |
中药保健品的机制研究 |
李熙灿 |
1 |
李老师 |
|
|
11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8 |
①代谢组学研究;②中药活性成分及体内过程 |
赵钟祥 |
1 |
吴老师 |
|
|
12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5 |
中药资源与中药质量 |
丁平 |
1 |
丁老师 |
|
不招在职攻读的学生 |
13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6 |
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
胡庆忠 |
1 |
胡老师 |
|
需具有分子/细胞生物学或药物化学或有机合成研究经验 |
14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9 |
药物设计与合成 |
廖国超 |
1 |
吴老师 |
|
一志愿报考中药学专业 |
15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0 |
中药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
段礼新 |
1 |
段老师 |
|
具有植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背景 |
16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3 |
中药及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研究 |
林朝展 |
1 |
祝老师 |
|
一志愿报考中药学专业 |
17 |
203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04 |
靳三针临床与实验基础研究 |
袁青 |
1 |
徐老师 |
|
可熟练掌握针灸临床基本操作与实验室基本技能 |
18 |
203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07 |
①推拿治疗量-效关系研究②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研究 |
王继红 |
1 |
徐老师 |
|
本科专业为中医学或针灸推拿学 |
19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04 |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陈光星 |
1 |
陈老师 |
|
|
20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05 |
①骨科疾病的致病机制②骨、软骨损伤与修复 |
徐亮亮 |
1 |
徐老师 |
|
|
21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510 |
中医儿科学 |
01 |
肠道微生态与脾胃相关疾病研究 |
陈晓刚 |
1 |
张老师 |
|
|
22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2 |
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及脑功能研究②分子影像学 |
邱士军 |
1 |
冷老师 |
|
|
23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5 |
超声医学在心血管、造影以及妇产科等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 |
赵萍 |
1 |
贾老师 |
|
|
24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6 |
肝胆胰肿瘤外科治疗和中药抗癌机制研究 |
钟崇 |
1 |
钟老师 |
|
|
25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5706 |
中医五官科学 |
01 |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
阮岩 |
1 |
梁老师 |
|
|
26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6 |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转化医学研究 |
蔡业峰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27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3 |
疾病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徐平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28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2 |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 |
刘旭生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29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6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 |
张海波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0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7 |
中医外科学 |
01 |
中医药治疗乳腺肿瘤 |
陈前军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1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4 |
银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卢传坚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2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3 |
中西医结合防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陈达灿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3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3 |
脑功能成像研究 |
刘波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4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2 |
干细胞为基础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 |
林同香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5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4 |
中药免疫 |
戴振华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6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2 |
中药化学分析、体内代谢分析和代谢组学 |
果德安 |
1 |
何老师 |
020-36585523 |
|
37 |
213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1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诊断与治疗基础研究 |
赵可伟 |
1 |
赵老师 |
|
|
38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1 |
中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沈剑刚 |
2 |
陈老师 |
|
|
39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1 |
中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郑国庆 |
1 |
陈老师 |
|
|
40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3 |
脾胃虚实病证辨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研究 |
胡玲 |
1 |
陈老师 |
|
|
41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4 |
①益气健脾中药作用研究②脾胃虚实证辨治研究 |
李茹柳 |
1 |
陈老师 |
|
|
42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4 |
肿瘤和糖脂代谢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 |
胡英杰 |
2 |
陈老师 |
|
|
43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1 |
