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35 | 普通类 | 480 | 62402 |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0 | 普通类 | 523 | 28896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法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英语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广播电视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土木工程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法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社会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社会工作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英语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日语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广播电视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旅游管理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 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 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 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与伦理知识;
3.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方法,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 论、现场报道与主持、节目策划等专业能力,熟悉的广播电视节目采制技术;
4.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 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使用传播新技术的能力,熟悉新媒体传播业务,了解世界广 播电视事业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熟悉文献检索、数据库应用等基本方法,掌握基础的调查统计 方法。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 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新闻 评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践教学、媒体实习等。
1.校内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1)独立的实验课程,围绕广播电视采制流程开设独立的训练课程;(2)课程设 计中的实践环节,即将理论讲授与作业训练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媒体实习
学生通过在媒体实习,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采访、拍摄(录制)、编辑、报道、合成等环节 的具体工作。实习分为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和高年级阶段的媒体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 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围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各环节,观照全媒体信息传播形态,开展多种以视音 频为主要表达形态的创作实验,包括视音频采集、数字摄影摄像、暗房技术、灯光处理、非线性编 辑、播音与主持、节目播控、节目形态与策划、多媒体制作、数字媒体实验等,引导学生更好地将先 进的新闻传播理念融入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 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 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 接受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的专业训练,具有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的基本能力及社会管理工作的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
2.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能做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
3.了解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法规,并了解我国国情;
5.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 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
5.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工作、政策研究、社会调查、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及社会发展项目的评估与执行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行政、社会调查方法、社区工作、社会统计学、社会政策、公文写作、申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英语等。
本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经济学2015二批文科483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经济学2015二批理科426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经济学2015二批文科483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经济学2015二批理科42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经济学2016二批文科509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经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法学2016二批文科52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法学2016二批文科521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法学2015二批理科429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法学2015二批文科466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法学2015二批理科429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法学201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电子信息类2016二批理科46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电子信息类2016二批理科461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电子信息类2015二批理科438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电子信息类2014二批理科450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交通运输类2016二批理科46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海民族大学云南交通运输类2016二批理科463青海民族大学云南交通运输类2015二批理科443

2020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类)(藏英双语)(加试藏语文专业)、物理学(师范类)(民考民)(加试藏语文专业)、法学(民考民)(加试藏语文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民考民)(加试藏语文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2019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英语(藏英双语)(师范)(预科)、数学与应用数学(藏英双语)(师范)(预科)、旅游管理(藏汉双语)(预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藏汉双语)(预科)、土木工程(藏汉双语)(预科)、经济与金融(藏汉双语)(预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英语(青海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将进行调整,具体标准按青海省政府批准后实施,东序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藏汉双语)(青海省公办普通高校将进行调整,具体标准按青海省政府批浪后实施。)、物理学(师范类

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经济学、财务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类)(藏语言文学汉藏双语历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汉藏翻译)、法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类)(藏语言文

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民考民)(加试藏语文专业)、药学、法学(民考民)(加试藏语文专业)、英语(师范类)、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旅游管理(民考民)(加试藏语文专业)、社

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480,最低位次为62402;文科最低分为523,最低位次为28896;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云南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土木工程、法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英语、广播电视学、水利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