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拔尖人才”2人、校级名师4人。专业所在学科是河北省、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从事微电子(含集成电路方向)、光电子、电子技术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EDA技术综合应用、集成电路仿真与综合设计,光电技术综合实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综合实验。
专业特色:紧密围绕现代电子学与信息科技的发展,以新型电子器件与光电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技术应用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掌握现代微电子、光电子和应用电子技术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
44.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以“面向工程、服务企业”为宗旨,培养道德高尚、工程素质深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从事微电子(含集成电路方向)、光电子、电子技术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EDA技术综合应用、集成电路仿真与综合设计,光电技术综合实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综合实验,企业生产实习。
专业特色:采用独立编班授课,围绕现代电子学与电子信息技术,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器件及其在电路与系统中的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强化与企业的各种教育合作,包括企业支持与直接参与的工程类课程、企业大量参与的强化工程训练,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
45.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是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顺利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积极申请工程博士点。旨在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智能系统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管理和维护、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英语、相关工程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能在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控制与计算机等领域从事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另设有人工智能实验班,面向技术前沿来订制课程内容如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等,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体现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的相生共融,部分前沿课程由企业和学校合作,同时在培养方案上强化在一线企业里的创新实践和实习实训。本专业还设有国际留学生班,培养了一大批来自亚非拉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46.通信工程
本专业是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以及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社会责任感强,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等。
毕业走向: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其他电子信息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就业从事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可到电信、广电、电力、能源、交通、公安、国防等行业或部门从事通信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工作。
47.法学
法学专业1999年正式招生。现有专任教师18人,教授6名,副教授3名,14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另聘有多位实务界业务骨干任兼职教授。拥有省级专业研究会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校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校级硏究所劳动法学研究所和法伦理学研究所。
人才培养方面,法学专业形成了以理论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经济法学为主干,财税金融法、知识产权和劳动法为特色的模块课程方向,构建了七类九门36学分“全程、全员”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了三十多个实践基地,做到全员全程进入实践基地,探索出了学校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培养"科技+经济+法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立法、行政、司法、法律服务的能力,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成为在党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保送或报考研究生,或进入公、检、法等机构工作,或者进入律所从事律师工作,或者进入企业从事法务工作。
48.劳动与社会保障
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拥有一支符合学校发展、适应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队伍15人,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具有支撑专业的学科特色,具有支撑专业的实践特色,具有支撑专业的国际教学交流特色以及具有专业领域拓展余地大的特点。本专业已与17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合作网络,覆盖天津市内六区及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着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每年有30%的同学通过保研、考研、留学进入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并在学术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每年有10%的同学考上天津市、河北省各县市的公务员。
49.公共事业管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具备扎实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国家公共政策法规,熟悉电子政务等实务操作技能,具备服务面向京津冀及其他经济区域发展长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富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现代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在校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核心课程:管理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法律基础、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管理、市政管理学。
5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有16名专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具有国家汉办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4人,有海外汉语教学经验3人,有海外访学经历4人。从2018年开始,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全面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系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能够胜任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专业特色:实践能力;第二外语;中华才艺。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成立于1985年,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是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成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正在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能适应现代计算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够灵活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相关研究及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工程项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能够胜任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52.软件工程专业
成立于2004年,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
本专业面向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及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需求,以成果导向为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谨务实和开拓创新,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较强专业能力和基本工程素养,能够解决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管理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软件工程学科系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熟悉软件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具备较高的软件理论水平,能够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及工具,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就业的典型行业领域包括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字节跳动、美团、小米等著名IT企业,以及金融、通信、教育等服务行业,也包括国家机关各事业单位的相关软件技术和管理岗位。
53.网工程专业
