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2 | 25462 |
化学(师范实验班) | 493 | 27900 | ||||
物理学(师范实验班) | 491 | 28431 | ||||
英语(师范实验班)(招英语考生)(英语成绩须在按百分制折算80分(含)以上) | 491 | |||||
电子信息工程(含职教师范实验班) | 484 | 30377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A段 | 461 | 37318 | |||
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 | 450 | 40817 | ||||
金属材料工程 | 446 | 42068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含职教师范) | 446 | |||||
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 | 444 | 42719 | ||||
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 | 441 | 43711 | ||||
涂料工程 | 439 | 44373 | ||||
药学 | 437 | 45001 | ||||
英语(师范实验班)(招英语考生)(英语成绩须在按百分制折算80分(含)以上)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7 | 5824 | ||
汉语言文学(师范实验班) | 505 | 6005 | ||||
法学 | 本科二批A段 | 480 | 8682 |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479 | 8811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专业介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源于 1975 年创办的江西大学外语系,2008 年,英语专业开设了语言文学方向和英日方向。2015 年,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英语专业排名全省第一。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 35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15 人;博士学位教师 14 人,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 1 人,硕士学位教师 20 人;硕士生导师 9 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 2 人,省级骨干教师 2 人;客座教授3 人,外籍教师 4 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10 人。近年来,英语专业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7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3 项。
本专业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践行“语言与文化融合,专外与二外并举,知识与实践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适应、重创新”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厚实的专业知识且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英日方向旨在培养同时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熟练地运用英语和日语在学术、外事、教育、企业、经贸、文化、科技、旅游、军事、新闻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双外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英美日等国的知名高校开展学分互认项目和假期学习与实践活动。
本专业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近四年来,本科生考(保)研、留学录取率达 4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 95%。
2、主要课程:英语写作、英语听力、新闻视听、英语会话、英语演讲、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英美文学史、语言学导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高级写作等课程,还开设了人文社科选读、影视欣赏、英美文学选读、科技英语、同声传译等选修课程。英日方向还开设了日语会话、日语听力、高级日语、日语视听、日语翻译、日语商务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 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分一工艺及设备设计、组织和性能检验、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经营 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理解金属材料 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与性能或服役行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制备、性能分析与 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金属材料设计 和组织生产、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等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知识,理解金属材料成分(组成)、微观组织结 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金属材料选用、生产工艺及设备选择、 新材料和新工艺设计及相关设备研制;
2.掌握金属材料制备与成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金属材料成分结构与性能的检测与分析方 法、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
3.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必需的机械、电 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
4.了解金属材料及其相关材料的科技发展动态,相关前沿技术和行业需求,具有分析和解 决金属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环境保 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固态相变理论、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材料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金属腐蚀原理、表面科学与工程、金属工艺、材料工程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材料科学基础(上)(96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材料的力学性能①(32学 时)、工程设备设计基础(40学时)、材料科学基础(下)(8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①(64学 时)、材料的物理性能①(32学时)、材料的腐蚀与防保(32学时)、陶瓷物理化学*(32学时)、材 料热处理原理(40学时)、计算材料学(40学时)、材料热力学木(32学时)、材料的制备(32学 时)、材料的成形(32学时)。
示例二:金属材料专业导论(8学时)、金属材料导论(双语)(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 72 学时)、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48学时)、金属材料学(40学时)、热处理原理及工艺(56学时)、金 属物理性能(32学时)、材料力学性能A(40学时)、材料成形原理及工艺(80学时)、金属材料工 程基础实验( I)(24学时)、金属材料工程基础实验(Ⅱ)(24学时)。
示例三: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性能学(48学时)、材料现代分析方法(48学时)、材 料力学(D)(64学时)、理论力学(D)(32学时)、工程力学实验(B)(32学时)、金属学与热处理 原理(64学时)、金属材料学(48学时)、金属工艺与材料工程(80学时)、材料加工与性能实验 (16学时)、热处理工艺学(32学时)、复合材料学(32学时)、材料无损检测(32学时)、功能材料 (48学时)、金属材料工程测试技术(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或专业 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金属材料学实验、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现代仪器分 析、腐蚀与控制实验、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年份省份学院专业科目层次计划校区学费2019黑龙江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含职教师范)美术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88002019黑龙江药学院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理工第二批本科2枫林校区45302019黑龙江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42702019黑龙江药学院药学理工第二批本科2枫林校区47902019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文史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42702019黑龙江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黑龙江2019二本文史学前教育(师范)424490黑龙江2019二本文史英语(师范)424488黑龙江2019二本文史法学(法学院)424486黑龙江2019二本理工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372470黑龙江2019二本理工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372464黑龙江2019二本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37246
年份省份学院专业科目层次计划校区学费2018黑龙江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黑龙江药学院药学理工第二批本科3枫林校区2018黑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含职教师范)美术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黑龙江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理工第二批本科2枫林校区2018黑龙江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含职教师范)美术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黑龙江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体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黑龙江2018二本文史英语(师范)406486黑龙江2018二本文史学前教育(师范)406482黑龙江2018二本文史法学406479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353463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财务管理353449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金属材料工程353447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药学353447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65理科最低位次为55052。2020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37理科最低位次为45001。2019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53理科最低位次为45247。
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小学教育(师范类)、英语(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小学教育(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广告学、物理学(师范类)、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等9个专业。2020年江西师范大
2020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含职教师范实验班)、金属材料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实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实验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含职教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师范类)、机械电子工程(含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广告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小学教育(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物理学(师范类)、广告学、地理科学(师范类)、英语(师范类)等9个专业。2021年江西师范大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物理学(师范头)、化学(师范类)、英语(师范类)(招英语考生,英语成绩达到120分(含)以上)、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学院所属专业,泰豪校区就读)、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应用化学(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学前教育(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应用化学(职教师范)(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9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涂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财务管理理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涂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5分,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3分,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3分,社会工作(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英语(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涂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9分,制药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机械电子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4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