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及创新药物研发 |
郭姣 |
1 |
陈老师 |
|
|
44 |
305 |
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4 |
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何瑞 |
1 |
何老师,王老师 |
, |
要求植物学或生物技术 或农学或生药学或中药 学背景,不接受跨其他 学科或在职攻读人员。 |
45 |
305 |
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5 |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 |
徐晖 |
1 |
徐老师,王老师 |
, |
无 |
46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01 |
青蒿素类药物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 |
宋健平 |
1 |
刘老师 |
|
|
47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02 |
肿瘤及热带病的治疗研究 |
李常青 |
1 |
刘老师 |
|
|
48 |
401 |
实验动物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中药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
吴建国 |
1 |
龙老师 |
|
|
49 |
602 |
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4 |
中药新产品开发 |
陈建南 |
1 |
倪老师 |
39358103 |
|
50 |
903 |
附属中山中医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地产药材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 |
梅全喜 |
1 |
徐老师/陈老师 |
0760-89980307/ |
要求专业对口 |
51 |
915 |
附属宝安中医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1 |
中医药疗效机制研究 |
朱美玲 |
1 |
于老师 |
|
|
52 |
955 |
番禺区中心医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1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相关研究 |
陈汉威 |
1 |
马老师 |
|
|
53 |
955 |
番禺区中心医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2 |
影像诊断及新技术研究 |
向之明 |
1 |
马老师 |
|
|
54 |
956 |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 |
韦标方 |
1 |
贾老师 |
|
|
55 |
960 |
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01 |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及骨关节疾病 |
林晓生 |
1 |
许老师 |
|
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调剂录取工作流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四)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五)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后报考,未在报名表中明确写明报考类别和无单位盖章者均视为报考材料不齐全,不予报考。
(六)考生必须具有硕士学位:
1.已获得医药学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人员(我校不接收以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2.国家承认学历的医药学类专业或相关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录取当年的9月1日前获得硕士学位);
3.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考生(同等学力硕士,即单证硕士,只有学位证而无毕业证,下同)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该类前置学位为同等学力硕士的考生若报考中医博士专业学位,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后必须工作3年以上(含3年,时间计算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且获得硕士学位后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致或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4.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者,相关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登录网址http://zwfw.cscse.edu.cn/查询,并获取书面认证报告。
(七)报考中医博士专业学位
报考招生专业代码为1057**的考生,除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考生报考前须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2.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学术型或专业学位),或医学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学术型或专业学位),且硕士期间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八)报考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
在职人员报考攻读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在上述报考条件基础上,同时须全部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前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章同意,录取前按“定向就业”类别要求签署三方协议;
2.要求申请人必须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含3年,时间计算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3.在研主持省级以上课题;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三大索引论文1篇(课题、论文有效期时间计算截止到2020年12月1日)。
我校暂不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八)学籍学历验证合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报考资格审查的要求,所有考生,包括硕博连读转段生,必须提供本科(无本科学历,请提供专科学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材料,并确保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在线验证报告在2021年9月前有效,否则不准报考。具体情况如下:
1.往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双证硕士)须提供本科(或专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研究生《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及本科(或专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同等学力硕士人员(单证硕士)须提供《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及本科(或专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的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认证方法见上)。
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申请办法详见:http://www.***.cn/xlcx/bgcx.jsp(学信网)。如学信网无法做出相关学历在线验证,请提供省级教育相关机构(本省如广东省教育厅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书,此类方法认证周期较长,请考生务必提前准备。?《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申请办法详见:http://www.***.cn/(学位网)。
考生类别 | 本科阶段证明(无本科,提供“专科”) | 硕士生阶段证明 |
