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1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16 08:37:50 解决时间:2022-08-13 16:43

满意答案

2021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45,最低位次为50312;文科最低分为427,最低位次为13029;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科技)、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工程造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班)、软件工程(校企合作班)、传播学(国际传播、新闻、广告新媒体、时尚编辑)、土木工程(设计)、物联网工程、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2)文科的专业有:工程造价、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科技)、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传播学(国际传播、新闻、广告新媒体、时尚编辑)、学前教育;
一、2021年吉林录取分数线
1.2021理科录取分数线
年份批次省控线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1本科二批A段305普通类34550312
2.2021文科录取分数线
年份批次省控线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1本科二批A段335普通类42713029
二、2022年吉林招生计划
1.理科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科技)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小学教育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传播学(国际传播、新闻、广告新媒体、时尚编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班)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物联网工程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班)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土木工程(设计)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工程造价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2.文科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科技)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学前教育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传播学(国际传播、新闻、广告新媒体、时尚编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工程造价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1
三、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类 传播学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 跨国际、跨文化、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 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媒体融合 的发展趋势与运作机制。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 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运 用外语和计算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3.接受公共传播和社会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 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公共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公共传 播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 能力;

5.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学会电脑操作与统计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在现代传播媒体和其他公共传播部门从事较强的 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融合概论、 传播学研究方法、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政治传播、公共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修 辞、说服与传播运作设计、传播统计软件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 公关实习。实习可分为一次或两次,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多媒体制作、公共关系操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第一批招生的本科专业,是北京城市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在校生有10个本科班级,约400多名。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专职教师中多人曾荣获教育部高教司、科技司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北京市精品教程作者、北京市师德先锋、全国计算机应用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校级优秀教师等称号,同时聘请来自知名企业的、工程实践经历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日益进取,不断发展。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的早教市场在1998年开始萌芽,经过20年的发展,学前教育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培训整体版图中最亮的一颗明星,得到了社会、政府、媒体、家长愈来愈多的关注,在“教育消费升级”和“国家二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行业整体发展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北京乃至全国学前教育师资严重供不应求,据预测,在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普及还缺少百万师资,这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 规和业务流程,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能够熟练使用 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广泛 的知识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广泛的涉猎,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 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 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和 分析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

3.熟悉本国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前沿和行业需求;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 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财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 论文、科研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国际商务实践模拟、证券交易实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统计分析软件 应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造价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依托学校工程技术优势,以“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法规、信息化”五大平台课为核心课程体系,适应国内外造价工程师等相关职业的要求,注重实践、强调创新,培养学生全面造价管理能力,满足建筑业和首都经济建设发展的高级人才需求。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 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教育概论、中文、数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教学论、小学班队原理与实 践、现代教育技术、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中专 2022-08-13 16:43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北京城市学院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北京城市学院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1分,土木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1分,旅游管理(民航)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北京城市学院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供应链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9分,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4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土木工程理科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2021年在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北城吉林分数线

    4楼

    2021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传播学(含新闻报道、广告与新媒体、时尚编辑方向)、小学教育、工程造价(数字造价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阿里云校企合作班)、软件工程(阿里云校企合作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含新闻报道、广告与新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招生计划(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2021年)

    5楼

    北京城市学院在吉林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二批A段,2020年为本科二批A段,2019年为本科二批A段,2018年为本科二批A段、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二批A段。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在吉林招生专业有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建筑学录取分数线?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建筑学招生计划2021

    6楼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建筑学录取分数线为353分(理科)。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建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建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建筑学本科二批A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供应链管理录取分数线?北京城市学院吉林供应链管理招生计划2021

    7楼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供应链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50分(理科)。北京城市学院吉林供应链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供应链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北京城市学院吉林供应链管理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北京城市学院吉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招生计划2021

    8楼

    北京城市学院吉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为345分(理科)。北京城市学院吉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中专学校

    2021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

    9楼

    2021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45,最低位次为50312;文科最低分为427,最低位次为13029;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科技)、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

  • 中专学校

    北京城市学院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北京城市学院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5分,供应链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0分,软件工程(校企合作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2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工程造价(造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