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308 | 普通类 | 392 | 51817 |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429 | 普通类 | 490 | 18595 |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365 | 普通类 | 433 | 12191 |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463 | 普通类 | 493 | 4532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物理学(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化学(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社会工作(职教师范)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材料化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涂料工程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历史学(师范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社会工作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 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 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 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 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 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 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 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在社会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和训练创办和管理社会组织,洞悉新媒体和社会环境下的社会需求,运用创新性思维和网络平台,开展公益和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人类行为与社会与环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组织行为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工作。在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及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从事专业服务工作。在街道、社区居委会从事专职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也可以经政府批准,建立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社会各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黑龙江2019二本文史学前教育(师范)424490黑龙江2019二本文史英语(师范)424488黑龙江2019二本文史法学(法学院)424486黑龙江2019二本理工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372470黑龙江2019二本理工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372464黑龙江2019二本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37246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黑龙江2018二本文史英语(师范)406486黑龙江2018二本文史学前教育(师范)406482黑龙江2018二本文史法学406479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353463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财务管理353449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金属材料工程353447黑龙江2018二本理工药学353447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历史学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文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历史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历史学(师范类)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历史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化学(师范)录取分数线为488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化学(师范)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化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化学(师范)招生计划2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为485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物理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物理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为485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数学与应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84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生物科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生物科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为379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社会工作(职教师范)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社会工作招生计划2022专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材料化学录取分数线为373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材料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材料化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材料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涂料工程录取分数线为365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涂料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涂料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涂料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黑龙江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批A段、本科二批A段,2020年为本科一批A段、本科二批A段,2019年为本科二批A段,2018年为本科二批A段,2017年为本科二批A段。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有历

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92,最低位次为51817;文科最低分为433,最低位次为12191;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教育技术学(师范类)、生物科学(师范类)、材料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