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昌大学江西各专业排位:
1.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971(需要考599分);
2.计算机类(计算机与大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382(需要考594分);
3.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237(需要考588分);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237(需要考588分);
5.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585(需要考587分);
6.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理科普通类排位12585(需要考587分);
7.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585(需要考587分);
8.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85分);
9.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85分);
10.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85分);
11.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295(需要考585分);
12.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669(需要考584分);
13.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14.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15.应用心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16.眼视光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17.儿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18.计算机类(软件网络)(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19.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011(需要考583分);
20.基础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413(需要考582分);
21.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784(需要考581分);
22.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784(需要考581分);
23.会计学(国际会计师)理科普通类排位14784(需要考581分);
24.智能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784(需要考581分);
25.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784(需要考581分);
2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5160(需要考580分);
27.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160(需要考580分);
2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5160(需要考580分);
29.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5551(需要考579分);
30.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51(需要考579分);
31.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51(需要考579分);
32.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5551(需要考579分);
33.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51(需要考579分);
34.英语(英西)理科普通类排位15551(需要考579分);
35.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5935(需要考578分);
36.法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5935(需要考578分);
37.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935(需要考578分);
38.日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6323(需要考577分);
39.西班牙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6323(需要考577分);
40.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16323(需要考577分);
41.建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16323(需要考577分);
42.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717(需要考576分);
43.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6717(需要考576分);
44.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6717(需要考576分);
45.德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7142(需要考575分);
46.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142(需要考575分);
47.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7142(需要考575分);
48.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49.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0.水产养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1.哲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3.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4.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5.俄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7.公共关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8.生态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59.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0.工商管理(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1.康复治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2.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3.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4.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5.护理学(男生)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6.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68(需要考574分);
67.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9315(需要考506分);
68.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0107(需要考505分);
69.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60962(需要考504分);
70.护理学(男生)理科普通类排位61757(需要考503分);
71.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2574(需要考502分);
72.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3386(需要考501分);
73.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3386(需要考501分);
74.康复治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3386(需要考501分);
75.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文科普通类排位2326(需要考609分);
76.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2422(需要考608分);
77.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38(需要考607分);
78.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38(需要考607分);
79.会计学(国际会计师)文科普通类排位2538(需要考607分);
80.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651(需要考606分);
81.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771(需要考605分);
82.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771(需要考605分);
8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2771(需要考605分);
84.英语(英日)文科普通类排位2894(需要考604分);
85.历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06(需要考603分);
86.应用心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06(需要考603分);
87.档案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29(需要考602分);
88.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29(需要考602分);
89.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129(需要考602分);
90.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1.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2.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3.俄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4.西班牙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5.公共关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6.工商管理(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7.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271(需要考601分);
98.护理学(男生)文科普通类排位29311(需要考527分)
2021年南昌大学各专业江西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江西 | 口腔医学(五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8971 |
计算机类(计算机与大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550元) | 594 | 10382 |
临床医学(五年) | 588 | 1223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8 |
会计学 | 587 | 12585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587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87 |
自动化 | 585 | 13295 |
英语 | 585 |
麻醉学(五年) | 585 |
金融学 | 585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584 | 13669 |
医学影像学(五年) | 583 | 14011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583 |
应用心理学 | 583 |
眼视光医学(五年) | 583 |
儿科学(五年) | 583 |
计算机类(软件与网络空间)(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 583 |
智能制造工程 | 583 |
基础医学(五年) | 582 | 14413 |
工商管理 | 581 | 14784 |
经济学 | 581 |
会计学(国际会计师) | 581 |
智能医学工程 | 581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58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0 | 15160 |
金融数学 | 580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580 |
医学检验技术 | 579 | 15551 |
