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青海 | 农学(农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98 | 197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96 | 2055 | ||||
计算机类 | 488 | 2382 |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482 | 2611 | ||||
植物保护(高校专项) | 481 | 2658 | ||||
动物医学类 | 479 | 2719 | ||||
水利类 | 477 | 2808 | ||||
草业科学 | 477 | |||||
经济学类 | 477 | |||||
植物保护 | 476 | 2852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476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476 | |||||
林学类 | 476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474 | 2941 | ||||
动物科学(动物类) | 474 | |||||
园艺(园艺类) | 473 | 2979 | ||||
工商管理类 | 472 | 3016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471 | 3068 | ||||
林业工程类 | 470 | 3111 | ||||
生物科学类 | 470 | |||||
机械类 | 469 | 3161 | ||||
土木工程 | 469 | |||||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 468 | 3215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446 | 449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高校专项) | 443 | 4716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高校专项) | 439 | 5008 | ||||
林学类(高校专项) | 437 | 5158 | ||||
农学(农学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6 | 3326 | |||
动物科学(动物类) | 457 | 3813 |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段 | 524 | 545 | ||
俄语 | 523 | 564 | ||||
公共管理类 | 520 | 609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496 | 1009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境保 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 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 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 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 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 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与水 利工程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 术、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林业生态工程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 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地貌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 持工程学实验、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林业生态工程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紧缺人才需求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主要研究动物的遗传繁育、生长发育、消化代谢等基本规律。动物科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人们可以在基因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进化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能够实现基因编辑和转移等干预性操作,二十一世纪动物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物统计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猪生产学、禽生产学、牛生产学、羊生产学。拔尖创新方向深入学习动物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动物行为与福利学等课程。复合应用方向进一步学习畜牧装备学、饲料加工工艺学、畜牧业经营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96%,读研升学率50%以上,最高年度达到62%,每年约有15%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可从事动物科学相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正大集团、新希望六和集团、广东温氏集团、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广西扬翔集团、上海宠儿宠物有限公司、辽宁辉山乳业有限公司、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每年都有专场校园招聘。
发展前景:现代畜牧业的概念已经涵概生态养殖、饲料营养、动物检疫、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内容。21世纪动物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相对紧缺,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
学制 4 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比较系统地掌握力学理论、机械学理论、电工电子学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等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
3.熟悉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如农业机械、食品机械、机械与电子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或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悉一门外国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军训、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经济学专业着力于为有志成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地掌握和应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证券机构、政府机关、经济政策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分析与预测、商务策划、发展规划制订、综合经济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推荐或报考我校、其他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亦可推荐到国外大学深造。
发展前景:经济学是一门很现实的学科。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石油价格的上涨还是下跌等等有关经济的每一条新闻无不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将会需要更多经济学人才。
专业特色:林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林学专业以森林(包括城市森林)的形成、分布、经营管理以及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为重点,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持续利用为目的,涵盖森林生态工程、城市林业、社会林业等领域。随着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大量融合,已形成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深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效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地理、环境、景观生态环境下的人工林、天然林、城市园林等生态系统。在2012年国家学科评估中林学一级学科综合排名第3,是国家“985工程”院校中唯一具有林学一级学科的高等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3S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3%以上,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林木培育、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林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每年约50%以上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约90%以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内顶尖“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现代林业的概念已经涵盖森林资源培育、经营、保护、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毕业生可从事城市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气候变化与林业、生物多样性与湿地保护、林业生物质材料与生物能源、林产品生产与贸易、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方面的工作。
青海2021年录取分数专业名称高分低分平均分社会学类(预科转入)英语(预科转入)植物保护(预科转入)水利类(预科转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预科转入)资源环境科学(预科转入)俄语.5公共管理类法学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班文史).5林学类(高校专项)植物保护(高校专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高校专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高校专项)植物保护(预科转入)水利类(预科转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预科转入)资源环境
青海2021年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招生人数俄语文史/历史类2法学文史/历史类2公共管理类文史/历史类2少数民族预科班文史/历史类2草业科学理工/物理类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物理类2动物科学(动物类)理工/物理类2动物科学(动物类)(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物理类2动物医学类理工/物理类2工商管理类理工/物理类2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物理类2机械类理工/物理类3计算机类理工/物理类2经济学类理工/物理
青海2020年录取分数专业名称高分低分平均分公共管理类法学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班文史).5公共管理类(预科转入)111社会学类(预科转入)111化学类(预科转入)111计算机类(预科转入)111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预科转入)111资源环境科学(预科转入)111经济学类(高校专项)资源环境科学(高校专项)植物保护(高校专项)林学类(高校专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高校专项)农学(农学类)(国家专项)动物科
青海2019年录取分数专业名称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法学文史公共管理类文史社会学类文史一本线文史488低分文史529低位次文史774草业科学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动物科学理工动物医学理工工商管理类理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机械类理工计算机类理工经济学类理工林学类理工林业工程类理工农学理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工生物科学类理工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理工水利类理工水土保持与荒漠
2019年青海省招生计划序号专业名称科类招生人数1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文史22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史23法学文史24农学(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理工25植物保护理工26园艺理工27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工28动物科学理工29动物医学理工210草业科学理工211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理工212林业工程类(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理工213环境科学与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在青海省录取分数统计序号专业名称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1法学文史公共事业管理文史社会学类文史少数民族预科班文史一本线文史4756低分文史5167低位次文史6548草业科学理工地理科学类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动物科学理工工商管理类理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机械类理工经济学类理工林学类理工林业工程类理工农学理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工软件工程理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工生物科学类理工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学(农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城乡规划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林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化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动物医学类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风景园林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经济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生物科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动物医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5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7分,食品营养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青海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段、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一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青海招生专业有公共管理类、水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46理科最低位次为4492。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2理科最低位次为3757。2021年青海理科录取分数线及青海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青海录取分数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林业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园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地理科学类理科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地理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林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设施农业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植物保护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草业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7分,动物医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8分,机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林学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机械类、俄语、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生物科学类、农学(农学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艺(园艺类)、工商管理类、动物医学类、土木工程、水利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林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9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动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