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天津各专业排位:
1.化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化学必选)排位15782(需要考592分);
2.生物科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生物必选)排位17286(需要考585分);
3.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地理必选)排位17943(需要考582分);
4.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综合普通类(思想政治必选)排位18574(需要考579分);
5.物理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20970(需要考568分);
6.心理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0970(需要考568分);
7.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2338(需要考562分);
8.经济与金融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4790(需要考551分);
9.人力资源管理(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4790(需要考551分);
10.旅游管理(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4790(需要考551分);
11.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25873(需要考546分);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25873(需要考546分);
13.统计学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26113(需要考545分);
14.民族学综合普通类(历史必选)排位29903(需要考528分)
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各专业天津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化学(师范类)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2 | 15782 | (02) | 化学必选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585 | 17286 | (03) | 生物必选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582 | 17943 | (04) | 地理必选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579 | 18574 | (08) | 思想政治必选 |
物理学(师范类) | 568 | 20970 | (01) | 物理必选 |
心理学(师范类) | 568 | (06) | 不限 |
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类) | 562 | 22338 | (06) | 不限 |
经济与金融 | 551 | 24790 | (06) | 不限 |
人力资源管理(师范类) | 551 | (06) | 不限 |
旅游管理(师范类) | 551 | (06) | 不限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46 | 25873 | (01) | 物理必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 546 | (01) | 物理必选 |
统计学 | 545 | 26113 | (01) | 物理必选 |
民族学 | 528 | 29903 | (05) | 历史必选 |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物理学
一、培养目标: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专业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其它教育工作者。
二、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物理教学论等。
民族学类
民族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二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要 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与知识,能够运用民族学方法调查和分析 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本专业学生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相近学科知识和当代学术发展 前沿,学生不仅具有在本学科和相近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素质,而且能够成为从事党 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 民族社区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民族学学科的全面训练,具 有良好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和运用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探析问题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 国语并了解国内外民族学发展的前沿,熟知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 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能够从事党政部门管理工作和基层社区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2.掌握民族学研究方法和民族志技术;
3.具有运用民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当代民族学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宽厚的学科知识和反思批判的学术素养;
7.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
8.具有在党政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民族社区工作的良好 能力。
主干学科: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
核心课程:民族学导论、考古学导论、社会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 族学与人类学史、中国民族史概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体质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少从事三个月的田野调查(二年级和三年级)。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法学 门类: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 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如学生政治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金融学类
经济与金融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20307T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商务英语、写作与沟通、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相近专业: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国际文化贸易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知识及理论,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进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受到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熟悉我国经济方面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3.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