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昌大学陕西各专业排位:
1.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471(需要考587分);
2.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589(需要考581分);
3.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763(需要考580分);
4.眼视光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763(需要考580分);
5.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945(需要考579分);
6.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29(需要考576分);
7.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367(需要考572分);
8.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222(需要考568分);
9.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222(需要考568分);
10.计算机类(计算机与大数据)理科普通类排位12222(需要考568分);
1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769(需要考561分);
12.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009(需要考560分);
13.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4009(需要考560分);
14.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227(需要考559分);
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4473(需要考558分);
16.生态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473(需要考558分);
1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752(需要考557分);
18.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4752(需要考557分);
19.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752(需要考557分);
20.康复治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011(需要考556分);
21.计算机类(软件网络)理科普通类排位15011(需要考556分);
22.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261(需要考555分);
23.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261(需要考555分);
24.化工与制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261(需要考555分);
25.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261(需要考555分);
26.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0(需要考554分);
2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0(需要考554分);
28.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0(需要考554分);
29.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0(需要考554分);
30.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0(需要考554分);
31.临床医学类(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286(需要考551分);
32.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756(需要考588分);
33.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756(需要考588分);
34.历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845(需要考587分);
35.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845(需要考587分);
36.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924(需要考586分);
37.应用心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924(需要考586分);
38.公共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992(需要考585分);
39.护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66(需要考584分);
40.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066(需要考584分);
41.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066(需要考584分);
42.旅游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3066(需要考584分)
2020年南昌大学各专业陕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陕西 | 口腔医学(五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8471 |
| 临床医学(五年) | 581 | 9589 |
| 麻醉学(五年) | 580 | 9763 |
| 眼视光医学(五年) | 580 |
| 医学影像学(五年) | 579 | 9945 |
| 会计学 | 576 | 10529 |
| 医学检验技术 | 572 | 11367 |
| 预防医学(五年) | 568 | 12222 |
| 电子信息类 | 568 |
| 计算机类(计算机与大数据) | 568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561 | 13769 |
| 护理学 | 560 | 14009 |
| 自动化 | 560 |
| 车辆工程 | 559 | 14227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58 | 14473 |
| 生态学 | 558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57 | 14752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57 |
| 材料类 | 557 |
| 康复治疗学 | 556 | 15011 |
| 计算机类(软件与网络空间) | 556 |
| 药学 | 555 | 15261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5 |
| 化工与制药类 | 555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555 |
| 水利水电工程 | 554 | 15510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54 |
| 土木类 | 554 |
| 化学类 | 554 |
| 生物科学类 | 554 |
| 临床医学类(五年)(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 | 551 | 16286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文科 | 588 | 2756 |
| 新闻传播学类 | 588 |
| 历史学 | 587 | 2845 |
| 会计学 | 587 |
| 哲学 | 586 | 2924 |
| 应用心理学 | 586 |
| 公共管理类 | 585 | 2992 |
| 护理学 | 584 | 3066 |
| 德语 | 584 |
| 法语 | 584 |
| 旅游管理类 | 584 |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本专业起源于1958年江西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2002年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入选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械类大类排名第一,2018年受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优势专业,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机械工程学科,1990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10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在“十一五”期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在“十二五”期间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2、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58 人,其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22 人,具有博士学位 75%,海外留学经历 60%,工程实践经历 80%;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等国家、省部级教育教学人才 22 人次。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先后被评为省品牌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械大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本专业隶属于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所属机械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现代机械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作为工程学科之一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B-,入选“新材料技术”世界一流学科群;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4、 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实施“中国制造 2025”战略,依托机械工程学科,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江西制造业发展需要,目标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理论、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提高实践能力,教协同激发创新思维,学科竞赛增强创新能力,产教融合提升工程能力”多层次、立体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比例达 50%以上。
临床医学类
麻醉学(五年)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麻醉学专业及相关行业的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治疗,疼痛诊断与治疗、全科医师临床治疗和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各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危重病医学等。▪3.就业面向各级各类综合性医院、医学科研机构和医学院校,从事临床麻醉、科研、教学工作。
临床医学类
