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6656 |
交通工程(国际工程班)(招英语考生) | 593 | 6939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591 | 7228 | ||||
车辆工程 | 590 | 7385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90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59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8 | 7693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86 | 7988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84 | 8310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招英语考生) | 584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3 | 8476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83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83 | |||||
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需具备相应的美术基础) | 582 | 8639 | ||||
工程力学 | 581 | 8793 | ||||
物流工程 | 581 |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581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81 | |||||
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 | 580 | 8937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563 | 1819 |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556 | 2176 |
工程力学是力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以理论、实验和计算机仿真为主要手段,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中存在的与力学相关的变形、振动、疲劳、损伤、破坏等方面的问题,涉及航空、航天、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环境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
1960年:原西安公路学院在当时的三年级大学生中挑选部分学生,成立第一届力学师资班;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开始招收力学专业本科生;
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工程力学专业、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结构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结构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效地拓展了工程力学专业的发展空间。
现在,工程力学专业是陕西省“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996年和2005年力学专业分别获得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校内审批权。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办学理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
长安大学工程力学系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研室和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组建而成。团队教职工25人,其中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12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多名教师具有结构工程、机械工程、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学科交叉的相关知识储备和能力。目前,拥有“工程力学”陕西省级教学团队;《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1门校级精品课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纵、横向课题近5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百余篇。
物流工程:
长安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设立在汽车学院,依托长安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汽车产业”、“物流产业”两大国家级振兴产业,立足于汽车产业与公路运输业,致力于为汽车产业链的物流服务和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现已发展成为本科、硕士、博士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长安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因其特色鲜明,2011年被授予“陕西省特色专业”称号,物流工程教学团队被授予“陕西省教学团队”称号。
物流工程是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配置、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现代科学。它是一门理论与工程技术方法相结合的专业,主要为交通运输、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领域中的物流活动培养从事物流系统分析、规划、设计、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它融合了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是以系统科学、现代数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学科为基础的专业。
长安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所在学科获得“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面向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物流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的学生闯入历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总决赛,荣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规划建设了一系列陕西省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长安大学精品课程、长安大学双语课程等成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与电能关系密切,离开了电,人们的衣食住行将无法想象。电气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转换与利用技术,设有2个专业方向:建筑电气工程和电力系统。建筑电气工程方向研究电能在建筑领域的转换、控制及利用技术,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供电配电、电气照明、设备控制、自动消防系统等技术;电力系统主要研究电能的传输、转换及控制技术,包括供配电、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监测等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基础课程中开设的数学课程种类较多,专业课程与数学相关的课程较多,如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路原理等,有些课程比较抽象,如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这些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课程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也可能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次,这个专业是强弱电结合、软硬件并重,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又能够开发与设计应用程序,也是专业学习过程中一个难点。
我们的专业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已为国家计培养了1千余名专业人才,这些校友活跃在建筑工程、工业企业、电力系统等领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事业单位。有的校友成为大型国企的行政、技术领导。
传统优势学科,四个创始大学之一,桃李满天下。长安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四个创始大学之一。长安大学原属国家交通部,经过半个世纪的办学积累,如今已为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各省市公路交通、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岗位上。作为公路交通行业毕业生最多的大学,我们遍布全国的校友以敬业、乐业著称,他们身在工作岗位,却心系母校,时刻关注专业发展,相信未来的你也将是其中的卓越一员。
国家级特色专业与大类人才培养。交通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也是陕西省专业教学创新实验区重点培育专业,拥有国家级双语课程、陕西省资源共享课程、陕西省精品课程等良好教学条件,人才成长氛围优越。本专业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前五学期,即大一、大二、大三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教育。三年级第二学期则将按照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机场与道路总体工程三个方向予以精细化深度培养。每个专业方向均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创新思维培养及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着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行业领导能力卓越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本专业教学内容与国际课程体系对接,每年均有本科、研究生到国外名校继续升学攻读学位,有毕业生获得过美国每年只有2人的交通领域优秀博士论文奖。
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交通工程专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博士化率100%,7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年轻教师拥有国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经历,具备国际化视野,也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作为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科学发展的重要科研力量,本专业教师参与了大量科研活动,从国家交通政策制定,如道路交通、机场工程行业标准制定,到遍及全国的交通网络规划设计、走廊交通控制,乃至微观的交叉路口设计,均积累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并可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提供实践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于1980年恢复招收本科生,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000余名。车辆工程学科是长安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本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已成为我国商用汽车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开发的中心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一流车辆工程学科的战略目标,瞄准国际前沿、国家目标和行业需求,统一思想,凝练共识,适应产业发展、突出学科特点、争创国内一流,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和队伍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车辆工程专业立足培养具有一流素质、能适应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车辆设计制造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单位主要包括联合电子、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中国汽车技术中心、一汽汽车技术中心、东风技术中心、广汽汽车技术中心、上汽集团、宇通客车、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等车辆设计制造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可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一普通理工类黑龙江2020年普通理工类录取分数区间为598580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分数区间为547497答案来源于2020年长安大学黑龙江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图
二普通文史类黑龙江2020年普通文史类录取分数区间为569556答案来源于2020年长安大学黑龙江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图
2020年长安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招英语考生)、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
长安大学2017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地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土地整治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地质学类(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长安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地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土地整治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五年制,美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地质学类(地质学、资
长安大学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工程力学理科录取
长安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4分,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5分,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
2021年长安大学黑龙江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57文科最低位次为1722。2020年长安大学黑龙江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56文科最低位次为2176。2021年黑龙江文科录取分数线及黑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黑龙江录取分数线类型批
2021年长安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4理科最低位次为24687。2020年长安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97理科最低位次为26792。2021年黑龙江理科录取分数线及黑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黑龙江录取分数线类
长安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