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80多年来,学校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砥砺“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东南医药界的柱石”的初心,形成了“以人为本、求是至臻”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孕育了“崇真向善、精诚致远”的校风、“厚德敬业”的教风和“博学笃行”的学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50亩。设有21个学院(部),29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3590多人(含附属医院),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与海内外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校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2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9.83%。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骨干教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 、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09人次,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等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3个,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特色专业及本科教学工程近200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著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历年参加国家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茅。2016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华东赛区特等奖1项,连续七年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MBBS项目留学生参加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竞赛等屡创佳绩。我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许多校友成为我国尤其是福建省医疗卫生战线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平台。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一级学科6个,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等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400多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福建医学科技奖等174项。
学校拥有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4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妇儿临床医学院、肿瘤临床医学院等8所临床医学院。在福建省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临床教学医院23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96个。附属医院中拥有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通外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5个。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是福建省首批建设高水平医院,均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百强排行榜”和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附属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为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协和医院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附属第二医院为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口腔医院为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建设单位。
当前,福建医科大学正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定不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努力为健康中国、健康福建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份专业名称科类学制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甘肃应用心理学理工.5甘肃基础医学理工.5甘肃临床医学理工.4甘肃麻醉学理工甘肃口腔医学理工甘肃预防医学理工.5甘肃药学理工.5甘肃临床药学理工甘肃医学检验技术理工.5甘肃医学影像技术理工.5甘肃眼视光学理工.5甘肃护理学理工.9甘肃社会工作文史.5甘肃公共事业管理文史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科类学制甘肃临床医学100201理工58麻醉学100202理工52预防医学100401理工52口腔医学100301理工52基础医学100101理工52护理学101101理工48药学100701理工42临床药学100703理工52医学检验技术101001理工42医学影像技术101003理工42眼视光学101004理工42应用心理学071102理工42公共事业管理120401文史42
省份专业名称科类学制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甘肃应用心理学理工.5甘肃基础医学理工.5甘肃临床医学理工.4甘肃麻醉学理工甘肃口腔医学理工甘肃预防医学理工.5甘肃药学理工.5甘肃临床药学理工甘肃医学检验技术理工.5甘肃医学影像技术理工.5甘肃眼视光学理工.5甘肃护理学理工.9甘肃社会工作文史.5甘肃公共事业管理文史
省份专业名称科类学制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甘肃应用心理学理工.6甘肃生物制药理工甘肃基础医学理工.5甘肃临床医学理工.4甘肃预防医学理工.5甘肃药学理工.1甘肃药物制剂理工甘肃医学检验技术理工甘肃医学影像技术理工甘肃康复治疗学理工.5甘肃卫生检验与检疫理工.5甘肃护理学理工甘肃助产学理工甘肃社会工作文史.5甘肃英语文史甘肃公共事业管理文史.4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临床药学录取分数线为521分(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临床药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临床药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临床药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临床药学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文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公共事业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为516分(文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社会工作文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社会工作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社会工作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药学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药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药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药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药学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四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护理学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护理学文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护理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助产学录取分数线为504分(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助产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助产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助产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助产学本科一批I
福建医科大学甘肃眼视光学录取分数线为502分(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甘肃眼视光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眼视光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福建医科大学甘肃眼视光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眼视光学
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甘肃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454,最低位次为28640;文科最低分为491,最低位次为6559;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甘肃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护理学、麻醉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眼视光学、基础医学
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在甘肃招生专业有应用心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护理学、助产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15个。以下是各专业的专业代码.福建医科大学20
福建医科大学在甘肃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批I段,2020年为本科一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在甘肃招生专业有助产学、药学、临床医学、应用心理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