往届硕士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应届硕士生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
同等学力硕士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 |
境外硕士学历学位获得者 | 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 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
(一)报名方式:网上注册报名与线下提交材料相结合
(二)网报日期:2020年12月5日至2020年12月15日(逾期系统关闭)
(三)接收纸质材料日期:2020年12月20日前,凡逾期未提交报名材料的考生,网报信息视为无效,其报名数据不予保留
(四)报名对象:所有考生(包括公开招考、同等学力等)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五)报名基本流程:网上报名—>寄送报名材料—>缴纳报名费—>网上打印准考证—>考前现场确认—>参加考试
(六)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申请人须严格对照报考条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究生院官网管理系统区—博士生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2.寄送材料:网报成功后,下载打印《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按要求逐项填写完整(包括手写签名、日期、单位意见等),并按照《报考材料目录(自查表)》(网报系统下载)要求送交纸质材料,清单如下:
(1)《报名登记表》,并粘贴大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相片1张;
(2)考生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不包括军官证等)复印件;
(3)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原件(往届生的成绩单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4)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出具学生证复印件或学校在读证明,并在录取当年7月5日前补齐证书复印件),学籍学籍验证材料及学位认证报告(要求见上);
(5)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具有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书各一份(属我校以外专家须专家所再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职称证明附在推荐书后面);
(6)以同等学力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单证硕士)须交工作3年以上(含3年)证明(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加盖红章),和报考条件要求的已发表论文复印件(封面、目录、正文,考生姓名标记清楚);
(7)医师资格证书(报考中医专业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执业证书(报考同等学力博士考生须提供)、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复印件(如有)等;
(8)报考定向就业类别博士生的考生,以及现役军人报考者,均需工作3年以上(含3年),必须由单位开具同意报考证明(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加盖红章),和报考条件要求的已发表论文复印件(封面、目录、正文)或主持课题的立项通知/批文复印件(均须标记清楚考生姓名);
(9)考生还须认真填写《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科研计划书》(含近三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正文复印件)。《科研计划书》报名时暂不提交,留待复试面试时交导师组阅评,评定结果将计入面试成绩。
以上1-8项材料(具体提供方式以网报系统下载的“报考材料目录自查表”为准)若考生现场提交,必须在2020年12月20日前送交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办公楼603室;若考生邮寄材料,为保证材料安全和接收及时,请选择EMS快递,迟应于12月17日前寄出,以邮戳为准,逾期不候。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研究生招生办公室,510006。
3.缴纳费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并审核通过,且招生单位已收到纸质材料的考生(即网报系统状态显示“材料合格”),须在通知限定的时间内在按照要求在网上缴纳考试费250元整,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注:考生须按规定时间依次完成网报,寄送材料与缴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报名无效。
网上缴费时间:预计2020年12月21日至12月27日
(时间暂定,如有更改及缴费其他要求,另行通知)
4.打印准考证:
成功报名的考生可上网自行打印准考证(预计2021年2月中下旬,以实际通知为准),逾期不予办理。
5.注意事项:
(1)网报信息须真实完整,报名材料应齐备合规,若信息失实、材料不全或逾期未交等原因,造成报名不成功,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2)所有纸质材料均使用A4纸打印或复印。
(3)报名材料及报名费一经收取,恕不退还。
(4)其它有关考试的临时通知,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上发布的信息。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调剂录取工作流程导师择优录取环节
2.调入学院审核:确认考生申请调剂专业、导师为学校公布的接收调剂专业、导师,且考生符合《录取实施方案》规定的调剂要求者,方准予调入。以上环节请相关导师、院所严格把关,防止出现误调出、误调入和误录取情况,不得影响学校博士招生秩序和正常工作进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8年5月8日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博士生(普通招考)网络复试考生须知各招生院所招生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调剂录取工作流程调出学院审核:确认申请考生符合调剂条件者,方准予调出。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调剂录取工作流程调入学院审核:确认考生申请调剂专业、导师为学校公布的接收调剂专业、导师,且考生符合《录取实施方案》规定的调剂要求者,方准予调入。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调剂录取工作流程考生申请调剂环节
三、招生院所招生院所执行调剂考生网上调剂申请的出、入审核1.调出学院审核:确认申请考生非本单位导师招生计划内应录取考生,符合调剂条件者,方准予调出。2.调入学院审核:确认考生申请调剂专业、导师为学校公布的接收调剂专业、导师,且考生符合《录取实施方案》规定的调剂要求者,方准予调入。以上环节请相关导师、院所严格把关,防止出现误调出、误调入和误录取情况,不得影响学校博士招生秩序和正常工作进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8年5月8日
202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生报考公告招生院所
(二)招生院所院所代码院所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201基础医学院孔老师020-39358017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楼中药学院吴老师020-39358647广东省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针灸楼223室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徐老师020-39358304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针灸楼331室临床药理研究所杨老师020-36585405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实验楼热带医学研究所刘老师020-36585450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实验楼508室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王老师020-39358066广东省广州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调剂录取工作流程招生院所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