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
| 2020 | 504(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实行分类投档,中外合作或高收费类,只录取有此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地点阳光校区)) | -- | 
| 2019 | 515(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实行分类投档,中外合作或高收费类,只录取有此类专业志愿的考生)) | -- | 
| 2018 | 533(纺织类(包含专业: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 | 
| 2017 | 507(纺织类(中外合作)(进校后不允许转专业)(含纺织工程)) | -- | 
| 年份 |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
| 2020 | 492(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实行分类投档,中外合作或高收费类,只录取有此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地点:阳光校区)) | -- | 
| 2019 | 474(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实行分类投档,中外合作或高收费类,只录取有此类专业志愿的考生)) | -- | 
| 2018 | 526(纺织类(含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 | 
| 2017 | 497(纺织类(含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 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 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 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时代创意为 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 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2.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 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是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 为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更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和作品与人沟通、与市场和社会沟通。
3.在综合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除了已确定的本科专业知识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 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使设计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有条 理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交流能力,以及掌握软件应 用、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 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 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教学和上机熟悉软件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 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纸艺车间、木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 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纺织学科与材料、信息、 机电、环境、管理、艺术、贸易营销等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 并在纺织领域某一方面具有专长,能在纺织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纺织品和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 管理、商务贸易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实践和科学 研究的基本训练,系统地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原理与制造技术、设计与开发方法,了解纺织品的生 产及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并具备纺织科学研究及市场开拓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纺织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纺织加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染整和非织造方 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纺织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纺织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纺织专业项目设计、实验设计、产品检验测试和 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6.熟悉纺织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商品贸 易的基本能力;
7.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8.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科学研 究的初步能力;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涵盖工程学和纤维材料学、纺织设计学以及纺织制造学 等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有工程设计制图、工程力学、纺织机械原理、电工与电子 学、信息技术、纺织数理统计、高分子材料学、纺织材料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纹织学、纺 纱学、机织学、针织学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设计制图(64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纺织机械原理(48学时)、电工与电 子学(64学时)、信息技术(64学时)、织物组织学(32学时)、纺织品设计学(64学时)、纺纱学 (64学时)、机织学(48学时)、针织学(64学时)、纺织品质量分析与控制(48学时)。
示例二:工程设计制图(60学时)、工程力学(60学时)、纺织机械原理(45学时)、电工与电 子学(60学时)、信息技术(45学时)、织物组织学(60学时)、纺织品设计学(45学时)、纺纱学 (60学时)、机织学(45学时)、针织学(60学时)、纺织品质量分析与控制(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产品设计与加工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纺织材料实验、试纺试织综合实验、纺织品分析、纺织品质量检验实验、纺织 品分析设计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69 | 116739 | ||
| 浙江 |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49 | 99215 | ||
| 山东 |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98 | 154786 | ||
| 广东 |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办学地点:阳光校区)(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68 | 178172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年9月。
2021年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500名(不含专项计划,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学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含各类专项)、各学院(部、中心)直博生和资格考核转博人数、普通招考生源及绩效计划等情况在录取阶段调整各院招生人数。
学校博士生招生采用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三种招生方式。其中,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硕博连读实行资格考核选拔,直接攻博通过推荐免试选拔。
各学院(部、中心)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制定“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并公布执行。
根据考生考核综合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全面衡量,导师、考生双向选择,择优录取。
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档案一律调至我校,毕业后自主择业。录取为定向就业的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须与学校、定向单位签订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书,学习期间不调档,不转户口,不安排学校宿舍,不享受奖助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最后学历:大学本科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最后学位:学士学位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上传数据:“认证报告”境外学位证书报考者须上传“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的证明原件照片;“最终学位证书”及“最终学历证书”请按照实际情况上传原件照片,应届硕士生上传本科相应证书即可。未按要求上传的考生,资格审查或录取阶段一旦发现信息有问题须配合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提交材料不及时无法录取的,后果自行承担。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提交报考信息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报考者须符合《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实施办法(试行)》(西交研[2019]151号)和报考学院的要求,报名网址为:https://yzbm..cn。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网报流程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网报时间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网报对象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填写说明

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期博士资格考核报名须知其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