眼视光医学(五年)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2016年,教育部批准南昌大学举办眼视光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2017年开始招生,由眼视光学院开设。2、师资队伍学院(医院)现有职工218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博士11人,硕士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教授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赣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眼视光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眼视光专业教材国家评审委员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江西省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研究所、江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江西省红十字眼库、南昌大学眼科研究所、南昌大学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研究平台落户医院(学院)。江西省眼科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江西省视光学学会挂靠医院(学院)。学院设有“南昌大学眼科学与视光学实验中心”。4、培养方式与特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现代眼科学和视光学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可在医疗机构从事眼科学、眼视光学诊疗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大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眼科学与视光学教学体系。南昌大学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举办临床医学卓越眼科班(本科)、眼视光医学(本科)、眼视光学(本科)、眼视光学(硕士)、眼科学(硕士)、眼科学(博士)教育的高校之一。学院以学生为本,大力强化实践技能教育。学院推行“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本科生自大一暑期开始就可进入临床学习;学院本科生实验设备总值600余万元;学院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实践课时占比39.4%,实验室进行日常开放;学院在两个校区均设“眼视光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院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原有的眼科显微手术实验室基础上,2020年新增眼外科白内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眼底镜虚拟训练系统。通过训练,学生可掌握眼科基本手术操作。学生可参加江西省人社厅“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南昌市人社厅“洪城杯”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视光学学会“视光杯”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成绩优异者可免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5、主要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视光应用光学、眼科学基础、眼病学、眼屈光学、眼镜学、接触镜学、双眼视觉学、斜弱视与双眼视学。
水利类
水利水电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办学可追溯至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水利专业,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水利工程系科,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并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70年恢复水工专业办学至今,1998年获批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获水利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点,2014年获批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先后培养学生近3000人,涌现出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院士、原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教授等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社会精英。2、师资队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育师资45人,本科生师比约7:1;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0人,专职教师中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井冈学者2人,江西省杰青6人,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计划共39人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0 %,外聘专家、客座教授等15人,外聘兼职教师27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5年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及重大工程项目300余项(含国家重点基金1项),经费约1.5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ESI/SCI/EI期刊论文5/156/297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次。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0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次。目前,水利学科设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5个学科方向;内设有水工教研室、水资源与水信息教研室、遥感与测绘教研室3个教研室和水土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水利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拥有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利实验中心)、江西省尾矿库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教平台,水利系还得到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等单位的支持与合作,建有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等1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培养方式与特色(1)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重基础、强实践、研究型”和以“学生主体性”为导向,建立起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价值塑造、智慧教学、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新时代水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培养的特色创新计划成果显著,近3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达100余人次。(2)绿色引领的育人文化特色。坚持立德树人,利用江西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契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发展需求,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生物科学类
生态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生态学专业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江西省内高校唯一的生态学本科专业。2、师资队伍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生态学专业有专任教师28位, 9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拥有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生态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生态科学与技术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培养方式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科学思维,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应用技术发展动态,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以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同时,围绕我校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强调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动力,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以人为本,结合江西区域特色,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五年)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实行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病研究所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培训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前身系创建于1980年的江西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03年增名“江西省口腔医院”,2005年由江西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名为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师资队伍口腔医学院现有教师94人,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讲师29人,博士8人、博导7人,硕士67人、硕导3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口腔组织缺损数字化修复研究所、南昌大学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研究所。4、培养方式与特色自2000年起,口腔医学院开展了多项国内外交流活动,以期不断促进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从而给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氛围和更好更多的学习机会。2000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签订协议,合作结为姊妹院校,2004年成为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为首的中国西部口腔医学协作组成员,2014年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此外,就国际交流方面,我院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派出多名访问学者和研修人员。例如,1987年我院与日本国九州大学齿学部建立了友好校际合作关系,2016年与美国天普大学牙学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院也举办多次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完成多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凭借独特的“精英教育”——小班式教育优势,“一帮一”制度应运而生。所谓“一帮一”制度,是指每年秋季开学初,每一名大一新生都会被匹配一位大二的学长或者学姐。大二的学长或者学姐会在新生报名当天迎接新一届的小萌新,并为新生解答关于学校和入学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在日后的生活或者学习中,萌新们的“一帮一”会为他们提供细致入微的帮助,让萌新们感受到口腔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从此阡陌多暖春”的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