成立于2013年,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面向国家、京津冀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基础设施等产业发展需求,以智能物联为特色,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新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完整的物联网知识体系,具有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物联网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物联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工程项目,能够胜任物联网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54.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立足于服务国家、京津冀区域经济、坚持''工学并举”办学特色、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工科专业。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自动化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忠于社会主义事业、胸怀家国天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中坚力量;培养胜任自动控制系统硏究、设计开发、部署与应用等工作,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有效进行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解决自动化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能胜任工程师、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够适应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运用现代工具从事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及生产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着重在面向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专业特色。
5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我校"双一流”建设新工科专业试点班,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本专业面向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需求,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智能科学和认知计算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智能认知、智能学习和智能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开发和系统管理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获取、计算和处理能力,以及具有快速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变化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工程项目中的任务,能够胜任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56.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专业自2020年开始招生,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2年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专业布局,更为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打造“人工智能+X”的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现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特色。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为特色方向,面向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能在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谨务实、开拓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现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拓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创新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具备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赋能改造能力;针对大数据领域,能够运用高级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方法完成复杂知识体系的发现和重构;针对机器人领域,能够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增强传统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理解能力,承担并完成更加复杂的工程项目,提升人机智能交互能力。
57.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新西兰梅西大学是新西兰8所国立大学之一,该校以其卓越的国际化教育和科学研究赢得了海内外广泛赞誉,学术水平也跻身世界知名大学的行列。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优秀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外方引进课程与新西兰本土学生同步进行,同时考试,毕业生具备能在新西兰和欧洲国家直接就业的能力。学生在学期间享受梅西大学网络、图书馆等教学资源。该项目学制4年,采用3+1(三年在国内一年在国外)学习模式。双方互认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河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同时颁发新西兰梅西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学生第4年在新西兰学习期间,需要按照梅西大学当年的学费标准缴纳学费,生活费和国际旅费等其他费用自理。
学生完成该项目本科阶段的学习,如果继续留在梅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将会获得15%的学费减免。
58.英语
英语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正、副教授12人,博士7人,均有在国外攻读学位或访学研修的经历。设有翻译硕士学位点,学生可以在本校进一步深造。
专业实行小班教学,教学设计合理、高效。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和自主学习四大模块。知识、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翻译、语言学、文学文化三个方向的二十多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其中,计算机辅助翻译、传媒翻译等课程,实现了与翻译人才市场精准对接。
专业注重立德树人,强调实践教学。从模联到专业赛事,获奖五十余项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达沃斯论坛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实践平台。
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声誉良好。学生通过保研、考研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或在教育、商贸、涉外文化等领域成为高级专业人才。
59.日语
日语专业是省级一流学科,创建于2001年,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2人,全体教师均有在国外留学、访学、进修的经历,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日语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特色凸显,以"商务日语”“日语翻译”为特色,为京津冀经济圏发展培养可从事贸易、翻译、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实用型、创新型日语专业人才。
日语专业先后与日本铃鹿大学、日本千叶商科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设有“2+2”跨学科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福冈学院合作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通过合作办学项目赴日留学的学生中有40%以上考取了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东北大学、立命馆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他学生毕业后活跃在中日两国的企业界、商界、教育界等。
60.法语
法语系是省级一流专业,成立于2003年,现有专任教师7人及外教1人,均有在国外攻读学位或研修的经历。本专业既重视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前沿性,又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开设的课程有: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听说、法国概况、法国文学、口译、笔译、语言学概论、学术写作与研究、商务法语等;同时,法语专业开设了法英两个方向的选修课程:三语应用语言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思想文化史等。
我校分别与法国阿尔图瓦大学和比利时列日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机制,开展“2+2”“3+1”“4+2”培养模式,这两所合作院校均是以严谨的学术教育和科研水平而著称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
法语专业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法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通过率每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5%以上。每年均有多名学生保送或考至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巴黎索邦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蒙彼利埃大学、ESCP等国外名校。
61.建筑学
建筑学专业1959年招收第一届五年制本科生,2009年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授建筑学学士学位,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通过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
本专业秉承学校"工学并举”办学特色,面向区域经济与文化建设,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跨专业视野、扎实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设计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设计思维与导入、设计基础、设计表现基础、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结构及选型、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城乡规划原理、建筑数字技术、建筑经济等。
本专业面向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可从事建筑设计及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以及教育、科研、开发、产业、咨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62.城乡规划
本专业适应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秉承学校’'工学并举”办学特色,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富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工作。
