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2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与最低排位?(招生计划人数、学费)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09 04:17:19 解决时间:2023-01-07 15:58

满意答案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257分(文科,最低排位为27257)。文科招生计划人数为10(学费:5000)。
一、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2旅游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25727257
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学费
旅游管理专科批普通类三年105000
旅游类 旅游管理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4年,现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0年)。2015年成功申报自治区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本专业立足地方旅游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重点培养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一线骨干和基层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具备深厚的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具备旅游行业服务和基层管理的专业知识、服务操作技能和基层管理理念。学生毕业时,能够取得导游资格证书或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餐饮及客房服务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旅行社导游(包括英语导游)、旅行社计调、旅行社外联、旅行社文秘、旅行社行政管理、景点讲解员、景区服务与基层管理、酒店相关部门(如前厅、客房、餐饮等)服务与基层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并能够从事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的管理工作。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本专业已具备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1)建立了“厚基础、强技能”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操作技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明显不同于本科院校(重理论),也区别区内其他职业院校(重技能),其岗位适应能力强,后续发展潜力大,用人单位“用得上、留得住”,就业形势十分乐观,90%以上毕业生在进行专业实习后即被旅游企业留用。目前我专业毕业生遍布呼和浩特市各大旅行社及其他各盟市旅游行政单位、旅游企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在其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目前已有10多名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开办了自己的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企业,另有多名学生成为海外著名领队、知名导游、知名计调和旅游企业高层主管。自2004年以来,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旅游院校技能大赛和内蒙古教育厅举办的全区旅游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人次,全国二等奖2人次,全国三等奖7人次,自治区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人次,优异的大赛成绩和人才培养水平深受区内外旅游院校的肯定和旅游企业的好评。

(2)构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模块化学分制课程体系。本专业一直致力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本专业已经建立了由校内专业教师、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小组。在充分的行业调研基础上,按照行业岗位任职标准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逐渐构建起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厚基础+强技能”模块化学分制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民族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能够培养出旅游行业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3)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016年旅游管理教学团队成功申报校级教学团队,2017年通过学院中期验收。团队学科结构合理,具备旅游、历史、地理、法律等多学科的专业教学力量。团队中有11名骨干教师,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2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2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人,呼和浩特市技术能手1人;自治区旅游智库专业家1人;盟市旅游智库专家2人;自治区旅游标准化委员会专家1人;团队骨干教师98%以上具有双师素质,且多人拥有2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导游员3人,初级导游员3人,律师1人,心理咨询师1人,调酒师4人,茶艺师考评员2人,其中多位教师一直在旅游企业从事兼职工作;团队还有10名校外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近1:1,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团队教师近年来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教材近10部,编写或参与编写专著5部,主持或参与课题10余项,获得自治区级教育成果奖及科研奖励4项。

(4)具备了优越的实习实训条件。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现有11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旅游综合实训室(3D模拟仿真实训室)、礼仪形体和才艺训练室、校园模拟旅行社实训室、计调业务实训室、酒店综合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客房标准间实训室(五星级,与内蒙古饭店合作共建)、茶艺实训室、咖啡制作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多年来,与呼和浩特及其他地区众多旅游企业保持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如内蒙古中国国际旅行社、内蒙古中国青年旅行社、内蒙古海外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博誉国际旅行社、内蒙古盛祥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友谊国际旅行社、内蒙古金旅假日旅行社、内蒙古华联旅行社、将军衙署博物院、大召寺、蒙古人圣地、蒙古人度假村、七星湖景区等。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5)取得了明显的课程建设成果。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本专业已经开发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课程,如内蒙古导游基础、内蒙古民俗、导游才艺训练、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旅游线路训练、导游见习、旅游企业大讲堂等;教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明显,如内蒙古导游基础、旅游地理、导游业务、内蒙古历史与文化、客房实务、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餐饮实务、旅游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等均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17年专业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此外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本专业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依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手开发和编写具有职业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系列教材,以便充分实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现部分教材业已完成初稿编写工作。

