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2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14 16:10:43 解决时间:2022-08-13 16:48

满意答案

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综合最低分为506,最低位次为24637;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招生计划:(1)综合的专业有:中医学(五年制)、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
一、2022年北京录取分数线
1.2022综合录取分数线
年份批次省控线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2本科批425普通类50624637
2022本科批425普通类53319644
二、2022年北京招生计划
1.综合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批普通类五年2
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批普通类五年2
护理学本科批普通类四年1
三、专业介绍
中医学类 中医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国家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安徽省首批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具有传承与创新精神,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
平台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学、传染病学、大学英语、新安医学概论等。
新安医学方向课程:新安医学导论、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新安医学方药选编、新安医学医案选读、新安医学医论医话选读。
免费医学定向方向课程:全科医学概论、生育与优生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医适宜技术等。
学制与学位:
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
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主要在各级中医院、中医教学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中医学类 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
安徽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国家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安徽省首批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熟练并掌握中医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临床诊疗水平,能看病、会看病。并具备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拥有可持续的中医发展能力。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西医诊断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西医外科学、急诊学、传染病学、精神病学。
学制与学位:
本科五年、专硕三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就业去向:
主要就业单位为各大省市级医院,是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2018年首次招生,目前尚未有毕业生。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和人文护理素养的中西医结合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毕业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主要课程: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情况: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4.6%,在各级各类医疗单位、教学单位、科研机构,从事护理临床、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工作等。
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一流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具有继承和创新精神,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学制与学位:
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1%,在各级各类医院及相关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卫生服务工作等。
四、安徽中医药大学
268
校友会(综合)
333
武书连
38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现占地总面积1269.68亩,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图书馆藏书207.16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资源中心腊叶标本室储藏了15万余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室。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446人(其中博士、硕士3037人),有16个二级院部(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447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961人。有国医大师2人,岐黄学者1人,全国名中医2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皖江学者1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选13人,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1人,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725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有来自国内外的64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2020年新增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个。

学校现有27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安徽省Ⅱ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12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13项。

学校注重彰显办学特色,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和赢卓奖学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意及创业”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三年,共有千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级赛事获奖129项(含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4项)。学校重视实践育人,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学校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近5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0项,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连续两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突破,主持承担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6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800余篇,其中中科院二区以上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现有1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7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另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共建有18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黄山、亳州、六安等15个市县人民政府及一大批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有5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学校紧跟地方建设需求,围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多层次、多方位、多模式的全面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合作,并制定相关政府中药材发展规划。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和荣誉。

2016年以来,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10余项;承担了200余项校企合作课题,年均横向合作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与企业共建科技合作平台15个;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参与推进“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指导亳州、六安、黄山、池州、宣城、滁州、安庆、阜阳等地区药农中药材种植,受益人群上万人。实现学校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布局的有效对接,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希腊、马来西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以及参加中短期培训。

学校注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单位。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文化塑校、依法治校、开放荣校”六大战略,着力培育“精诚是新”中医药人才,构筑安徽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建成国内有实力、省内高水平、行业有影响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0月)

校址:合肥市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

合肥市梅 山 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

合肥市史 河 路 45号(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

合肥市寿 春 路300号(六安路校区),邮编:230061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

网址:http://www.ahtcm.edu.cn/


加分政策

对于教育部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加分政策予以认可。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学校网址:www.ahtcm.edu.cn

本科招生网址:http://bkzs.ahtcm.edu.cn/


招生办咨询电话:0551-68129059  0551-68129056

 19855187001    19855187002    19855187003     

 


通讯地址
合肥市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 合肥市梅 山 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 合肥市史 河 路 45号(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 合肥市寿 春 路300号(六安路校区),邮编:230061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
收费项目

 你校各专业的收费标准如何?

答:学校收费严格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执行。



  中专 2022-08-13 16:4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医学(五年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中医学(五年制)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中医学类中医学安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中医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中医学类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中医学理科本科批普通类部分专业中医学类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6分,针灸推拿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8分,中医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0分。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7分,针灸推拿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5分,中医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安徽中医药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多少分能考上,2022安中大北京分数线

    6楼

    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中医学(五年制)、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等3个专业。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招生计划(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2021年)

    7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北京市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2019年为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二批。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北京招生专业有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3个专业。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招生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录取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招生计划2022

    8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录取分数线为534分(综合)。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医学(五年制)综合本科批普通类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中医学

  • 中专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护理学招生计划2022

    9楼

    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护理学录取分数线为487分(综合)。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护理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护理学本科批普通

  • 中专学校

    2022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

    10楼

    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综合最低分为506,最低位次为24637;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招生计划:(1)综合的专业有:中医学(五年制)、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2022年北京录取分数线1.2022综合录取分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