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法学类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60 | 3389 | (01) | 不限 |
日语 | 658 | 3640 | (01) | 不限 | ||||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 658 | (01) | 不限 | |||||
新闻传播学类 | 655 | 4060 | (01) | 不限 | ||||
经济学类 | 655 | (01) | 不限 | |||||
劳动关系 | 654 | 4204 | (01) | 不限 | ||||
金融学类 | 654 | (01) | 不限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54 | (01) | 不限 | |||||
法语 | 653 | 4371 | (01) | 不限 | ||||
工商管理类 | 653 | (01) | 不限 | |||||
公共管理类 | 653 | (01) | 不限 | |||||
俄语 | 653 | (01) | 不限 | |||||
计算机类 | 652 | 4530 | (03) | 物理必选 |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专业代码:1202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所属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属于省级品牌专业,以企业管理教研室、技术经济教研室以及产业经济教研室为支撑,形成了一个以知名博导为核心的、以教授、博士为支撑的老中青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具有持续的整体的综合优势。目前,本专业具有专业教师二十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四分之三以上具有博士学历,绝大多数的教师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工科的学科背景,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不同名牌学校的教师占45%,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有机融合。
本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现拥有四门校级精品课程、一本十二五规划教材,并积极推进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以及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此外,本专业在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方面也成果颇丰,有十余位教师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并且在经济管理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二、人才培养质量
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双语)、战略管理(双语)、运作管理(双语)、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概论、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战略管理、人际沟通、推销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咨询诊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课程设置以“削枝强干”为指导,教学内容以管理的系统性为原则,加强产学结合,突出为后续课程服务。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专业技能竞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外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
2005年以来本专业每年均有多名毕业生经推荐和考试进入国内著名高校和国外知名院校深造。这些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跨国公司、政府部门以及高校就业,还有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专业名称:劳动关系 专业代码:120211T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劳动关系专业是管理学科门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科平台。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以二级学科申报并获批社会保障博士点;2003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下设劳动关系专业方向,2009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2006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以社会保障博士点为依托申报并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成为湖北三所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其所在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地位居于全国相对前沿。
本学科点多年来承担完成了科研项目近百项,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10余项。拥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拥有首家湖北省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百强项目奖1项、省级奖多项,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28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9人;26人具有博士学位, 45岁以下教师占70%,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2名,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四层次学术梯队。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融通的学科底蕴和“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融合“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学科门类的优势,突出“人本”特色,以“人的保障、开发、管理”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依托科研水平的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培养高水平、宽口径、应用型的劳动关系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我院劳动关系0901班李帅同学凭借作品《麦科塔社会调查有限公司》在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上荣获金奖,并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实践竞赛中荣获银奖;劳动关系1001班王安平同学获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劳动关系1001班学生郭俊儿、安多芬、沈捷、冷玉凡、刘雪剑、何婉等六位同学,获首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资方灵活谈判奖;2013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劳动关系1101班陈赟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最佳团队合作单项奖,劳动关系1101班邱阿迷、耿梦博、王宁及1201班肖晨曦所在的劳方代表队获二等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劳动关系1201班庄泽宁、朱晓航、邹游等三位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一等奖。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2014届劳动关系专业系本院第一届毕业生,截止2014年12月31日劳保专业就业率达92.16% ,位居全校专业就业率前列。
还有多名学生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深造。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代码:020301
(2015年本科生招生使用)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学科门类。金融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依托我校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金融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结合我校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优势,紧密联系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既重视理论素养又强调应用技能,既瞄准国际趋势又注重中国国情,既看重人文缜密思辨又突出金融规范分析,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金融学科理论及实践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金融高级人才。
2.学科地位。金融学历史悠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货币银行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投资经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金融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包括学院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国民经济学、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所有主干学科在内的应用经济学是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投资学》和《货币金融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金融工程》和《国际金融》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学是湖北省优势学科,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都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周骏教授是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曾荣获2012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朱新蓉教授2012年荣获“湖北名师”称号。
3.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名,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有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40余人具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并从香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迈阿密大学等著名学府聘请了3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讲座教授,还聘请了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迈克尔•科诺利(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4.课程建设情况。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其中,“货币金融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近五年来,本专业所在的金融学系专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金融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公杯”未来公职领袖精英挑战赛等大型赛事中,金融学大批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金融学院金融管理协会(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FMA)作为国内的唯一分会选派了金融学子作为代表参加2012年芝加哥峰会,并获得总会颁发的认证奖状。
3.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层次。近五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全校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学院每年有20%左右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有15%左右的学生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兰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的学生则进入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4.知名校友情况。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栋梁,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明权、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中信集团监事长朱小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一、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荣、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学东、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晖等。
5.媒体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学子的风采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湖北卫视、武汉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专业名称: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经济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2007年度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现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一个(经济史),省级重点学科六个,2000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点七个,硕士点八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培养体系。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经济学专业与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并列排名第16名。
经济学专业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14人(含博导12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楚天学者”2人。教师队伍中有 13人曾经或正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学习、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此外,学院还与丹佛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合作,多位教师获得校本科教学奖。
