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育技术学】(师范)
(学费:52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博爱精神,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引领和推动特殊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数字逻辑、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教育传播学、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与传媒机构等企事业单位。
专业亮点:本专业人才培养紧紧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素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晰“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及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新媒体技术+借力院校企业”的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丰富的第二课堂和特色的学生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和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首届毕业生考研指标名列全校前茅,并有一人被浙江大学录取。
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学费:78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博爱精神,适应计算机学科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项目管理与维护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Android开发,iOS开发等。
就业方向:大中型企业软件开发,特别是移动开发、维护,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专业亮点:嵌入式联合培养,师资力量雄厚;企业实训,技术实用新颖。本专业强化应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基于“全栈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专注于移动App的开发与设计,引入工程教育认证思想,面向市场,联合院校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全体学生都到企业去实训、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及岗位,形成清晰的就业目标定位,辅以专业的工程指导,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5.【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学费:55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博爱精神,适应融合教育发展需求,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及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数学研究及数学教育教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普通学校,聋校和盲校等特殊教育机构从事初中数学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教育学、基础心理学、数学学科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普通初级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与传媒机构等企事业单位。
专业亮点:本专业得到中央财政支持,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数学师资培养的摇篮,更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科研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三维动画还是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数学专业知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个中心精心设计而成,邀请了优秀的数学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共同协商培养计划,并安排本专业的三名博士教授共同指导专业教学和学生实践工作;安排了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适应当前科技的发展。
1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学费:58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博爱情怀和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较扎实的大数据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和背景下分析、设计、应用和开发系统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Python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分析技术、Web前端开发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数据采集技术、开源大数据核心技术(Hadoop)、大数据实时计算(Spark)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就业方向: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毕业生能在政府、企业、公司等部门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分析、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亮点:本专业着力打造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提供与行业密切结合的实战环节,包含了大量实战大数据案例,突出了大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分析与应用等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大数据人才,促进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
17.【公共事业管理】
(学费:5200元/学年)
培养目标:专业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助残社会组织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残疾人事业管理工作,具有公共精神、博爱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统计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残疾人事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文写作、慈善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体事业单位、残联民政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团体)以及相关企业从事行政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
专业亮点:
(1)专业特色鲜明。专业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管理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恪守我校为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我校博爱塑魂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与学校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了系列特色研究,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特色和优势突出,对提升我国残疾人事业管理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负责人系国内公共管理领域知名专家。专业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高层次人才方面,专任教师中二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社科英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5人。
(3)实践体系完善。依托校内实验室、校内外产学研协同育人基地,建成了一体化、式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内实践、集中实践为基础,以专业社团、学科竞赛、资质认证等第二课堂活动为拓展和延伸,课内课外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发展渠道畅通。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为学生的学习深造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学院也积极为学生考取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或专业研究生,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系统支持。
18.【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费:52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长三角经济带,面向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人力资源市场或劳务派遣公司、各级残联、助残组织及公益慈善机构等,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劳动和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实务,具备运用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进行劳动事务经办、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公益服务、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具有博爱情怀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统计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部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人力资源市场或劳务派遣公司、各级残联、助残组织及公益慈善机构,从事劳动就业管理、社会保险经办、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等工作;以及从事基层社会工作及相关福利组织的管理工作。
专业亮点:
(1)课程设置注重综合性。本专业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的交叉学科,依托本学院公共管理重点建设学科,培养四年制管理学应用型人才。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等三个方面,注重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色,主干课程以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为主,根据主干课程的关联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多门专业选修和实践课程。
(2)能力培养注重实用性。在学生培养方面重视就业宽口径,重应用的特色,学生毕业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也可以在包含保险机构在内的一般金融机构工作。
(3)师资力量注重层次性。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12人,江苏省高校教师“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名,“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
(4)升学渠道注重系统性。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进一步上升的渠道。同时也会为学生考取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或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持。
19.【美术学】(师范)
(学费:68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教育、特殊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博爱精神,具备较为全面的美术素养,具备持续发展潜力,有较强的美术表现能力,熟悉美术教育教学规律,系统掌握美术学专业理论和特殊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创作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具有美术教学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手绘POP、艺术心理学、构成艺术设计、书法、中国画、油画、装饰画、艺术概论、特殊学校美术课程教学论、特殊儿童美术治疗、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毕业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担任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普通中小学美术教师、康复机构艺术治疗师以及相关文化机构工作创作和管理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专业亮点:本专业主要承担特殊美术师资培养,与特殊教育学、康复学形成较好交叉融合。本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者11人,硕士以上教师11人占比79%,其中博士教师4人;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厅级项目及教改课题,学术成果显著;专业学生具备开展美术教学及艺术治疗的多重能力。现有专业画室、书画室、美术治疗室等专业教学和创作实践场所完备。学生多次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时代风华——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专业比赛及艺术实践活动中获奖。
20.【服装与服饰设计】
(学费:6800元/学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能独立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创作构思与成品实现,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实践能力,毕业后可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服装生产企业与文化创意行业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与服饰样板、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服装画技法、中外服装简史、服装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面料塑形设计、电脑服装设计、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服饰配件设计、手工印染、服装专题设计与实践、服装CAD、服装陈列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服装生产与销售企业、研究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实施听障生与健听生“融合教育”并轨,大力培养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格局完整,学术研究及创作水平较高。专业学生多次在“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江苏省“盛泽杯”服装设计大赛、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专业赛事及国家级、省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本专业是校级重点品牌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1.【视觉传达设计】
(学费:68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当代社会和设计市场的需要,培养具有视觉传达专业素养及一定的视觉艺术设计能力,具备现代工匠精神,熟悉了解视觉文化、视觉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及历史,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造型基础、图形创意、设计图学、设计软件基础— 、现代设计史、设计色彩、构成艺术设计、设计软件基础—AI、设计概论、设计软件基础—ID。
专业核心课程:海报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VI系统设计、版式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展示空间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备从事广告、视觉设计与宣传、平面媒体设计与制作、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插画设计、导视设计、展示设计等方向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能力,能够胜任广告业、平面设计行业、出版业、新媒体行业、展示设计等设计机构、传媒机构、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创新、设计研究与设计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既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设计专业人才,也服务于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是“融合教育”的特色专业。现有实验实训场所设施齐全;“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格局完整,学术研究水平较高,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2.5%,博士、硕士教师占比75%。学生多次在“中国设计之星”、“江苏设计之星”、“融通并茂——江苏省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展”、“紫金奖文创设计大赛”、“中国文字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及其他专业赛事中获奖。
22.【体育教育】(师范)
(学费:5300元/学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博爱情怀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师德规范,以学生为本、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系统掌握体育教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体育教学及其特殊教育一般规律、基本教学技能和方法;能够胜任普通中小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班级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训练学、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足球、适应体育、特殊儿童体育游戏。
就业方向: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教练员;残联、社区体育专干与社会体育指导员
专业亮点:体育+特殊教育;体育+康复;体育+残疾人事业发展
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四培养与收费1专转本学生按专业组建新的班级教学并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学制为两年2办学地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市栖霞区神农路1号3专转本新生凭专科毕业证书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到我校办理入学手续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专转本学生我校将不办理入学手续和学籍电子注册4根据价格部门核定的学费标准对专转本学生进行收费收费标准与我校同专业同年级学生实行相同标准音乐学专业为6800元年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专转本招生简章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学费:78001.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学费:7800;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

