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安徽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6795 |
金融学类 | 622 | 7270 | ||||
经济学类 | 621 | 7501 | ||||
法学类 | 620 | 7740 | ||||
财政学类 | 620 | |||||
新闻传播学类 | 619 | 8033 | ||||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 618 | 8322 | ||||
统计学类 | 617 | 8584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17 | |||||
国际政治 | 617 | |||||
经济与贸易类 | 617 | |||||
金融数学 | 616 | 8851 | ||||
公共管理类 | 616 | |||||
工商管理类 | 615 | 9131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15 | |||||
计算机类 | 614 | 9399 | ||||
社会学 | 614 | |||||
哲学 | 614 | |||||
环境工程 | 614 | |||||
经济管理实验班 | 文科 | 638 | 883 | |||
法学类 | 635 | 1077 | ||||
金融学类 | 634 | 1162 | ||||
经济学类 | 634 | |||||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 634 | |||||
财政学类 | 633 | 1228 | ||||
汉语言文学 | 633 | |||||
新闻传播学类 | 633 | |||||
经济与贸易类 | 633 | |||||
公共管理类 | 633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32 | 1301 | ||||
社会学 | 632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32 | |||||
工商管理类 | 631 | 1380 | ||||
国际政治 | 631 | |||||
劳动关系 | 631 | |||||
哲学 | 630 | 1474 | ||||
俄语 | 63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管理科学 专业代码:1201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管理科学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现代化管理要求而设置的一个较新专业,该专业从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管理科学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突出专业学习上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互相渗透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针对经营管理实际问题开展系统分析并做出优化决策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以管理为核心,融通数学、经济、计算机应用、组织管理等知识的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该专业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专业拥有一支学缘结构优化、职称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他们都是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在这支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0%,且都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在教学方面,管理科学专业教师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改革和研究,教学效果获得学生好评;在科学研究方面,管理科学专业教师现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0项、其它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二、人才培养质量
管理科学专业坚持“小规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包括:(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除一般课堂理论教学外,管理科学专业积极采用实验教学、模拟演练、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管理科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研究特性和方法论特征,据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为计划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研究基础。(3)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由专业科老师提供学术指导。这些活动包括各级各类的企业决策模拟比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等。(4)坚持“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和“导师制度”。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班主任制度是本专业的优秀传统,这一制度旨在为学生提供师生沟通交流、深度认识专业的机会;导师制度则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和“全方位”的生活和学业指导。
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大学生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领域的活动中屡获佳绩。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以来,管理科学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校级和国家级立项累计8项、“挑战杯”和“博文杯”项目获奖10项、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4项,企业竞争模拟等国家级比赛获奖5项。管理科学专业每届毕业生中约有20%左右的学生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他们前往深造的高校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管理科学专业近5年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2%(含攻读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管理咨询公司等。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管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专业名称:统计学 专业代码:0712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统计学专业,属于理学门类,隶属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培养具有深厚金融、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金融、商务统计、经济统计等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统计学专业创建于1951年,是我校最早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计学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本专业突出统计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将统计方法融入金融领域,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在统计理论及统计方法应用、金融统计与金融计量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在全国学术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32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8人,博导6人,硕导2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学校“511”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本专业教学团队中有1人次获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本专业极其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在搞好课堂教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活动,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湖北省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数模邀请赛中获得佳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践项目中均取得优秀成果。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金融统计人才。就业面涵盖各级政府机关、国内外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咨询公司等优质单位。毕业生能够在金融监管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设计、行业分析、风险控制及预测等工作,或在其他跨国企业从事质量控制、数据挖掘、流程优化等工作。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95%以上(2011年98.12%,2012年98.30%,2013年95.15%,2014年100% ),所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出众,深受各用人单位及科研机构好评。
同时,本专业还是国内外各大名校研究生的摇篮,毕业生升学率多年来名列全校前茅。近年来的平均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高居全校第一。仅三年多时间,为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输送了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继续深造,为统计学专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专业名称: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经济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2007年度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现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一个(经济史),省级重点学科六个,2000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点七个,硕士点八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培养体系。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经济学专业与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并列排名第16名。
经济学专业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14人(含博导12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楚天学者”2人。教师队伍中有 13人曾经或正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学习、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此外,学院还与丹佛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合作,多位教师获得校本科教学奖。
经济学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四门(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经济史),校级精品课程五门(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和经济学通论),专业科研力量在全国高校研究机构中具有整体实力优势,开拓了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居领先地位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形成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从1990年到2014年间,经济学专业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1人次,出版学术著作79部,教材10余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两部。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二、人才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制定“重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管理和法律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实行“专通结合”和“复合型”人才教育。2007年,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3年开始举办“文澜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中南经英”系列活动。
经济学系长期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集体)受到校级各类荣誉奖励共计175人次、省市级荣誉奖励共计55人次、国家级荣誉奖励共计2人次。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2007级经济学专业学生林凯、刘斌、胡飞龙等人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全校本科生唯此一项),2011年6月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2008级学生杞如福获全校唯一一个一等奖,在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经济学专业2011级硕士生孙喜梅获“2012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仅2012年,本专业本科生就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以上奖励2项。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经济学专业鼓励、引导和推荐本专业学生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每年有十多名学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读研。,很多优秀毕业生出国继续深造,仅2009-2012年间,就累计有88名本科毕业生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留学深造,占毕业人数8.2%。其中,多名学生进入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华威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知名一流学府攻读硕博士学位。
经济学专业在学生培养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与其他高校相比,我们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从毕业生的去向来看,除部分学生被推荐和考取研究生外,部分毕业生海外留学之外,其余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行政机关、教研机构、公司从事相关工作。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实际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呈上升趋势。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富于创新精神,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为经济理论教学、科研部门以及各类实际经济部门所欢迎。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代码:020301