随着全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也迅速转型、升级、腾飞。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现如今,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人才尤其是旅游服务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重点培养旅游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服务人才将是本专业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4年,现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0年)。2015年成功申报自治区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本专业立足地方旅游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重点培养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一线骨干和基层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具备深厚的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具备旅游行业服务和基层管理的专业知识、服务操作技能和基层管理理念。学生毕业时,能够取得导游资格证书或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餐饮及客房服务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旅行社导游(包括英语导游)、旅行社计调、旅行社外联、旅行社文秘、旅行社行政管理、景点讲解员、景区服务与基层管理、酒店相关部门(如前厅、客房、餐饮等)服务与基层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并能够从事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的管理工作。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本专业已具备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1)建立了“厚基础、强技能”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操作技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明显不同于本科院校(重理论),也区别区内其他职业院校(重技能),其岗位适应能力强,后续发展潜力大,用人单位“用得上、留得住”,就业形势十分乐观,90%以上毕业生在进行专业实习后即被旅游企业留用。目前我专业毕业生遍布呼和浩特市各大旅行社及其他各盟市旅游行政单位、旅游企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在其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目前已有10多名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开办了自己的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企业,另有多名学生成为海外著名领队、知名导游、知名计调和旅游企业高层主管。自2004年以来,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旅游院校技能大赛和内蒙古教育厅举办的全区旅游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人次,全国二等奖2人次,全国三等奖7人次,自治区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人次,优异的大赛成绩和人才培养水平深受区内外旅游院校的肯定和旅游企业的好评。

(2)构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模块化学分制课程体系。本专业一直致力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本专业已经建立了由校内专业教师、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小组。在充分的行业调研基础上,按照行业岗位任职标准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逐渐构建起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厚基础+强技能”模块化学分制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民族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能够培养出旅游行业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3)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016年旅游管理教学团队成功申报校级教学团队,2017年通过学院中期验收。团队学科结构合理,具备旅游、历史、地理、法律等多学科的专业教学力量。团队中有11名骨干教师,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2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2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人,呼和浩特市技术能手1人;自治区旅游智库专业家1人;盟市旅游智库专家2人;自治区旅游标准化委员会专家1人;团队骨干教师98%以上具有双师素质,且多人拥有2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导游员3人,初级导游员3人,律师1人,心理咨询师1人,调酒师4人,茶艺师考评员2人,其中多位教师一直在旅游企业从事兼职工作;团队还有10名校外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近1:1,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团队教师近年来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教材近10部,编写或参与编写专著5部,主持或参与课题10余项,获得自治区级教育成果奖及科研奖励4项。

(4)具备了优越的实习实训条件。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现有11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旅游综合实训室(3D模拟仿真实训室)、礼仪形体和才艺训练室、校园模拟旅行社实训室、计调业务实训室、酒店综合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客房标准间实训室(五星级,与内蒙古饭店合作共建)、茶艺实训室、咖啡制作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多年来,与呼和浩特及其他地区众多旅游企业保持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如内蒙古中国国际旅行社、内蒙古中国青年旅行社、内蒙古海外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博誉国际旅行社、内蒙古盛祥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友谊国际旅行社、内蒙古金旅假日旅行社、内蒙古华联旅行社、将军衙署博物院、大召寺、蒙古人圣地、蒙古人度假村、七星湖景区等。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5)取得了明显的课程建设成果。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本专业已经开发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课程,如内蒙古导游基础、内蒙古民俗、导游才艺训练、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旅游线路训练、导游见习、旅游企业大讲堂等;教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明显,如内蒙古导游基础、旅游地理、导游业务、内蒙古历史与文化、客房实务、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餐饮实务、旅游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等均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17年专业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此外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本专业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依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手开发和编写具有职业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系列教材,以便充分实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现部分教材业已完成初稿编写工作。

随着全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也迅速转型、升级、腾飞。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现如今,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人才尤其是旅游服务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重点培养旅游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服务人才将是本专业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

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59
校友会(高职二类)
315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其源头可追溯到前清末季“废科举,兴学堂”的年代,即1907年的归绥师范学堂,是为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之始。1922年改为绥远师范学校,其后几经辗转、几次更名,直到1945年迁回原址,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就开始招收普通师范大专生。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组建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市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4年至2006年,又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2020年又接收了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至此完成了十校合并。学院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与时代、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不渝培养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校训】