63.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自2000年招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批河北省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与拉赫蒂应用科学大学签署双学位项目。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业设计研究及应用)、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秉承我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理念,以"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紧扣京津冀产业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能够分析与解决复杂系统设计问题及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断学习与适应设计发展的能力,具有新工科、新设计理念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基础、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先进装备设计、智能设施设计、产品交互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硏究、产品设计服务、文化传播等工作。
64.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秉承学校“工学并举”办学理念,依托建筑学类学科群
综合优势,以未来健康人居环境多维度创新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进行集成创新设计意识及双创实践中的探索精神,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设计人才。
专业核心课有设计史、中外建筑史、设计概论、设计思维与表达A/B、整合设计实践、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模型制作、环境照明设计、室内设计A-D.景观设计A-D、建筑设计。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装饰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智能空间设计领域等相关科技型企业(研究院、设计院)、生产型企业、应用型企业、咨询服务型企业中从事环境设计应用、建筑装饰工程等相关
设计、管理、教育、咨询、研发工作。
65.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秉承学校“工学并举”办学理念,依托建筑学类学科群
综合优势,以未来健康人居环境多维度创新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进行集成创新设计意识及双创实践中的探索精神,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设计人才。
专业核心课有设计史、中外建筑史、设计概论、设计思维与表达A/B、整合设计实践、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模型制作、环境照明设计、室内设计A-D.景观设计A-D、建筑设计。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装饰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智能空间设计领域等相关科技型企业(研究院、设计院)、生产型企业、应用型企业、咨询服务型企业中从事环境设计应用、建筑装饰工程等相关设计、管理、教育、咨询、研发工作。
66.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成立于2001年,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2017一2019年,本专业连续三年被中国校友会网评为“五星”级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能够胜任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优质的研究生生源。
2.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16人,皆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等知名学府,拥有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教育部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人选、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或专家称号。
3.课程设置: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构建了由专业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研究性、拓展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构成的培养体系。
4.就业发展:本专业初次就业率达99%,其中,70%学生进入985、211等国家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生分布于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就业方向遍布党政机关、教育、建筑、交通运输等各重要领域,就业对口度以及就业率名列各专业前茅。
6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本专业由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芬兰LUT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联合开办。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并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2019年),芬兰LUT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该校优势专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实施科研训练导师制、校企交替培养等计划,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工程素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重点学习工程设计、制造技术和材料应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工程设计中有效的项目协同工作技巧,获得通过建模和仿真进行深入研究的技能。
毕业回报:除升学世界著名高校和就职国内外科研院所外,还可以在国际大型企业担任产品开发工程师、工程行业生产经理、咨询公司设计工程师、机械行业执行官等工作。
6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本专业由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芬兰LUT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联合开办。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河北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入选国家一流专业(2019年)。芬兰LUT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得了EUR-ACE和ASIN国际认证,是该校优势专业。
专业特色:学生将在国际化氛围下,通过多元化课程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电力电子技术、电工装备等领域的知识。通过学习管理和经济类课程,掌握管理营销和创新创业技能,可在国际工作环境中以专家和管理角色进行工程设计和项目开发。
毕业回报:除升学世界著名高校和就职国内外科研院所外,还可以在能源电力系统或先进电工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国际大型企业担任设计工程师、产品研发经理、生产管理或技术销售主管等工作。
69.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由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芬兰LUT大学能源技术专业联合开办。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河北省热能工程重点学科。芬兰LUT大学能源技术专业获得了EUR-ACE和ASIN国际认证,是该校强势学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将技术和自然科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学生将学习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能源生产的原理,熟悉能源生产的基本方法及其运行安全,理解管理各种能源生产技术,评估能源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毕业回报:除升学世界著名高校和就职国内外科研院所外,还可以在高科技企业或有涉外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规划、设计、管理、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
7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本专业由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芬兰LUT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联合开办。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芬兰LUT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遵循ACM/IEEE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指南。
专业特色:本专业实施科研训练导师制、校企协同培养等计划。专业课程由中芬资深教师采用国际先进教学模式全英文授课,学生通过多元化课程的学习打下深厚专业基础,并掌握工业工程知识和商业管理技能,可在国际化工作环境中以专家和管理者角色进行软件设计和项目研发。
毕业回报:除升学世界著名高校和就职国内外科研院所外,还可以在国际大型企业担任产品研发工程师、管理者等工作。
71.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是该校王牌专业,拥有11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多名教师获得国际奖项,毕业生起薪位列理工科专业前三分之一。
双方强强联合,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实际研究和设计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工程索养、独立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及颠覆性创新问题的能力。核心课程由中美资深教师授课。专业强调物理学在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传统专业范围之外的复杂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重点学习光学、电磁场理论和近代物理理论及实验方法。
72.材料物理(中外合作办学)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所在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群”建设试点,是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美排名前50名,毕业生薪酬排名前10。双方强强联合,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实际研究和设计项
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工程素养、独立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及颠覆性创新问题的能力。核心课程由高水平教师授课。学生重点学习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物理性能等基本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通过ABET国际专业认证,在全美排名前30,毕业生薪酬排名前6。
双方强强联合,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实际研究和设计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工程素养、独立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及颠覆性创新问题的能力。核心课程由资深教师授课。学生重点学习动力学和控制、机械设计、热科学、制造技术和材料应用的基本原理。
