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网络与新媒体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知识背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信息采写、编辑、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了解网络传播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从事信息编辑、媒体策划、节目编导、网络营销等工作,拥有宽广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传播学导论》、《新闻学理论》、《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导论》、《摄影摄像基础》、《新闻采写与评论》、《媒介经营管理》、《网站设计与开发》、《视频编辑与制作》、《新媒体产品运营》
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各级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国有新闻单位、网络媒体、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各企业的新媒体部门等。能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动漫游戏运营公司等从事媒介产品策划、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学校开办最早的工科本科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支持专业,也是楚天学者设岗学科专业;同时还另开设校企合作办学创新实验班。在专业办学实践中探索出“理工医”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具备将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与开发,特别是在医疗设备的生产、研发、技术支持、质量保证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专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用传感器、医学影像仪器、医用检验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等。
毕业生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工程师、医疗设备管理师、临床医学工程师工作,在大型医院设备科从事医疗设备的采购、保养维护、管理、功能开发;在大中型医疗器械企业从事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营销、安装、调试及研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
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湖北省咸宁市,现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61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97人、留学生176人;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70人、博士299人、研究生导师120余人;现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图书馆藏书210万册,中外文期刊14万种,电子数据库28个。校园风景优美,办学条件完善,被评为“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37年创立的蒲圻简易师范学校和1965年创办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历经传承演变,2002年咸宁医学院与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咸宁学院,2012年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校1965年起开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砥砺奋进,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凝练成“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和“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传统优势,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学校设有教学学院19个,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4个,本科专业64个,国家专业硕士特需项目1个。现有“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医药工程学科群)、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药学、核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教育学)、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个(爱尔眼视光学院、药学院),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计划。
学校教学改革深入,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现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小学教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计划项目8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2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和实践基地4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学实践基地320余个。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00余项,多次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中获奖。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2011计划”1个(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辐射化学与功能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产业化团队1个(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应用型研发团队6个。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教研、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40余项;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25项。
学校开放办学多元,对外交流频繁。学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依托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研究中心、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校企共建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中心、湖北省香花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咸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研究院、咸宁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咸宁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咸宁桂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鄂东南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现有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8所,校企合作单位250余家。学校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个、省级校园科技创业孵化器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50余个、全国性考试考点3个。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新西兰、韩国、匈牙利等13个国家的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
八十余载栉风沐雨、弦歌不辍,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15万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海内外学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坛精英。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湖北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依法依规治校,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月平均伙食费800元
(一)学费
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9000元/年;文理类本科专业学费分别为5200元/年或4000元/年;专科专业4000元/年类。(具体收费标准见当年收费指南)
(二)住宿费:收费标准分别为:生均使用面积5.1M2以上的1200元/年/生,生均使用面积4.1M2-5M2的1000元/年/生,请按1200元的标准预存到银行卡中,报到时按实际入住宿舍的收费标准结算。
(三)代收费:(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国家当年政策;(2)新生体检费;(3)生活费,开学时由学校直接存入学生校园卡中,可用于校内进餐、打开水和购物等。
以上收费标准最终以咸宁市物价局核定的湖北科技学院新生收费标准为准。
二、自愿缴费项目及标准
(一)军训服及医用工作服
由学校招标指定商家、确定价格,新生报到时自行购买。
(二)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证费
如需进校后申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由需要申领、补发、换发身份证的学生和需要迁移户口的学生缴纳。
三、学生教材
由学校招标确定书商、供货价格,学生报到后自行购买。
为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院已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多元资助体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一、开辟绿色通道
保证新生中的贫困生顺利入学是湖北科技学院一贯原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予以资助。
二、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要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参加。学校每年设置各种勤工助学岗位500余个,发放勤工助学补助20万元。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进行资格初审。金融机构负责最终审批并发放贷款。每年贷款金额上限为8000元。
四、临时困难资助和减免学费
对我校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荣立军功复员返校学习的学生,尤其是灾区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等,遵照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程序,给予困难临时资助或减免部分学费,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近三年,学校发放各种困难临时资助和减免学费累计80余万元。
五、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对象为我校二年级以上(含)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年评审一次,资助金额5000元。国家助学金评审对象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年评审一次,资助金额为2000-4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即可申请。
六、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评审对象为我校二年级以上(含)在校生中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每年特别突出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年评审一次,奖励金额8000元。学校奖学金奖励对象为综合表现突出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奖励金额为500-800元。
七、服义务兵役学生学费资助
毕业生或在校生服义务兵役,按学制年限缴纳的所有学费全额补偿。
八、校内爱心基金和社会捐资
充分发挥助学帮困爱心基金和社会捐资的作用,通过爱心捐献、缴纳特殊党(团)费、社会捐助、师生互助、学生互助等方式,多渠道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生源地学院专业名称科类录取方式低分高分平均分福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类普通类.33福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类普通类.50福建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类艺术类普通类294.8318.2306.64福建人文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理工类普通类.80福建音乐学院音乐学艺术类普通类285316.4297.36
生源地学院专业名称科类录取方式低分高分平均分福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类普通类490...71福建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类艺术类普通类312.8317.2314.88福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理工类普通类490...45福建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理工类普通类501...96福建音乐学院音乐学艺术类普通类305.4310.6307.24
生源地学院专业名称科类录取方式低分高分平均分福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类普通类462.9502472.9553465.9518福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类普通类458.9486461.95460.4493福建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类艺术类普通类311.6315.2313.08福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理工类普通类459.949461.9499460.9495福建临
2018福建艺术录取分数专业名称学历学制科类录取数文化成绩综合成绩(录取成绩)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设计学类(含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四年艺术(文)..4音乐学本科四年艺术(文).8291.4295.32018福建理科录取分数专业名称学历学制科类录取数文化成绩高分低分平均分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四年理工类.5预防医学本科五年理工类医学影像
2017年福建录取分数专业名称学历学制科类福建计划数录取数文化成绩高分低分平均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理工类22418.957355.93387.4预防医学本科五年理工类22401.95363.935382.9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理工类22407.953405.952407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实验班)本科四年理工类22395.948392.946394.4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四年理工类22362.9
2017年福建艺术录取分数专业名称学历学制科类福建计划数录取数文化成绩综合成绩(录取成绩)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设计学类本科四年艺术(文).3283.8276.4279.1音乐学本科四年艺术(文).4305.2273.8282.76录取结果查询

湖北科技学院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实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湖北科技学院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生物医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医学影像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

湖北科技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6分,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医学影像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湖北科技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

湖北科技学院2021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0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

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专业。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

湖北科技学院在福建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2019年为本科二批,2018年为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二批。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在福建招生专业有网络与新媒体、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湖北科技学院福建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13分(物理类)。湖北科技学院福建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10分(物理类)。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类(

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网络与新媒体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物理类)。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网络与新媒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网络与新媒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湖北科技学院福建网络与新媒体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最低分为503,最低位次为50379;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福建招生计划:(1)物理类的专业有: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