学院合并组建后,确立了“明德修身,格物致知”的校训。“明德修身,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为:育人为学以淬厉人格敦品立德为纲,以成就高明笃实之才为目,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劳动者。2007年百年校庆时,由原内蒙古自治区连辑副主席亲自书写。

【机构、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16个系(部)、3个教辅部门、13个行政处室、2个群团机构。现有招生专业69个,涵盖了15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国家骨干专业4个,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9个。

【办学条件】

学院总占地面积201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5.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039.34元/生,馆藏纸质图书115.84万册,期刊1200多种,电子图书27TB,电子期刊8000多种,阅览座位2400个。校园网覆盖全院教学科研和办公生活区,在自治区首家引入了CRP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有校内实训基地228个,校外实训基地223个,其中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值2.01亿元,工位数4740个,校内年使用频率超623万人时。

学院总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实训基地数、设备总值和生均值、工位数及年使用频率均高于全国、全区同类平均水平。

【在校生人数、人才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人左右。现有教职工1182名,其中专任教师770名;专业带头人49名,教学名师52名(其中自治区级10名),教学团队24个(其中自治区级10个),教坛新秀56名(其中自治区级9名),骨干教师94名,科研团队22个。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其中博士研究生32人。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其中正高级职称59人。

“双师”结构: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

在校生数,教师中博士、硕士、专任、双师素质、高级职称、少数民族、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名师数,师生比、专职政治辅导员与学生比均高于全国示范、国家示范(骨干)同类平均水平。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平台中198项指标均高于全国示范、国家示范(骨干)和全国、全区同类平均水平。

【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1463篇,EI 17篇,出版教材、专著226部,完成国家专利115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70项,完成应用技术研究13项,实现技术转化6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77项,1名教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科技创新创业银奖,2名教师的美术作品获自治区文学艺术最高奖“萨日纳”奖,1篇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2篇被SCI收录,2篇分别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及内蒙古教育协会高校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三等奖,2篇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三等奖。

【社会服务】

学院注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退役士兵培训、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各类培训、鉴定、认定。每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学院设有“一所、两站、二十基地”,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呼和浩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和呼和浩特市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及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呼和浩特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同时,学院通过技术咨询、举办讲座、参与企业科研攻关等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坚持对外开放办学理念,多方寻求优质教学资源,选择与学费较低、教育资源优越的白俄罗斯多所学校合作,引入白方教师到学院任教、指导教学。2007年开始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办学,2008年又扩大合作对象,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经教育部批准,现有3+3合作办学项目涉及6个专业,合作办学在校生近800人。

【办学目标】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修身,格物致知”校训,按照“巩固优势、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优势,以需求扩规模,以创新上水平的发展理念。目前,我院正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基地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各级领导对学院办学予以了充分肯定。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为学院题词:“百年老校逢盛世,千秋伟业铸辉煌”;在110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为学院题词:“喜迎百十华诞,再展呼职宏图”。

面向未来,在党和国家的特别关怀支持下,学校将继续坚持走重质量、抓内涵、促特色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与水平,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蒙古的考生,你的分数线是否达到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你是否喜欢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呢?
  中专 2023-01-07 15:58

相关问答

  • 职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的排名,排多少位?有什么好的专业?

    1楼

    根据软科排名(内蒙古高校)、校友会排名(内蒙古高校)、高职排名(内蒙古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在校友会高职二类排名第59位,高职排名排名第315位。排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前面的内蒙古大学院校有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赤峰工

  • 职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招生计划2022

    2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录取分数线为285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理科专科批普通类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招生计划2022

    3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为284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大数据与会计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大数据与会计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新闻采编与制作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新闻采编与制作招生计划2022

    4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新闻采编与制作录取分数线为271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新闻采编与制作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新闻采编与制作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新闻采编与制作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

  • 职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招生计划2022

    5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52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文科专科批

  • 职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招生计划2022

    6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28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健康管理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健康管理招生计划2022

    7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健康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38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健康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健康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健康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健康管理招生计划20

  • 职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代码2022?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2021)

    8楼

    旅游管理/专业代码:540101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22年在内蒙古等1个省市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40101旅游管理内蒙古专科批三年105000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各省

  • 职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招生计划2022

    9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录取分数线为206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理科专科批普通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文科专科批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10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33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