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大学天津各专业排位:
1.法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7467(需要考634分);
2.金融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8003(需要考631分);
3.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8190(需要考630分);
4.日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8575(需要考628分);
5.电子信息类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8575(需要考628分);
6.工商管理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8927(需要考626分);
7.旅游管理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9115(需要考625分);
8.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普通类(思想政治必选)排位9480(需要考623分);
9.自动化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10064(需要考620分);
10.计算机类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10064(需要考620分);
11.海洋工程与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10258(需要考619分);
12.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10624(需要考617分);
13.机械类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10809(需要考616分);
14.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10809(需要考616分);
15.风景园林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1009(需要考615分);
16.药学综合普通类(化学/生物(2选1))排位11009(需要考615分);
17.园林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1208(需要考614分);
18.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1208(需要考614分);
19.海洋科学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1208(需要考614分);
20.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化学/生物(2选1))排位11208(需要考614分);
21.生物技术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1208(需要考614分);
22.材料类综合普通类(化学必选)排位11798(需要考611分);
23.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2244(需要考609分);
24.行政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2643(需要考607分);
25.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4500(需要考598分);
26.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物/化/地(3选1))排位14709(需要考597分)
2020年海南大学各专业天津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4 | 7467 | (01) | 不限 |
| 金融学 | 631 | 8003 | (01) | 不限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30 | 8190 | (01) | 不限 |
| 日语 | 628 | 8575 | (01) | 不限 |
| 电子信息类 | 628 | (02) | 物理必选 |
| 工商管理类 | 626 | 8927 | (01) | 不限 |
| 旅游管理类 | 625 | 9115 | (01) | 不限 |
| 思想政治教育 | 623 | 9480 | (06) | 思想政治必选 |
| 自动化 | 620 | 10064 | (02) | 物理必选 |
| 计算机类 | 620 | (02) | 物理必选 |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619 | 10258 | (02) | 物理必选 |
| 土木工程 | 617 | 10624 | (02) | 物理必选 |
| 机械类 | 616 | 10809 | (02) | 物理必选 |
| 软件工程(NIIT) | 616 | (02) | 物理必选 |
| 风景园林 | 615 | 11009 | (03) | 物/化/生(3选1) |
| 药学 | 615 | (04) | 化学/生物(2选1) |
| 园林 | 614 | 11208 | (03) | 物/化/生(3选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14 | (03) | 物/化/生(3选1) |
| 海洋科学 | 614 | (03) | 物/化/生(3选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614 | (04) | 化学/生物(2选1) |
| 生物技术 | 614 | (03) | 物/化/生(3选1) |
| 材料类 | 611 | 11798 | (05) | 化学必选 |
|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609 | 12244 | (07) | 不限 |
| 行政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607 | 12643 | (07) | 不限 |
| 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598 | 14500 | (07) | 不限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外合作办学) | 597 | 14709 | (08) | 物/化/地(3选1) |
土木类
土木工程
海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海南大学1985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8年设土木工程系,1989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2007年成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8年和2010年分别获批土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成为“海南省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海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包含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建造与管理三个方向,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各个方向学科基础课相同,专业必修课各有侧重,专业选修课相互交叉。面向国家土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需求,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从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和工程管理方向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逾3300余人,在我国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有良好的声誉。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海南省、东南亚及“一带一路”、“一区一港”发展战略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拥有海南省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热带海岛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省级)、海南省唯一的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内设3m×3m MTS地震模拟振动台),共建了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达成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土木工程系专业教师55人(博士化率80.0%),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1人。专业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每年培养学生180名左右,其中约100名学生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40名以上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约有60名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约50名学生独自或者合作申请专利或者发表论文。本专业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目前海南省建筑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中超过1/3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他们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工程类
海洋工程与技术
海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 专业背景 海南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系成立于2015年,是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应运而生、也是海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特色本科专业。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快速启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方针的实施,海南省的海洋经济产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对海洋工程学科的人才需求越发迫切。海洋工程与技术系也主动调整了学科发展方向,依托“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融入海南大学三个一流学科群之一的“南海海洋资源利用”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 此外,2020年国家级跨学科交叉“热带海洋工程与技术”新工科的成功立项及顺利启动,也为海洋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海洋工程与技术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能在国家和地方从事海洋工程结构物规划、设计、管理和教育以及港口与航道工程、海洋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制图等。 专业课程:海洋工程环境、海洋建筑物、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物理海洋、水工混凝土结构原理、水工钢结构原理、工程水文学、海岸动力地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就业范围 毕业生到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洋局、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船厂、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海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家实行海洋强国战略,南海首当其冲。