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南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308(需要考554分);
2.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435(需要考553分);
3.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564(需要考552分);
4.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866(需要考550分);
5.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理科普通类排位8150(需要考548分);
6.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8576(需要考545分);
7.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732(需要考544分);
8.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72(需要考543分);
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72(需要考543分);
10.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166(需要考541分);
1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166(需要考541分);
12.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9166(需要考541分);
13.英语(英语考生)理科普通类排位9313(需要考540分);
14.机械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79(需要考539分);
15.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79(需要考539分);
16.纺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79(需要考539分);
17.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364(需要考566分);
18.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364(需要考566分);
19.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426(需要考564分);
20.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1562(需要考561分);
21.日语(英语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1562(需要考561分)
2021年江南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730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53 | 7435 |
物联网工程 | 552 | 7564 |
自动化 | 550 | 7866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48 | 8150 |
人工智能 | 545 | 8576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44 | 8732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43 | 887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43 |
土木工程 | 541 | 9166 |
临床医学 | 541 |
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 | 541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540 | 9313 |
机械工程 | 539 | 9479 |
制药工程 | 539 |
纺织工程 | 539 |
法学 | 文科 | 566 | 1364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566 |
会计学 | 564 | 1426 |
社会工作 | 561 | 1562 |
日语(招英语考生) | 561 |
电子信息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无锡是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IC)的发祥地,是国家微电子重镇,作为七大IC国家产业化基地之一,IC产业销售额一直列全国前三,有优良的传统、深厚的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伴随着国内乃至无锡微电子和半导体光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微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微电子和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半导体器件及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毕业生可从事器件、传感器、集成电路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工作。为顺应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需要、满足地方对微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江南大学2002年建立“微电子学”本科专业,200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硕士点,2009年获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2012 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 (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8 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并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自主设立“物联网技术与工程”二级博士点,招收微纳电子与传感系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专业立足无锡树立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人才梯队。本专业具有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平台,建有国家级“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物联网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实验平台。围绕微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建设了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 CAD、物联网传感器等专业实验室,并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更新。同时,本专业与无锡地区十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与华润微电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58 研究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江苏省优秀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平台,拓展了学生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实践环节的强化提供了基础。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与职业道德,社会和环境意识强,有能力服务社会;具有适应应用型复杂电子集成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工程开发素养;能够针对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微电子材料等应用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承担电子系统的开发、应用任务,并体现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能以技术及管理骨干的角色与团队成员一起在创造性工程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就;自学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有能力继续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需要。主干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固体与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微电子传感器技术、VLSI设计基础、集成电路CAD。毕业去向:可在半导体、光电信息、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以及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和物联网等行业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近5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8%,其中,考取“双一流”“985”“211”高等院校及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深造率超40%。毕业学生主要就业于微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润微电子、海力士、台积电、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等。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江南大学日语教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四十年来的耕耘和发展,已经建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中坚、省内知名的教学和学术团队。目前日语系共有在职教师20名,其中副教授5名、讲师13名,日籍教师4名,拥有博士学位者9名(海外博士占78%)。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持续发力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本专业教授承担省级以上项目多项,其它各级各类市级、校级科研、教改课题多项,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大批研究论文,出版一批学术论著与教材。日语系自2006年开始,陆续与日本的松山东云女子大学、早稻田大学、国立福井大学、国立岐阜大学、东京经济大学、三重大学等签订协议,以1年以上留学、“2+2双学位培养”、“学分互认交流”等国际化办学模式培养适合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同时继续保持与日本松山东云女子大学、东京经济大学、三重大学、日本石川县厅等开展短期交换留学生项目。2014年开始与东京经济大学签订了免试推荐硕士生的留学交流项目,为学生开拓了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和留学、升学空间,创造了未来适应国际发展交流的良好机会。近年来每年有30强%的学生参加各类出国留学、升学、短期交流项目。除上述国际交流模式外,日语系有机利用江南大学对外汉语课程班日本来华留学生的有利资源,为日语专业学生和日本留学生携手开展各种中日文化活动创造有利机会和条件,日语系还专门开设了由日本外教负责的、由专业学生和日本留学生直接交流的 “日语苑”平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出国门的留学模式。2021年开始,日语系在外语学院的牵头主导下,创新设置了日语系海外(日本)实习基地2个,为今后日语系高年级学生的语言实习、海外升学、资料查找和学术写作等提供了优质的海外资源保障。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以“精日语、知日本、善沟通”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人文素养好、通晓日本国情、宽阔的国际视野、实践能力佳、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教育科研、文化和新闻出版等部门担当日语翻译、日语文学创作、教学研究或管理工作的富有江南情怀的新时代国际化日语人才。主干课程:高级日语、日本文学概论、日语应用写作 、日语口译(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语言研究、日语演讲与辩论、中日跨文化交际、商务日语、食品包装日语翻译、日语影视字幕翻译、日企文件及洽谈翻译、日语同声传译技巧、中日社会文化研究、国际课程工作坊等。毕业去向:(一)升(留)学情况:从本专业深造情况来看,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将近有15%的同学赴日本、英国等留学深造,有20%强的学生被保送或升入国内知名高校如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继续深造。(二)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前景广阔,主要就业去向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外事部门、涉外企业、跨国公司、银行、大专院校和初、高级中学等从事日语翻译、外经外贸业务、商务管理、日语教学等业务,以及形式多样的自主创业。