车辆工程 | 57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9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79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79 |
英语(英西) | 579 |
工业设计 | 578 | 15935 |
法语 | 578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578 |
日语 | 577 | 16323 |
西班牙语 | 577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 577 |
建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五年) | 577 |
工程力学 | 576 | 16717 |
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临床医学)(五年)(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6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普通类 | 576 |
德语 | 575 | 17142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75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575 |
水利水电工程 | 574 | 17568 |
生物工程 | 574 |
水产养殖学 | 574 |
哲学 | 57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74 |
预防医学(五年) | 574 |
工业工程 | 574 |
俄语 | 574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74 |
公共关系学 | 574 |
生态学 | 574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574 |
工商管理(中法实验班) | 574 |
康复治疗学 | 574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574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 574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74 |
护理学(要求身髙:男生167cm、女生157cm以上) | 574 |
药学(5550元) | 574 |
口腔医学(五年) | 本科二批 | 506 | 59315 |
临床医学(五年) | 505 | 60107 |
医学检验技术 | 504 | 60962 |
护理学(要求身高:男生167cm、女生157cm以上) | 503 | 61757 |
预防医学(五年) | 502 | 62574 |
药学 | 501 | 63386 |
医学影像学(五年) | 501 |
康复治疗学 | 501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9 | 2326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608 | 2422 |
经济学 | 607 | 2538 |
金融学 | 607 |
会计学(国际会计师) | 607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606 | 2651 |
工商管理 | 605 | 2771 |
英语 | 605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 605 |
英语(英日) | 604 | 2894 |
历史学 | 603 | 3006 |
应用心理学 | 603 |
档案学 | 602 | 3129 |
哲学 | 602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602 |
日语 | 601 | 3271 |
德语 | 601 |
法语 | 601 |
俄语 | 601 |
西班牙语 | 601 |
公共关系学 | 601 |
工商管理(中法实验班) | 601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601 |
护理学(要求身高:男生167cm、女生157cm以上) | 本科二批 | 527 | 29311 |
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源于1975年创建的原江西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南昌大学是江西省设立该专业的唯一本科高校。1998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硕士授予权,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专业、2012年获得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专业、2019年申请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并已通过专家认证。2、师资队伍本专业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目前,本专业有一支年龄、专业及学历血缘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还聘请工程实践经历丰富的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做教学指导。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安全学科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教学名师和金牌教授、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杰出教师。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承担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共50余项,发表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两项江西省科技成果奖。本专业教师主持承担和完成省级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十多项,荣获两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级MOOC课、江西省精品课程和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表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十余篇和教材多部。拥有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授权点(化工过程机械和流体机械与工程二级学科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它成为江西省该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是横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培养具备扎实宽厚的过程装备、过程工艺和过程控制的理论基础,以及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在过程设备、流体机械、控制仪表、化工、炼油、能源、环保、制药、食品、轻工、安全工程及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与安全监察等部门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研究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监督检验等工作。专业围绕江西省过程装备制造产业的特色,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专业紧跟产业人才需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专业培养的学生受产业的高度认可,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很多学生已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
机械类
工业设计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设立于 1993 年,是江西省高校最早设立的工业设计专业,隶属于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专业于 1993 年首次工科招生,2004 年工业设计专业被授予江西省品牌专业。依托该专业,工业设计系 2000年获设计艺术学(现为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 年获工业设计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领域,2009 年获艺术专业硕士(MFA)授予领域,2016年获“艺术管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设计艺术学科被授予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在2018年江西省首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江西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及南昌大学进行“部省合建”、“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助力江西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确保长期保持全省高校的领先地位。2020年以南昌大学设计学学科、材料学“双一流学科”、理工一部和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平台为依托,在全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中设立首个以照明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智慧照明设计方向”。以家居智能照明、公共智能照明、智慧城市照明以及跨学科整合设计等泛照明产品为指向,构建特色鲜明的交叉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2、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硕导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读博士2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老中青搭配合理,职称和知识结构组织合理。近年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主创或指导学生获得红点奖、iF奖等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打造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和教学工程项目。开设《设计工作坊》等特色课程,以市场为导向,引入校企合作的实际课题,聘请资深工程师、设计师进行联合授课和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转化。建立研究方向明确的导师工作室,结合特色课程,学生参与从研究、实验、制作,到成品的整个过程,替代了或优化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水平。通过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举办专题讲座、研讨、竞赛,设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承担政府部门的研发项目,逐步建立产、学、研、政、商合作的实践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合作制度,使教学与科研在产业基础上得到更好的连接,增强了师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科研建设,融入社会服务。成立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致力于工业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方法论研究,强调与不同学科领域及产业的协同、整合和渗透。在江西提出工业强省和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政策利好下,在中部产业链逐渐完善的环境下,以“赋能创新”为导向,以地方产业为需求,促进研究成果孵化、转化,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学术交流及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和学术讲座,主办、承办学术会议和展览。与此同时,持续推进以“学科交叉”、“产业需求”、“重大课题”为导向的三大平台建设,为加强学科建设赋能。2019年成为内地20所发起高校之一,参与发起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的宗旨是“大学与大学联合、大学与产业联合”,是全球第一所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大学,充分发挥成员优势资源,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构建创新产业深度融合机制的新动能平台。平台以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需求、真正项目为工作内容,课题采用合同制,管理和使用来自企业和社会的真实研发经费。研究团队以各高校本科以上在校学生为主,以跨学校、跨学科的学生混编共创为特色,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和人才交流。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统筹科技、文化、资源、环境、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学科知识全面,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突出,尤其能够熟练掌握科技原理,注重工程技术运用,具备良好表达、沟通和管理能力,并具有前瞻性、国际化视野,跨界交叉思维和整合创新理念,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研发、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1)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专业在省内率先树立了直接面向市场、深度融入产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以产业需求引导教学方向,教学成果回馈产业需求,同时研究成果转化教学资源。