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山西各专业排位:
1.化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2370(需要考520分);
2.生物科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6028(需要考514分);
3.心理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6656(需要考513分);
4.地理科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1255(需要考506分);
5.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2549(需要考504分);
6.经济与金融理科普通类排位55290(需要考500分);
7.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5290(需要考500分);
8.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5959(需要考499分);
9.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5959(需要考499分);
10.经济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5959(需要考499分);
11.生物技术(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6659(需要考498分);
12.小学教育(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6659(需要考498分);
13.教育技术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6659(需要考498分);
1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7338(需要考497分);
1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7338(需要考497分);
16.工商管理(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63669(需要考488分);
17.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8156(需要考530分);
18.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185(需要考521分);
19.历史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0444(需要考520分);
20.教育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0444(需要考520分);
21.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709(需要考519分);
22.民族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709(需要考519分);
23.日语(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0963(需要考518分);
24.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0963(需要考518分);
25.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0963(需要考518分);
26.秘书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1239(需要考517分);
27.旅游管理(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5104(需要考503分)
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各专业山西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山西 | 化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0 | 42370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514 | 46028 |
心理学(师范类) | 513 | 46656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506 | 51255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师范类) | 504 | 52549 |
经济与金融 | 500 | 55290 |
物理学(师范类) | 500 |
统计学 | 499 | 55959 |
电子信息工程 | 499 |
经济学(师范类) | 499 |
生物技术(师范类) | 498 | 56659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498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498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97 | 5733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 497 |
工商管理(师范类) | 488 | 63669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文科 | 530 | 8156 |
法学 | 521 | 10185 |
历史学(师范类) | 520 | 10444 |
教育学(师范类) | 520 |
新闻学 | 519 | 10709 |
民族学 | 519 |
日语(师范类) | 518 | 10963 |
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类) | 518 |
行政管理 | 518 |
秘书学(师范类) | 517 | 11239 |
旅游管理(师范类) | 503 | 15104 |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感测技术等。
化学类
化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化学教育专业自化学系成立起,就实行蒙、汉两种语言授课,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均分为蒙语授课班和汉语授课班。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技术的化学专业人才,能够适应中学化学教学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需要。
化学教育专业主要开设8门专业基础必修理论课及其相关的实验课程,还开设13门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和20门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具体课程如下:
专业必修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法、结构化学、化工基础;无机实验、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实验、物化实验、化工基础实验。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化学文献与网络检索、化学史、环境化学、稀土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学、理论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教学法研究。
专业任意选修课:化学专业英语、催化原理、结构分析、统计热力学、化学计算、化学分离法、有机分析、金属有机、有机合成、有机波谱分析、中级无机实验、化学仪器制图、化工制图、精细化工、化学与社会、实验室规划管理、现代无机化学选论、现代分析化学选论、现代有机化学选论、现代物理化学选论。
实践课 教育实习、工业见习、毕业论文
学生在校期间从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必须取得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最低总学分,必须完成教育实习、工业见习以及教育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并符合学校关于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条例要求,可获得学士学位。
化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
2.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扎实,实验技能熟练,专业面较宽,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内新的发展动态,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具备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
5.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适应相近专业的有关工作。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
二、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理学 门类:地理科学类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 5.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l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管理及接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基础日语、日语语法、日语阅读、日语听说、日语写作基础,报刊导读、日本历史、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本经济、语言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科技日语。
就业面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三资企业等部门,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