丰富的海洋生物与矿产资源、独特的热带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国际休闲旅游中心以及全球深远海研究中心的策略均需要大批海洋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撑。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为海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依托海南大学部省合建、“双一流”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流科研平台建设,以“经略南海、国内一流、国际前沿”为专业定位,服务国家热带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环境保护事业。专业以海洋生物学与海洋化学为拳头方向,物理海洋学与海洋地质学为支撑,聚焦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热带海洋特色生态系统。专业设有热带海洋生物学与生态修复、全球变化下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南岛近岸水动力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南海大陆架沉积地质学等重要方向,服务热带生物医药、生态安全、资源增殖、碳汇交易、能源矿产等领域。 培养目标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以国家战略和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宽口径培养,在夯实高等数理化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地质四个培养方向,搭配学科前沿讲座、创新创业特色课程以及不同层次的野外实习,实行本科全程导师制,实现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知识学习与科研素养培育等在培养过程中的深度融合。通过本科四年学习,学生将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监测与管理等方面所需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同时拥有正确的海洋观、广阔的海洋视野及优秀的实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1)具备良好的科学与文化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积极的创新思维能力; (2)具备正确的海洋观以及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理念,扎实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储备和优秀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3)掌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地质学相关理论知识,具有海洋基础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方面的实验技能,以及开展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从事海洋相关研究与分析工作的实践技能。 (4)了解海洋科学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具备较强的再学习与一定的科研协作能力。 主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物学、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藻学、海洋浮游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底栖生物学、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学、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学、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专业实习实践课程:海洋科学认知实习、热带海洋生态系统调查实习、近海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实习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与地方涉海行政管理部门、涉海科研院所、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海洋保护区等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涉海业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海洋高新技术、海洋旅游观光和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行业或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此外,可以继续攻读海洋科学、生命科学、环境与生态科学以及海洋管理等学科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发展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97%,45岁以下教师占82.5%;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近3年教师获省级以上奖励10人次;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奖励20项,省级奖励26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 自2007年以来培养毕业生606人,60%以上在海洋科学领域攻读硕士学位或海洋相关行业工作,为推动我国尤其是海南海洋科技发展做出贡献。2018-2021年,毕业生升学率平均41.8%,80%以上被985高校或中国科学院录取;就业率为85.4%。2018-2021年学生网上评教对本专业评价平均93.05分。对58名本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对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满意率依次分别为96.8%、93.5%、96.2%和94.8%。 本专业毕业生政治素质高,职业素养好,业务能力强。对12个主要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表明,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发挥“很大”作用的占100%;在职业道德、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10项评价指标中评为“好”以上的占95.2%,综合评价为“非常满意”的占95.8%。 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学实习采样 学生出海实习进行气象参数观测 海洋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轻潜》课程 海洋科学专业研究生进行珊瑚移植苗圃监测 海洋文化创意设计课程学生作品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海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立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需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坚持道器并举的培养理念,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国际化为特点,培养系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拥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强、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主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经济法、程序设计、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公司治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商务与经济统计、商务数据分析、管理信息系统、计量经济学、工商管理研究方法、自由贸易港概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创业管理、运营管理等。 三、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方向包括:升学(含研究生推免)、出国留学及创业、就业。 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既可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行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型工商企业、跨国企业等领域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从事工商管理学术研究。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海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国际贸易业务技能,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与法律法规,认识与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突出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全球视野,较为完备知识体系和创新意识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与外贸单证、世界经济概论、经济法、国际商务谈判。 图2: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实践活动获校心理情景剧冠军 图3:学生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志愿者服务政要组荷兰团
药学类
药学
海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优势:药学本科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学院拥有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热带生物与医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自然资源部热带海洋生物医药新药研发技术平台1个、海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设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药学学科是海南省特色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博士点培育学科。 师资队伍:目前有专职教师4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10人;拥有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拔尖人才等。 培养目标: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依托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动植物资源及药用海洋生物资源,培养医药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扎实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药学学科、制药工程、生物与医药、生物工程等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情况:毕业生可到医院、政府医药管理部门、药物检验所、制药企业和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研究开发、药物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管理、药品营销、药品检验、药品监管及医院药学相关岗位等技术工作。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以上。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读研率为46%,分别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深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