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理念,成立了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平台。(2)实施“品牌专业”驱动战略本专业为首批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是省内高校最早设立的工业设计专业,在2018年江西省首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长期以来,紧紧围绕“品牌专业”进行内涵建设,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结构优化、质量提升。(3)构建交叉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综合性、多学科的优势,进行深度交叉与融合。达到兼容并蓄、融合共生、协同创新、整体提升。完善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使培养模式和教学机制更加多元化、科学化、特色化。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历史渊源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本专业源自1958年建校江西大学和江西工学院首批专业。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主持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专业和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近10余项教育部和江西省本科质量工程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全省第一,部省合建高校第二,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新材料方向。◾师资队伍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与科研人员互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队伍互通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4人,实验人员8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占50.70%。其中,教授20人,校聘教授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5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经历15人。国家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1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人、江西省双千5人等高层次人才。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年轻教师,近年来引进多名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聘请国外著名学者、专家柔性任职。本专业组建了《低频电子线路》、《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等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多名教师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以及省部级教改课题。◾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嵌入式工程中心和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实验中心,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以企业联盟生态圈为典型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南昌大学-美国NI图形化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基地”、“南昌大学-美国Xilinx FPGA综合创新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ALTERA EDA/SOPC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TI联合创新实验室”(TI大学计划优秀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罗德&施瓦茨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兴通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南昌大学与用友、德赛西威、鸿泰公司等10个校内联合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中国广电总局五六一台、江西移动、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培养方式与特色电子信息工程大类专业涵盖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该大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知识、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应用能力,能够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系本着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作为创新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实施“面向需求、以学生为本、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协同育人”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分段递进化”、“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化”、“实践教学平台立体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教学手段+教学考评一体化”的“四位一体”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能从事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以及信息类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信息大类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按大类招生,并于学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末进行专业分类,在校生人数一般在800-1000人之间。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人文素养、有创新思维,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工作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与研究的护理专业人才。2、办学条件护理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1个护理学实验中心和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实验中心设计理念先进,临床模拟环境温馨,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高仿真护理教学模型、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等,较好地满足多层次教学需要。现为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国家级医学仿真实验中心参与单位之一。学院还有9所省内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所精神病医院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拥有一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双师型”优秀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现有教师46名,其中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含在读博士)达50%,具有海外经历教师占25%。博、硕士生导师49人(含兼职导师)。教师中有南丁格尔获奖者 1 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级以上课题82项,科研总经费超600万元;发表论文215项,SCI 论文26篇;主编教材8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科技奖3项;连续5年累计14次获国家级授课比赛及技能比赛奖;获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共5门。4、主要课程英语、护理伦理学、人体解剖学、医院微生物与医院感染、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5、服务方向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工作。就业方向为三级甲等医院或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
医学技术类
智能医学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专业背景:智能医学工程是指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智能医学工程是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旨在建立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南昌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于2020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毕业后颁发工学学士学位。2、学科特色:智能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深度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通过学习医疗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脑与认知科学、医疗大数据挖掘、医疗云计算、医疗虚拟仿真指导等相关技术,为医疗相关的所有领域提供信息人才的储备。3、专业基础:学院不仅拥有历史悠久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此学科的有力支撑,而且率先利用“互联网+医疗”、5G 技术在全省开展医疗服务,实现VR 远程医疗,并与东华软件、中国联通、 上海森亿三家优势企业联合,整合医疗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在虚拟现实、医疗物联网、医疗大数据平台及人工智能四个方面结合5G场景进行示范探索,建设《基于5G虚拟现实诊疗协作平台及大数据 AI 的智慧医疗生态示范》 项目。 同时依托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相关学科基础,引入阿里、百度、腾讯、HTC、优必选、旷视、今日头条等高端产业资源,搭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已开设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物联、VR/AR等领域前沿方向课程及实训。4、就业面向:毕业后可以从事医学图像处理及有关医疗信息相关的所有领域。既能在紧缺智能工程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应用开发和研究工作,又能在高校、研究院所、及智能医疗相关企业中从事研发及管理等工作。例如:各级政府及医院的信息相关部门;阿里医疗云、腾讯等网络平台;中国联通、东华软件、上海森亿等企事业平台。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办学始于2001年,2013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后改为四年制。本专业采取科系合一的模式办学,充分利用公共卫生学院和两所大型附属医院检验科人才、教学条件,在2018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在全国140余家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校中综合评价排名位于前列。2、师资队伍除了公共卫生学院以外,两所附属医院都是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检验科都通过了国际标准的ISO15189实验室认可。教授、副教授50与人,有本专业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0名,专业教师中有2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专业教师获得多项教学、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40余项,学科建设平台有省级学会挂靠、单位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医学领先学科。4、培养方式与特色充分利用科系合一的办学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基础扎实、功能齐全、既有良好的示范性。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跟随专门老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多名学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