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4836191
6.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836176
7.学生处(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生资助):4836117
学生处(新生接站、档案管理):4836113
学生处(心理援助):4836119
8.教务处(入伍保留入学资格):4836121
教务处(免费医学定向生):4832158
教务处(招生咨询):4836138
9.财务处(缴费咨询):4836137
10.保卫处(户籍管理、安全防范):4836190、4836110
11.团委(团员管理):4836119
12.组织部(党员管理):4836169
13.总务处(宿舍管理):4836185
总务处(生活用品):4836181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专用帐户:
户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开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芜湖营业部(310362002011)
帐号:80010154900000656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农信社助学贷款专用帐户:
户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开户银行:交行营业部
帐号:342006001010149044161
助学贷款办理成功后通过“今日校园”中“助学贷款”填写助学贷款“校验码”(学校审核通过后等同缴费)。
迎新系统操作指南
1.在手机应用商店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安装今日校园APP。
2.打开今日校园,选择下方“学工号”登录。点击右上角“切换”,搜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点击名字后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默认是身份证号码,密码默认是身份证后六位。
3.登录后点击下方“服务”,进入后选择“移动迎新”。打开后根据板块完成每个环节的填写。
4.也可使用PC端迎新系统,内容与移动端一致。
网址:http://ehall.ahzyygz.edu.cn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承诺书
新生姓名:
专业:
本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管理规定,服从校园封闭管理。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承担疫情防控社会责任,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一、如实报告报到前个人健康状况、密切接触人员健康状况、个人旅行史、接触史,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二、我以及与我共同生活的人员,现不是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现居住地非中高风险地区。报到前,没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完全符合学校新生报到基本条件规定的各项要求。
三、报到时,严格做好途中个人防护。
四、我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告。
五、本人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保证遵守学校以及卫生健康部门新冠肺炎防控有关规定,做好监护人的职责。
六、本人已认真阅读以上内容,自愿承诺,以上情况如有瞒报、谎报,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在学校传播的,一经查实,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新生)签字:2022年月日
承诺人(监护人)签字:2022年月日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报到途中防疫须知
1.报到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2.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接辅导员通知再报到。
3.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尽快通过安检通道。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
4.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当手接触了公共物品、咳嗽时用手捂、饭前便后等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遵从“七步洗手法”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6.尽量减少在旅途中进食,确需就餐时,使用自带餐具。
7.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8.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情及时就医。
9.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14天内是否到过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旅居史,是否途经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10.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便配合有关密切接触者的回溯调查。
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教职员工和新生防护手册
(更新版节选)
一、个人卫生防护
二、健康生活方式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晚睡晚起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上床睡觉时间不宜比平时推迟半小时以上,起床时间不宜比平时推迟1小时以上。
2.健康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保持食物多样,不偏食、挑食。不喝含糖饮料,多喝开水、茶水。家长和儿童青少年一起准备食物,讨论食品营养,学会简单烹饪。尽量减少订购外卖次数,不购买生食、冷食、烧烤等外卖。
3.减少视屏时间
除完成教育部门线上教学以外,儿童青少年要尽可能减少视屏时间。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家长成为子女的榜样,避免“手机控”“电视控”。用体力活动、家务劳动、亲子互动游戏代替视屏行为。
4.加强体力活动
教职员工及新生尽可能增加室内运动、家务劳动。居住在疫情低风险社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宜不少于2小时,近视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宜更长(户外活动包括散步、快走、慢跑、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
四、上课卫生要求
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尽量开放教室。必要时错峰上课。在教室内上课的新生和教师可不带口罩。
五、进餐卫生要求
教职员工和新生进餐可实行错峰制。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扎堆就餐。提倡自带餐具,即买即走。就餐前、就餐后清洁双手。
六、教职员工和新生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
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当手接触了公共物品、咳嗽时用手捂、饭前便后等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遵从“七步洗手法”;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应留意周围乘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病情及时就医。
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14天内是否到过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旅居史,是否途经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七、教职员工和新生入校后安全防护教育
学校应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新生和教职员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学校还应通过其他健康教育途径向新生和教职员工传授传染病个人防护知识与技能。
八、心理健康
1.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微博、公众号、微信群或QQ群向教职员工和新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类文章等。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疏导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2.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帮助新生恢复规律学习生活、获得稳定感。提倡新生维护人际交往,通过远程方式与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获得情感支持。如有条件,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热线。鼓励教职员工和新生利用社会心理热线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系统。
3.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多运动,增强体质。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家长和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丰富线上线下的社团活动。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冥想训练。不信谣,不传谣。
4.及时发现并遵从医学科学化解师生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和教师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动和行为表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封闭的心理活动。
充分利用属地省、市、县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类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等资源,及时转诊受疫情影响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和教职员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并做好后续的衔接和支持性工作。
1.公共场所的个人卫生防护
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外出回来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
2.医用口罩使用指引
学校当前应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文件精神,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加强科学引导。中、高风险地区仍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
使用要求:在校园内,新生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的校园内新生无需佩戴口罩;教师在上课时可不带口罩;新生、教师和其他员工在封闭场所、人员密集时,需佩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用口罩抵住下巴;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
医用一次性口罩,蓝色面朝外,白色面贴口鼻。
摘脱方法:口罩外侧吸附了大量细菌,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应将口罩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不宜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随意丢弃,避免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摘脱口罩之后,一定要记得清洗双手,保持手卫生。
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统一收集处理。健康新生和老师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即可;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需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保持手卫生
要做到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洁手部。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4.正确的洗手方法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
——第七步,一只手的手掌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部分,旋转揉搓,交换双手。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捧水冲淋水龙头后关闭水龙头。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干手器吹干。
小技巧:按“内—外—夹—弓—大—立—腕”口诀进行;时间不应少于20秒,相当于唱完2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快乐歌》。
5.晨午(晚)检与健康报告制度
坚持每日晨午(晚)检。当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要马上告知老师或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若发热(额温≥36.8℃或腋下体温≥37.3℃,后者更为准确),在校新生和教职员工到学校指定隔离观察室或健康观察室休息,必要时及时送诊。
6.就诊防护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答案来源于:2022级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入学须知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护理录取分数线为403分(物理类)。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护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护理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护理招生计划202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护理录取分数线为279分(理科)。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护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护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护理招生计划202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护理录取分数线为257分(综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护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综合专科批普通类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护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护理学费:39001.2022年护理(不招色盲色弱)(校本部)不招色盲色弱学费:3900、护理(不招色盲色弱)学费:3900、护理(不招色盲、色弱)学费:3900、护理学费:3900、护理(该校以上专
护理/专业代码:52020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在新疆、内蒙古、吉林、陕西、黑龙江、四川、甘肃、河南、浙江、辽宁、天津、广西等12个省市开设护理专业。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
2022级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入学须知康复保健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4836125
2022级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入学须知中医学系(中医学、中医骨伤、健康管理专业):4836176
2022级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入学须知其他未尽事宜可向辅导员或所在系咨询
4护理系护理专业48361245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48361916学生处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生资助4836117学生处新生接站档案管理4836113学生处心理援助48361197教务处入伍保留入学资格4836121教务处免费医学定向生4832158教务处招生咨询48361388财务处缴费咨询48361379保卫处户籍管理安全防范团委团员管理组织部党员管理总务处宿舍管理4836185总务处生活用品年新生入学须知2021年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助学贷款办理指南安全教育学习通知书防诈骗宣传材料助学贷款相关资料1助学贷款相关材料2新生应征入伍宣传材料关
2022级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入学须知护理系(护理专业):483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