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以及广泛的人文知识,掌握材料制备、材料结构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在电子、通讯、信息、电气、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新型功能材料(光、电、磁)及微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答案来源于: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专业
专业特色国内材料类专业中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重视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分析与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学生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研究生升学率高。就业方向毕业去向主要是材料、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可在材料领域,特别是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与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首批设立的新能源相关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针对新能源材料发展趋势,面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先进技术,培养具备深厚的物理化学基础和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新能源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等)领域的相关企业从事材料和器件的生产、设计、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
宣城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为目标,宣城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参加合肥工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2+2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我校完成二年级的教育,同时接受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的俄语培训,随后赴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完成四年级的教育。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将向其颁发合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高分子工学本科专业,1977年更名为高分子化工专业,1985年更名为高分子材料专业,1998年更名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千2011年批准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设有材料学博士点,是合肥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的专业之-,也是学校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重点发展专业。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材料学博士点
专业特色构筑公共基础、学科专业、研究的“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等环节,培养面向粉体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纳米功能材料、机械汽车、电工电子、硬质合金及难熔金属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强,相当比例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博士学位。就业方向毕业去向主要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如粉末冶金、机械汽车、交通运输、仪器仪表、电工电子、航空航天、国防
专业特色本专业针对材料学科发展趋势,突出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交叉融合。面向新材料特别是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培养具备深厚的物理基础和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新型功能材料(光、电、磁)、微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材料和产品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白联合培养)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光电子科学与工程方向)培养目标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