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南财经大学甘肃各专业排位:
1.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730(需要考608分);
2.金融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258(需要考599分);
3.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435(需要考596分);
4.法学(法学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16(需要考595分);
5.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682(需要考593分);
6.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数学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3064(需要考588分);
7.会计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158(需要考587分);
8.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249(需要考586分);
9.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340(需要考585分);
10.统计学类(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421(需要考584分);
11.投资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03(需要考583分);
12.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607(需要考582分);
13.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693(需要考581分);
14.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3693(需要考581分);
15.精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693(需要考581分);
16.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00(需要考579分);
17.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00(需要考579分);
18.经济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00(需要考579分);
19.管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82(需要考578分);
20.审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82(需要考578分);
21.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4182(需要考576分);
22.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182(需要考576分);
23.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182(需要考576分);
24.计算机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182(需要考576分);
25.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供应链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279(需要考575分);
26.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386(需要考574分);
27.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考生)理科普通类排位4386(需要考574分);
2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4507(需要考573分);
29.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普通类排位4507(需要考573分);
30.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06(需要考619分);
31.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402(需要考613分);
32.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71(需要考610分);
33.保险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07(需要考608分);
34.金融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07(需要考608分);
35.法学(法学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07(需要考608分);
36.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28(需要考607分);
37.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28(需要考607分);
38.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28(需要考607分);
39.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55(需要考606分);
40.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55(需要考606分);
41.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79(需要考605分);
42.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79(需要考605分);
43.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606(需要考604分);
44.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供应链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606(需要考604分);
45.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630(需要考603分);
46.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656(需要考602分)
2020年西南财经大学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甘肃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1730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599 | 2258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 596 | 2435 |
法学(法学与金融学双学位) | 595 | 2516 |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 593 | 2682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数学方向) | 588 | 3064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587 | 3158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586 | 3249 |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 585 | 3340 |
统计学类(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4 | 3421 |
投资学 | 583 | 3503 |
会计学 | 582 | 3607 |
财务管理 | 581 | 3693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581 |
精算学 | 581 |
保险学 | 579 | 3900 |
金融数学 | 579 |
经济统计学 | 579 |
管理科学 | 578 | 3982 |
审计学 | 578 |
电子商务 | 576 | 4182 |
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 | 576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576 |
计算机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76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供应链管理) | 575 | 4279 |
人力资源管理 | 574 | 4386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 | 57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73 | 450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573 |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 文科 | 619 | 306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613 | 402 |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 610 | 471 |
保险学 | 608 | 507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608 |
法学(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 | 608 |
法学 | 607 | 528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607 |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 607 |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 606 | 555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606 |
人力资源管理 | 605 | 579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605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04 | 606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供应链管理) | 604 |
行政管理 | 603 | 630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 | 602 | 656 |
经济学类
经济统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统计学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善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经济统计分析、金融和财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和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使学生具备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国内外大中型公司等单位从事经济工作的能力。 具备进一步攻读经济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 培养要求: 1.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英语基础、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基础。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关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宽,对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新成果及其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 4.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5.熟练掌握以下技能: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满足应用与学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文献与信息检索能力;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专业特色:经济统计学专业是国内财经院校中最早设立本科统计学专业之一。分别于1984年和1993年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统计与经济、金融、管理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重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支撑,基础理论与应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凸显金融统计与金融数量分析的专业特色。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数理统计(理)、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与应用、随机过程、非参数统计、货币与金融统计、企业经营管理统计、数据挖掘与应用、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金融和财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工作。
统计学类
