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
建立健全畅通高效的MPA协同育人协调机制,与北京市信访办、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顺义区委组织部等政府部门联合开展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实现“政产学研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推动MPA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京津冀各级基层政府部门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
2.创新培养理念,聚焦新城建设中亟需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MPA重点聚焦新城建设中亟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以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服务等领域的基层政府公务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同时以MPA研究生的优势教育资源,带动促进学校周边远郊区镇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培养。
按照培养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建设要求,深刻把握MPA的教育规律和政府实践需求,重点聚焦京津冀基层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丰富完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答案来源于: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美术(文物修复)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美术(中国画、内画)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城市安全与环境管理)专业创新培养理念,聚焦城市发展中亟需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城市安全与环境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培养理念,聚焦新城建设中亟需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城市安全与环境管理)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