(2015年本科生招生使用)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学科门类。金融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依托我校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金融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结合我校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优势,紧密联系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既重视理论素养又强调应用技能,既瞄准国际趋势又注重中国国情,既看重人文缜密思辨又突出金融规范分析,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金融学科理论及实践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金融高级人才。
2.学科地位。金融学历史悠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货币银行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投资经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金融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包括学院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国民经济学、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所有主干学科在内的应用经济学是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投资学》和《货币金融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金融工程》和《国际金融》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学是湖北省优势学科,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都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周骏教授是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曾荣获2012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朱新蓉教授2012年荣获“湖北名师”称号。
3.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名,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有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40余人具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并从香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迈阿密大学等著名学府聘请了3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讲座教授,还聘请了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迈克尔•科诺利(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4.课程建设情况。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其中,“货币金融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近五年来,本专业所在的金融学系专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金融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公杯”未来公职领袖精英挑战赛等大型赛事中,金融学大批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金融学院金融管理协会(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FMA)作为国内的唯一分会选派了金融学子作为代表参加2012年芝加哥峰会,并获得总会颁发的认证奖状。
3.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层次。近五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全校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学院每年有20%左右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有15%左右的学生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兰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的学生则进入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4.知名校友情况。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栋梁,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明权、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中信集团监事长朱小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一、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荣、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学东、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晖等。
5.媒体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学子的风采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湖北卫视、武汉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专业名称:金融数学 专业代码:020305T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金融数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是金融学下特设的本科专业之一,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将于2015年开始招生,计划首次招生40人。本专业结合学校的财经特色,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金融数学理论基础和应用,通过开设《微(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金融随机分析》、《随机过程》、《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原理》、《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在金融、保险和风险控制与精算等方面的应用,为学生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工作或在金融、经济方面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本专业特色与优势是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托我校在经济学、金融学方面的优势,将数学基础类课程、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数学与金融学交叉课程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培养学生的金融数量分析与建模能力,打造兼具数理分析能力、金融建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
金融数学专业现有一只年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20位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其中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习经历的教师9人。在岗“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教师1人。近5年来,有7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立项,有9人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有4人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学校本科教学二等奖,1人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发表SCI、CSSCI期刊论文40余篇。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鼓励学生在做好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生主要学习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和金融基础,接受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同时学习一定的财会、经济与管理学知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金融与统计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经济、金融、保险与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社会需求预期与展望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就业去向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预期的就业方向包括:(1)本专业毕业生有30%——50%将出国深造或考取国内研究生;(2)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工作,在数量金融分析、量化投资、金融建模等方面一展所长,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具有较高技能的金融类人才在社会需求中将呈逐年增加趋势;(3)本专业也将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等,从事风险分析与控制、投融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哲学321321哲学院国际政治54143111哲学院社会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类532532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金融学院金融学类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11211法学院法学类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633633外国语学院俄语1111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221111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哲学321321哲学院国际政治422422哲学院社会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类532532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金融学院金融学类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11211法学院法学类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633633外国语学院俄语1111新闻与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与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221111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6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安徽省国家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安徽省国家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安徽省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安徽省本科一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安徽省本科一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安徽省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安徽省提前批艺术类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安徽省提前批艺术类录取情况汇总省份专业高分低分安徽省视觉传达设计821736.5安徽省电影学752.5736.5注:以上分数为考生文化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相加之和。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安徽省国家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安徽省国家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安徽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3分,新闻传播学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4分,日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7分,法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7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8分,法语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8分,日语历史类录取分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日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劳动关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经济统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俄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4分,法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新闻传播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工商管理类(财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社会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管理科学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社会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哲学理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管理科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劳动关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俄语(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450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类(4500元/年;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社会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