2022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专业介绍能力培养注重实用性。在学生培养方面重视就业宽口径,重应用的特色,学生毕业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也可以在包含保险机构在内的一般金融机构工作。

1、嵌入式联合培养,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是与中兴软件公司合作,采用嵌入式联合培养的工科专业,并同南京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兴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将参与主干课程的教学,辅以专业的工程指导,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强化应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基于“全栈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专注于移动开发与设计,引入工程教育认证思想,面向市场,结合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本专业全体学生都到中兴公司去实训、实习,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及岗位,形成清晰的就业目标定位。优秀毕业生可直接到中兴公司工作,学院同时也为学生考研设计了学习路线。【公共事业管理】(文理科)(学费:5200元每学年)培养目标:培养

2022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专业介绍专多能的培养方向:作为师范专业,本专业学生不但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还需要具备过硬的师范生基本功和较高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获得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本专业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1、一专多能的培养方向:作为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不但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还需要掌握过硬的师范生基本功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专业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2、普特结合的培养环境:本专业学生不但接受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培养,还能学习到特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手语、盲文等,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认证,完全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公共事业管理】(文理科)(学费:5200元每学年)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博爱情怀,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技术与方法,具备较高水平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

2、普特结合的培养环境:本专业学生不但接受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培养,还能学习到特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手语、盲文等,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认证,完全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教育技术学】(师范)(理科)(学费:5200元每学年)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博爱精神,掌握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

2普特结合的培养环境本专业学生不但接受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培养还能学习到特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手语盲文诊断评估融合教育方法等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认证完全可以适应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相关教学工作13教育技术学师范学费5200元学年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博爱精神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引领和推动特殊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数字逻辑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