7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通过ABET国际专业认证,在全美排名前30,毕业生薪酬排名前6。
双方强强联合,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实际研究和设计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工程素养、独立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及颠覆性创新问题的能力。核心课程由资深教师授课。学生重点学习动力学和控制、机械设计、热科学、制造技术和材料应用的基本原理。
74.生物医学工程
本专业是河北省首批建设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2001年),2003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建成本。硕。博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所在单位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联盟理事单位。廿年接续奋斗,始终秉持“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实干并重”的育才理念,精心构建“学。产。研。医”全链条式培养模式,汇聚了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杰青领衔的海内外高水平师资队伍,依托国家级、河北省和天津市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相关重点实验室、国际化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平台,培养服务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连续在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等竞赛中荣获佳绩。生物医学工程学科2012年获批河北省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
面向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大健康产业与社会发展需求,贯彻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在卫生健康、生命科学、医学技术、再生医学、医疗监管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转化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利用或研发创新技术方法,发现、分析、决策或解决本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伦理精神,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教育)、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
专业特色
秉承“工学并举”办学特色和“兴工报国”办学传统,校企协同、产学研协作,国内外合作,以具体临床问题和产品开发设计为导向,通过项目实操、团队竞赛、技能培训、成果路演、创新创业讲座、医疗企业沉浸式体验等模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专业学科平台高,师资力量雄厚;同时积极引进了美国布朗大学、德国美茵茨大学、清华
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先进教学与实践资源,聘请海外知名教授、企业专家授课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前景
恰逢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本专业就业前景愈加广阔。学生毕业后可进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医疗机构、防疫与疾控、政府专业机构等部门,从事生命科学仪器、生物医学材料、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医学诊断与生物检验、健康检测与传感、医学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行业分析与监管、教育培训、决策与管理等工作,亦可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近年来,优秀毕业生先后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
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75.智能医学工程
本专业是河北省首批智能方向的医工融合本科专业,旨在推动健康科学、医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建设以“健康牵引、医学驱动、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为特色的面向未来健康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智能医学工程是以现代生命与健康科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以健康为中心,以信息为纽带,把健康产业与临床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挖掘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
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策略及其转化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
培养目标
面向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具备包括健康科学、临床医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思维能力,在脑科学、神经工程、康复工程、组织工程、基因工程、航空航天医学、智能医学仪器、智能远程医疗、智能医学教育、智能制药、智能检验、智能医学图像分析、智能健康管理、智能诊疗、智能手术及机器人、精准医疗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和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生物医学"为抓手,依托现有河北省生物电磁与神经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电工与智能健康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联合牛津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华为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及河北省、天津市等地各大三甲医院,形成跨学科、多元化、高层次的“医工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术导师+班导师+企业导师的培养模式,助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熟悉产业前沿、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全面发展。
就业前景
答案来源于:2021年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简章(文字版)
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办法_通知公告_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申请材料
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办法_通知公告_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接收工作安排
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办法_通知公告_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奖助政策
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办法_通知公告_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702河北工业大学2022年在辽宁、广西、江西、湖南、河北、江苏、浙江、山西、天津、安徽等10个省市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河北工业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08070
7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本专业由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芬兰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联合开办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芬兰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通过认证并遵循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指南专业特色本专业实施科研训练导师制校企协同培养等计划专业课程由中芬资深教师采用国际先进教学模式全英文授课学生通过多元化课程的学习打下深厚专业基础并掌握工业工程知识和商业管理技能可在国际化工作环境中以专家和管理者角色进行软件设计和项目研发毕业回报除升学世界著名高校和就职国内外科研院所外还可
5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我校双一流建设新工科专业试点班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本专业面向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需求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智能科学和认知计算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智能认知智能学习和智能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开发和系统管理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获取计算和处理能力以及具有快速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变化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研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85年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是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成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正在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能适应现代计算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够灵活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相关研究及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
河北工业大学/202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费:58001.202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天津校区)学费:5800、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天津校区)学费:5800;202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
43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拔尖人才2人校级名师4人专业所在学科是河北省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目标从事微电子含集成电路方向光电子电子技术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核心课程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技术综合应用集成电路仿真与综合设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