经济学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四门(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经济史),校级精品课程五门(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和经济学通论),专业科研力量在全国高校研究机构中具有整体实力优势,开拓了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居领先地位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形成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从1990年到2014年间,经济学专业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1人次,出版学术著作79部,教材10余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两部。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二、人才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制定“重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管理和法律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实行“专通结合”和“复合型”人才教育。2007年,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3年开始举办“文澜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中南经英”系列活动。
经济学系长期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集体)受到校级各类荣誉奖励共计175人次、省市级荣誉奖励共计55人次、国家级荣誉奖励共计2人次。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2007级经济学专业学生林凯、刘斌、胡飞龙等人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全校本科生唯此一项),2011年6月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2008级学生杞如福获全校唯一一个一等奖,在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经济学专业2011级硕士生孙喜梅获“2012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仅2012年,本专业本科生就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以上奖励2项。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经济学专业鼓励、引导和推荐本专业学生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每年有十多名学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读研。,很多优秀毕业生出国继续深造,仅2009-2012年间,就累计有88名本科毕业生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留学深造,占毕业人数8.2%。其中,多名学生进入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华威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知名一流学府攻读硕博士学位。
经济学专业在学生培养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与其他高校相比,我们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从毕业生的去向来看,除部分学生被推荐和考取研究生外,部分毕业生海外留学之外,其余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行政机关、教研机构、公司从事相关工作。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实际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呈上升趋势。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富于创新精神,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为经济理论教学、科研部门以及各类实际经济部门所欢迎。
专业名称: 日语 专业代码:050207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日语专业依托学校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国家一级优势学科,以日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工具,扎实学好经济贸易等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以日语语言基础为核心、兼备贸易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为生产、贸易、金融、海关、旅游、教育和管理等部门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复合人才。本专业从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对本专业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日语专业全程教学计划中一系列理论加实务特色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立足实际、重视发展的课程体系特征。主要的方向课程有《翻译理论与实务》、《旅游日语口译》、《日语语言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日本经济概论》、《日语商务文书写作》等。第5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务》,通过介绍国内外先进翻译理论,结合翻译实务中重大疑难问题及商务、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大量训练,让学生掌握雄厚的翻译理论,具备扎实的翻译技能。同期开设的《日语语言学》,旨在让学生学习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同时培养坚实的语言输入、分析、生成、验证语言的能力,养成高级口语、听解、阅读和写作能力。在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日语商务文书写作》以典型商务案例为基础,具有实用性强和涵盖多种职业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商务的技能。
日语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6名(含外教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5名、助教1名,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含3名在读),全部教师均有日本留学或进修经历,有2名教师的专业背景是日语加法律或管理学,另有2名教师是擅长英语和日语的双语人才。师资结构年轻化、复合化。全体日语专业教师精诚团结,勤奋钻研,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手段,采用激励式、趣味式等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基础日语》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以雷鸣、付黎旭、袁园等老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团队已在CSSCI期刊及国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多项教育部级、省级、校级及社会横向课题,科研成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本着“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办学宗旨,以批判式学习态度、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及研究的教学方法,辅以交换生制度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懂外语又懂商贸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胜任国际贸易方面日语口译、笔译工作。学生毕业后到教育、外事、外贸、科技翻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涉外企业、旅游公关、企事业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日语教学、培训、科研、口译、笔译等与日语有关的工作。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学院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系列讲座,并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分大学和长崎外国语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有5-10名学生到日本进行学习。为促进学科的融通性,日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日语语言课程外,还鼓励学生辅修金融、会计、法学等专业的双学位,以拓宽知识面及就业渠道。优秀本科生中有多名同学作为交换生直接派往日本留学;本科生已获数十项地区、国家及国际级奖项。2008年我院李娜同学获“第三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华中赛区决赛”特等奖,并赴日本参加各国大学生日语演讲赛,获中国赛区第四名。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日语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已毕业的学生多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大城市,从事与外语、外贸相关的工作。许多学生保送或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学校攻读硕士学位。还有数名学生考入日本各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经济学院经济学类2222金融学院金融学类5555法学院法学类5555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2222外国语学院法语1111外国语学院日语1111外国语学院俄语1111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2222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5555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4444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2222公共管理学院劳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经济学院经济学类2222金融学院金融学类5555法学院法学类5555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2222外国语学院法语1111外国语学院日语1111外国语学院俄语1111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1111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5555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4444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2222公共管理学院劳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天津本科一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天津本科一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天津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经济学院国际商务422422金融学院金融学类422422法学院法学类422422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211211外国语学院法语211211外国语学院日语1111新闻与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类211211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422422会计学院会计学422422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422422公共管理学院劳动关系
招生专业(类)文科理科低分高分平均分低分高分平均分国际商务金融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会计学统计学类———经济统计学———公共管理类劳动关系———外国语言文学类日语———法语新闻传播学类计算机类———
各位考生:我校2018年天津市提前批公安类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天津市提前批公安类录取情况汇总文科理科一本线高分位次低分位次一本线高分位次低分位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新闻传播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工商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英语(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新闻传播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财政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工商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经济管理试验班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会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财务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义校区)、法语(首义校区)、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首义校区)、工商管理类(工商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国际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0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外国语言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劳动关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国际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日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劳动关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经济统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俄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2分,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3分,工商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3分,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3分,俄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3分,劳动关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