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社会工作是与国际接轨、应用性强、前景朝阳的应用学科。作为一门专业,它研究社会关系的修复和发展、社会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弱势群体的救助与增能、社会政策的执行与评估等,属社会学类学科;作为一种职业,它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大众熟悉的职业,社会工作与律师、医生并称为三大热门职业,被誉称为“社会工程师”或“社会医生”。江南大学位于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辐射,在社会研究与服务方面具有各种先天优势与条件,江南大学也是在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自2001年创办社会工作专业以来,形成了教师专业背景强、教学效果良好、实践经验丰富、学生规模大、社会影响好,办学条件先进等相对优势。拥有在国内较早建成、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专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实验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的需要,还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稳定而规范的实习实践基地或社会工作共建基地,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生部门等政府部门和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等。毕业去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他们大多数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少人成为推动社会工作相关实务领域发展的先行者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骨干,普遍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进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涵括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学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拥有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0人,60%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此外,学院常年聘任外籍教师6-10名。本专业在现当代英语文学研究、外宣及学术话语翻译与研究、语言与认知研究等方面凝练了自身的特色研究方向,打造了亮点,形成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国际视野开阔、专业知识与跨界能力扎实的国内特色一流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学生在毕业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与道德品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掌握语言服务、国际商务及外语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翻译、商务、教学与管理等相关工作;还可进入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新闻学、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学、法学等专业进一步深造。主干课程:英语语言基本功类课程(英语精读、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语语言学类课程(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语用学)、英语文学类课程(文学导论、西方当代文学)、翻译类课程(口译技巧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交替传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专业知识类课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字人文基础;国际商学导论、国际贸易实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毕业去向:(一)深造情况: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攻读本校及国内其它名校硕士研究生,历年进一步深造率达40%左右。学生海外留学名校包括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等。(二)就业去向:英语专业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50%以上的毕业生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主要到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国际商务、外事管理和外语教育等工作。部分就业单位包括央视国际、新华社、中国日报、A.O.史密斯、百威英博、中国石油、中国外运、兴业银行、南京银行、新东方教育科技和江苏省无锡锡山高级中学等。
自动化类
自动化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自动化技术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上至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经济金融、网络空间等国家战略核心领域,下至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家庭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动化专业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为理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为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工程、生物、自然、社会、经济等复杂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培养掌握自动化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国民经济生产生活等各领域实施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等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国家亟需行业中从事自动化技术的研发、管理、维护、测试等工作。本专业始创于1975年,1978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先后入选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自动化专业的隶属学科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等一整套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且建设有“轻工过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过程智能控制 ”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物联网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本专业依托多元化、高适应度、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了分层次、模块化、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各类课程提供全面的基础实践训练环境,为学生打开通往实践、科研和创新的大门。实体化的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各类科技俱乐部以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项目研发为载体,打通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的对接通道。“卓越工程师”计划由学校联合不同方向的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更进一步满足了高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真实工业现场的需求。培养目标:依托学校的轻工行业背景和优势,结合无锡地方新兴信息产业技术发展 (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IEEE智慧城市亚洲唯一试点城市),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业的需求,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掌握自动化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国民经济生产生活等各领域实施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等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干课程: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及PLC、现代检测技术与仪表、智能制造与工业感知、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等。毕业去向:近5年来,一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8%,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自动化系统及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其中,考取“双一流”“985”“211”高等院校及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深造率近40%;就业单位包括IBM、华为、ABB、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世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服务于未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人文底蕴深、创新意识强、工程能力足,能在食品的研发、加工、管理、流通、市场和公共服务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一流人才。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深造情况:近3年国内外深造比例在39%左右。学生可赴欧美食品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如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食品研究所、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内“985”重点大学、中科院研究所等单位读研。就业去向:食品加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如亿滋、雀巢、联合利华、光明乳业、中粮集团等国内外大型食品企业、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食药监局系统、工商局系统等)。2020年就业率超过92%。食品质量与安全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和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文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品质控制、监督管理等一流人才。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分析、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艺学深造情况:近3年国内外深造比例在40%左右。学生可赴欧美食品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如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食品研究所、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内“985”重点大学、中科院研究所等单位读研。就业去向:食品安全分析、食品检验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相关单位(如大型食品企业质检/品控部门、科研机构检测中心、食药监局系统、工商局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系统等)。2020年就业率超过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