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英语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法语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西班牙语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葡萄牙语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应用化学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统计学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车辆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电子信息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通信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自动化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软件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物联网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土木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水利水电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交通运输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交通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环境科学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工程管理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工程造价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工商管理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财务管理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物流管理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工业工程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应用化学专业立足甘肃、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具备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化学研究、教学、化工产品的研制开发,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功能材料、环保化工产品、生物化学品及水处理药剂的研制开发,并能在上述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已形成理工结合,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具有精细化学品、无机有机合成、功能材料和现代分析技术等特点的应用化学专业特色。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 “甘肃省 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计划”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甘肃省化学化工教学示范中心和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本学科。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企业横行课题3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90多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结构化学、配位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无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精细化工产品新技术、环境化工产品新技术、化学制药工艺学、煤化学与工艺、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催化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食品分析和食品等。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均为博士和硕士授权点。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铁道部重点课题5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5项。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
毕业生可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电子、信息、仪表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与设计、运营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研究院所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计算机网络、电磁兼容及可靠性理论、铁路信号运营基础、信号基础设备原理、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铁路信号远程控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计算机联锁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课程。
主要专业方向:铁道信号、高速铁路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为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009年被授予国家级“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1项、省级及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5项。现有教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100%。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交通、电力、自动化等领域从事信息化、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与接口、嵌入式系统、Android开发技术、C#与.Net开发平台、J2EE与中间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PCB板设计与制作、物联网技术等。
主要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软件技术。(二年级分专业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2011年)。车辆工程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兰州交通大学结构强度试验中心”通过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实验室是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目前拥有车辆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在本科生中设詹天佑班,并与日本福井大学签订交了换留学生协议。现有教师22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名、讲师5名,博士生导师3名。近5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毕业生可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管理及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机车柴油机原理与结构、电力传动与控制、车辆工程、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学、牵引计算与运用管理、列车制动、车辆装备等。
主要专业方向: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铁道车辆和动车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8年。现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美的空调陕甘宁青培训基地。2011年,该专业通过了住建部组织的专业教育评估。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6项,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长大隧道通风防灾(火)、地源热泵、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方面,成绩突出。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工科特色鲜明,建环2002级2班曾获“全国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现有教师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3%。
毕业生能够从事与建筑环境与设备相关的管理、教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产品推广和销售、工程咨询和设计、工程安装和监理、环境检测和调试、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给排水、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电气等。
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12年新增设的目录内专业之一。
我校于1991年即开设了工程造价专科专业,1998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归并为工程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7 人,其中教授 5人,副教授 12 人,讲师 9 人,助教1人;有32人次取得了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学校建有可与工程管理专业共享的专业实验室1个,配有计算机 120 台,拥有多套建筑工程概预算、安装工程概预算、交通工程概预算等造价管理类专业软件,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建筑与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管理学原理、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概预算、安装工程概预算、交通工程施工与组织、交通工程概预算。
物联网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西安以西地区首个物联网相关本科专业,拥有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硕士点。近2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1项。现有教师7人,其高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6%。
毕业生可在智能交通、电子商务、现代服务、公共安全、物流、环境保护、平安家居、工业控制、卫生健康等领域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工)7人,讲师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5%。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3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
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汽车、冶金等行业从事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制定,材料成型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材料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制造工艺;焊接冶金学、电弧焊、焊接电源及设备、焊接结构、焊接检验、特种焊等。
主要专业方向:焊接、模具。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综合改革财务管理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测绘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车辆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电子信息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工程管理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工程造价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工商管理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不分文理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595612.00612.00612.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交通运输595616.00612.00614.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工商管理595604.00604.00604.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595598.00598.00598.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建筑学59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综合改革自动化.52018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应用化学.52018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英语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遥感科学与技术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物流管理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物联网工程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土木工程.52018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通信工程浙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不分文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测绘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车辆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浙江浙江不分文理地理信息科学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班)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电子信息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工程造价浙江浙江不分文理工商管理浙江浙江不分文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车辆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车辆工程招生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61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1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电子信息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程造价录取分数线为558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程造价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程造价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程造价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工程造价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程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程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工程管理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测控技术与仪器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测控技术与仪器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测控技术与仪器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54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流管理

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综合)。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建筑环境与能源

2022年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综合最低分为548,最低位次为109653;2022年兰州交通大学浙江招生计划:(1)综合的专业有:工程管理、应用化学、工商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水利水电工程、财务管理、统计学、工程造价、自动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