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2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附学校介绍)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0-19 15:36:15 解决时间:2022-10-18 15:01

满意答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专升本专业: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汽车服务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法学、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4个专业。
一、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人数建档退役
工业工程120701305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1202015
焊接技术与工程080411T601015
物流管理12060130515
财务管理120204601015
旅游管理120901K901515
英语05020126415
汽车服务工程080208601015
视觉传达设计13050230515
市场营销12020260101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7601015
法学030101K30515
金属材料工程080405601015
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56915
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83
软科(综合)
346
校友会(综合)
67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校园”。

一、学校发展概况

1.因车而建,多科协调发展

学校创建于1972年,前身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经过近50年发展,学校已经成为覆盖工、管、经、理、法、文、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95.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114万册,电子图书总量百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7万余人。

2.与时俱进,持续转型升级

作为一所伴随民族汽车工业成长、发展、壮大的高等学府,学校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原中科院学部委员孟少农任首任院长。1988年学校开始探索培养硕士研究生,1994年列入机械工业部院校序列,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中央财政、湖北省、东风汽车公司共建院校,2006年学校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至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6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首批高校,同年学校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二、办学定位与特色

1.植根产业,学科特色鲜明

学校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构建学科特色,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武当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现有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8个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服务社会,“产学研创”深度融合

学校扎根十堰、立足湖北,以“服务地方经济和汽车产业”为己任,走“产学研创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东风汽车公司、十堰市建立了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0余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4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创合作关系。设有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节能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4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获批“湖北中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参建“湖北隆中实验室”,“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连续两年评价为“优秀”。

三、师资队伍与水平

1.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

学校现有教职工1011人,其中专职教科研人员70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者占比超过50%。学校拥有双聘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湖北名师”“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50余人。有十堰市政府津贴专家、“十堰市青年岗位能手”等市级荣誉称号30余人。学校设“东风学者”“东风学子”18人,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5人。

2.“双师”建设,实践能力突出

学校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0%以上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积极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不断优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了160多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科学研究与贡献

1.强化创新,科技成果丰硕

学校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市厅级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200余项。获授权专利36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36项,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4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收录。

2.聚焦应用,转化效益显著

学校聚焦汽车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乘用车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毂高精度复合加工生产线示范工程”“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地面测试方法研究”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研发项目获批立项,“汽车用铝合金高频焊管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成果入选省科技厅揭榜制项目成果发榜名录。学校多篇资政报告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采纳。以省科技创新群体为代表的1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8位优秀专家被纳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共同服务十堰“双百行动”。

五、人才培养与质量

1.质量立校,工程教育扎实

学校坚持“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理念,围绕和拓展汽车产业链,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首批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44个本科专业,其中15个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6个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国家特色专业,22门国家级及省级课程、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0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国家级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95个。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4%以上,连续多年居省属高校前列。迄今为止已为汽车行业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多名专业人才,一批批校友成长为汽车行业的技术管理骨干、领军人物和高管,学校被誉为“汽车工程师的摇篮”。

2.开放办学,教育资源丰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现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定期选派教师和学生访学深造;学校聘请了200余名海内外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先后以柔性方式引进6名海外学者。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境)访学深造、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组织学生赴德、美、法、英等国家参加双学位、交换生及本硕连读项目、国际竞赛、海外游学等活动。

3.多彩校园,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打造“汽车特色”系列学科竞赛,支持在校大学生参加汽车造型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汽车方程式大赛等近100余项竞赛。学校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示范基地”“湖北省人社厅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湖北省发改委省级双创基地 ”“湖北省科技厅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项创新创业荣誉称号。2021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创业社团”。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评比等方面表现优异,近三年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1000余项,其中各类国家级奖项700余项,获奖学生达3000多人次。学校在2017—2021全国大学生竞赛榜排名232位,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我校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作为国内顶尖级大学生车队,在2012年、2015年、2017年三次问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冠军,多次代表中国赴德国、日本参赛,刷新了同期中国大学生在国际比赛上的记录。

六、发展目标与愿景

学校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汽院精神,走“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特色扬校、依法治校、开放活校”之路,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再用五年的时间,在2030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2035年达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竞进提质创一流,策马扬鞭促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克难奋进、开拓进取,以新理念、新姿态、新作为,书写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的奋进之笔!



  中专 2022-10-18 15:0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2年汉江师范学院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附学校介绍)

    1楼

    汉江师范学院专升本专业:音乐学、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物流管理、绘画、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体育教育、学前教育、英语、商务英语、历史学、应用化学、小学教育、审计学等17个专业。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专业名

  • 中专学校

    2021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

    2楼

    二招生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18号我校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专业和计划人数见下表一表一2021年普通专升本专业招生计划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数学费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7013000说明当学校某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招生计划出现空余时将空余计划调整至其他专业使用5月28日前在学校专升本网站网址2公布调整后的招生计划我校仅招收普通考生一个考生只能报考我校的一个专业答案来源于2021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 中专学校

    2017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院普通专升本“专升本”招生计划

    3楼

    “专升本”招生计划2013年“专升本”实行计划管理,我校2013年“专升本”招生计划如下:2013年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情况表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数学位备注国际经济与贸易5经济学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6工学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0工学080207车辆工程16工学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工学080801自动化4工学120202市场营销10

  • 中专学校

    201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普通专升本“专升本”招生计划

    4楼

    “专升本”招生计划2014年“专升本”实行计划管理,我校2014年“专升本”招生计划如下:2014年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情况表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数学位备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5工学080801自动化35工学120204财务管理10管理学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10经济学120202市场营销10管理学(注:根据教育厅文件要求,今年的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报名情况

  • 中专学校

    2018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普通专升本“专升本”招生计划

    5楼

    “专升本”招生计划2018年“专升本”实行计划管理,我校2018年“专升本”招生计划如下:2018年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情况表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数学位备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工学130504产品设计5艺术学120701工业工程5工学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工学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工学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工学120202市场营销20管理

  • 中专学校

    2017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普通专升本“专升本”招生计划

    6楼

    “专升本”招生计划2015年“专升本”实行计划管理,我校2015年“专升本”招生计划如下:2015年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情况表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数学位备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工学?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工学?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工学?120202市场营销20管理学?120204财务管理20管理学?(注:根据教育厅文件要求,今年的普通“专升本”招生计

  • 中专学校

    2022年湖北医药学院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附学校介绍)

    7楼

    湖北医药学院专升本专业:护理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等6个专业。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人数建档退役护理学1011011031715康复治疗学10100526415

  • 中专学校

    2022年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附学校介绍)

    8楼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专升本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4个专业。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人数建档退役医学检验技术10100135//康复治疗学10100535//临床医学

  • 中专学校

    2022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附学校介绍)

    9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专升本专业: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汽车服务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法学、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4个专业。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专业

  • 中专学校

    2022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附学校介绍)

    10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专升本专业:车辆工程、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全日制专升本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人数建档退役车辆工程08020770//工商管理120201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