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72178 | 432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528 | 95679 | (202) | ||||||
525 | 99755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508 | 123242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本科提前批 | 农村卫生专项 | 556 | 62925 | - | (1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549 | 70883 | (116) | ||||||
548 | 71695 | (102) | ||||||
本科批 | 地方专项计划 | 546 | 73856 | 432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本科提前批 | 农村卫生专项 | 545 | 75140 | - | (12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543 | 78096 | (119) | ||||||
542 | 78828 | (111) | ||||||
79355 | (118) | |||||||
540 | 81690 | (112) | ||||||
539 | 82960 | (110) | ||||||
538 | 83138 | (113) | ||||||
83212 | (117) | |||||||
83292 | (122) | |||||||
83947 | (115) | |||||||
537 | 85154 | (103) | ||||||
536 | 86043 | (123) | ||||||
535 | 86726 | (121) | ||||||
87010 | (104) | |||||||
87368 | (114) | |||||||
534 | 88041 | (105) | ||||||
533 | 90035 | (107) | ||||||
本科批 | 地方专项计划 | 532 | 91102 | 432 | (2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本科提前批 | 农村卫生专项 | 525 | 99766 | - | (1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100362 | (108) | |||||||
522 | 103614 | (109) | ||||||
本科批 | 地方专项计划 | 104636 | 432 | (21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506 | 125553 | (21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505 | 126738 | (21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500 | 134525 | (21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历史类 | 普通类 | 533 | 27514 | 448 | (20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524 | 32939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517 | 37905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广东 | 口腔医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38462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口腔医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74 | 44843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临床医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70 | 48757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临床医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64 | 54887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麻醉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54 | 65604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医学影像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52 | 67840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临床医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52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麻醉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49 | 71262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儿科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49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儿科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49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预防医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48 | 72409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医学影像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48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预防医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46 | 74715 | (2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法医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43 | 78210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医学检验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42 | 79405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康复治疗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8 | 84208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临床药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6 | 86647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药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4 | 89134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眼视光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3 | 90499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药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3 | (2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生物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3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中药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2 | 91753 | (2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应用心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1 | 93045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医学实验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1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口腔医学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1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中药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9 | 95591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医学检验技术(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9 | (21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药物分析(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8 | 96912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中药制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8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智能医学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7 | 98207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康复治疗学(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7 | (21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卫生检验与检疫(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5 | 100786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应用化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5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卫生检验与检疫(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2 | 104661 | (21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18 | 109982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助产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6 | 112710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统计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6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4 | 115389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3 | 116746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公共事业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1 | 119437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社会工作(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0 | 120771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助产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10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英语(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0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09 | 122099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劳动与社会保障(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08 | 123488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信息资源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08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健康服务与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08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08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药学(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广东医科大学,第三、四学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2”试点专业实验班,第一、二学年在广东医科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培养,具体培养模式请查看学校网站) | 508 | (21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生物医学工程(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广东医科大学,第三、四学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2”试点专业实验班,第一、二学年在广东医科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培养,具体培养模式请查看学校网站) | 506 | 126249 | (21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中药学(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广东医科大学,第三、四学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2”试点专业实验班,第一、二学年在广东医科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培养,具体培养模式请查看学校网站) | 505 | 127626 | (21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应用化学(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广东医科大学,第三、四学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2”试点专业实验班,第一、二学年在广东医科大学培养,第三、四学年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培养,具体培养模式请查看学校网站) | 500 | 134527 | (21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预防医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历史类 | 533 | 28002 | (20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口腔医学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2 | 28567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医学检验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31 | 29155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应用心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9 | 30395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医学实验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8 | 30964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眼视光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7 | 31553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智能医学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7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康复治疗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4 | 33528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卫生检验与检疫(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4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21 | 35543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1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助产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0 | 36198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健康服务与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20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劳动与社会保障(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8 | 37599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8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助产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518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统计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8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公共事业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7 | 38259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信息资源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7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社会工作(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7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英语(非定向)(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517 | (20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7月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
学校总面积近23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部)。
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7个,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项目9项。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近两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29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921人(含附属医院),双聘院士2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6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68项,其中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1309篇,出版学术著作61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28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98万多册,电子图书151万多册,音视频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电子期刊4万余册,购买及可利用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来华留学生。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守“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
办学64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3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04%,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六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70项、省级409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广东医精神,弘扬“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厚实人文素养,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截至2022年3月1日)
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科目考试时间以研招网公布时间为准,具体考试地点由报考点安排。
联系部门: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行政楼419室
邮编:523808
联系人:彭老师、董老师
咨询电话:(0769)22896217
电子信箱:yjsyzsb@gdmu.edu.cn
研究生院官网:https://yjsxy.gdmu.edu.cn/
微信公众号:“广东医科大学研招办”“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医科大学
2021年9月18日
药学(7656元/年;办学地点东莞校区;不招色盲色弱)/专业代码:100701广东医科大学2022年在广东、河南、广西、福建、河北、天津、湖北等7个省市开设药学(7656元/年;办学地点东莞校区;不招色盲色弱)专业。广东医科大学各省市招生计
6考生须依据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体格检查表附件5的规定自行前往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体检填报志愿开始前将体检结果上传至报名系统中体检表有效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被录取的考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复检复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考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慎重报考根据国务院全面推动证明事项等告知承诺制度要求考生须认真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及上传相关材料并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及材料的真实性考生如凭无效证件或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件报名一旦发现取消考生报名资格已录取考生取消其报名及录取资格答案来源于2021年广东医科大学普通高等
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一招生对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培养前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要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1具有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2非广东省户籍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毕业两年内下同的往届专科毕业生3非广东省户籍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被外省普通高校录取并就读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的往届专科毕业生4报考退役士兵类别的需符合户籍学历等相应报考条件且为普通高校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职专科学业后报考的人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
一招生对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培养前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要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1具有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2非广东省户籍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毕业两年内下同的往届专科毕业生3非广东省户籍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被外省普通高校录取并就读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的往届专科毕业生4报考退役士兵类别的需符合户籍学历等相应报考条件且为普通高校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职专科学业后报考的人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2021年我校拟招生专业为护理学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四个专业具体计划数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终公布为准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1答案来源于2021年广东医科大学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简章
5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体格检查表附件1附件2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含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招生统一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本人自愿参加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以下简称普通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现郑重承诺一本人已阅读了广东省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的有关规定和纪律要求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国家和广东省制定的有关本次考试的规定和守则保证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参加考试如有违反自愿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接受处理二本人坚决遵守广东省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有关报名规定不弄虚作假不伪造使用假证明假学籍材料假证书如有违反
一招生咨询咨询电话电子邮箱招生网址咨询微信公众号广东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地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新城大道1号答案来源于2021年广东医科大学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简章
1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2网上缴费考生成功提交网报信息后应在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10月25日2200前通过研招网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逾期一律不再接受补缴费3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4教育部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
1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科目考试时间以研招网公布时间为准2初试方式均为笔试3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初试4初试科目详见广东医科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分为全国统考试卷和学校自命题试卷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答案来源于2022年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考生成绩排位规则如下1不同学科门类和不同科目组含省统考科目组和院校自命题科目组分开单独排位2根据考生四科总分含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四科总分含加分相同时比较四科总分不含加分高低高者优先四科总分不含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第一位序比较专业基础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二位序比较公共课中政治理论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三位序除外国语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外比较公共课中英语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四位序比较专业综合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五位序外国语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再比较专业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六位序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八收费标准学费均为6960元年住宿费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