统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统计学 培养目标: 使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具备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坚实的数理基础。 使学生具备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模型和统计软件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统计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 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并能清晰表达统计学核心概念、主要理论与分析方法。 2.能够合乎逻辑地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关理论问题论证、分析。 3.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统计分析软件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4.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5.熟练掌握以下技能: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满足应用与学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文献与信息检索能力;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专业特色:统计学专业是2013年新设专业,主要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统计学方法论的学习,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是其鲜明特色。依靠学校经、管、法、文、工的支撑,注重统计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概率和其他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理)、高等代数(理)、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概率论(理)、数理统计(理)、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数据挖掘与应用、计算统计、非参数统计、统计软件编程、计量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具备工商企业管理实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各类工商企业、服务企业(含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知名跨国公司)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运作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国际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惯例和规则,受到财经实务以及管理实务等基本训练,掌握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设计方法与技术;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和国际财经活动的规则和规律,了解中国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需求; 5、了解管理学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6、具有从事各类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的大金融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打造具有财经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掌握系统工商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营销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作管理等系统理论知识和相关实务技能。为优秀学生提供硕博连读项目、美国特拉华大学等国外名校“2+2”项目、以及多国的交流访学项目,优秀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运作管理与实务、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欧洲其他国家高校继续深造;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机理、经济管理和经济分析理论,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掌握数理分析能力,在具有进一步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类研究生基础的同时,也能够胜任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市场运营工作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保障、金融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能力,掌握公共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保障、金融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分析方法,熟练地运用数理分析技术以分析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中各类现实问题; 3.具有从事社会保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运行机制,掌握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方针和法规; 5.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改革的趋势与措施,了解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的基本研究技能,具有从事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准确陈述经济、管理问题; 8.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 1.按照教育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科学的学科优势,依托保险学院的传统办学优势,在专业教育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通过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计,促进学生做人和做事的统一,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养、业务技能、身心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范式转变,积极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请实务工作部门的专业人士作专题报告,讲授部分实践性课程,进行专题社会实践与调查等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架起中介桥梁。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保险、货币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统计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险精算、财政学、保险学、人寿与健康保险、社会政策理论与实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英)、社会医疗保险、社会调查方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赴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在政府部门从事相关政策研究、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岗位以及商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具体业务管理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博文化知识素养,能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理论,熟悉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明悉文化传播经营方式,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机构从事高级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协调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实用写作、语言交际、金融经济领域文秘实务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财经文秘工作实践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文秘以及管理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学创作、实用文写作,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熟悉国情,了解国家语言文学、文学艺术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具有初步从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学校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系统设计中文、经济、金融、贸易、管理等多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沟通、写作、策划及语言交际能力和金融经济领域文秘实务综合素养,尤其突出财经行业内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文秘人才的需求。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商务写作、秘书学、涉外文秘、货币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行政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机构从事高级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协调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为基础,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知晓国内外会计、财务管理惯例,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为达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创新为魂”的理念,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特质: (一)知识和理解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应全面掌握以下重要课程的专业知识: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货币金融学、定量方法、经济学。 选修课程包括: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案例分析、公司并购与重组、金融市场投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纳税筹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入门、税法、经济法、计量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课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二)专业技能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所授予学位规定的水平,必须熟练掌握会计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应能够: 1.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具有较高的经济管理素养; 2.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概念性框架及其所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批判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能够表达自己对相关的主要财务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观点; 3.掌握并能批判地运用当前的会计与财务各类专业术语(既包括主流的,也包括非主流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掌握并能实施各类会计实务操作; 4.基于历史和前瞻性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专业解读; 5.在企业或组织进行财务规划、决策或控制的时候,能结合我国宏观环境,对相应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同时要能够了解各类会计财务分析预测技术的局限性; 6.记录财务数据并对其进行汇总摘要,能够参照我国的各类法规要求,进行基本的财务报表编制; 7.对财务数据或其他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能够掌握并运用各类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8.理解并掌握商业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 9.在对理论及实证数据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风险与操作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10.熟练阅读并理解外语专业文献。 (三)认知能力及非专业技能 包括沟通与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精神,以及健康的体魄、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学位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明确地展示出以下能力: 1.良好的会计与财务伦理道德理性判断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认知能力; 2.对辩论和论证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 3.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4.对多种数据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资源和相关文献进行查找、摘录、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5.检索参考资料的能力; 6.使用信息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能力,比如电子表格、文字处理、联机数据库运用等; 7.一定的沟通技巧,比如描述定量和定性信息的能力,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分析、论证和评论的能力; 8.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其他一些交际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 10.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关怀情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四川省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建设基地。《财务管理》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产评估》等课程为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专业依托我校雄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平台,以理念、能力、素质培养为抓手,实施立体化实践教学工程,设置公司理财和金融理财两个方向课程,立足于培养财务管理理论基础扎实和财务专业技能熟练,熟悉通用会计准则,具有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思辨创新应用型复合财务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资产评估学、会计信息系统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企业与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与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