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应用型特色的江苏省属本科院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制定高校;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使命,扎根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560亩,校舍面积6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学校着力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6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农艺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博士60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80余人;硕士生导师36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引聘、双聘用国家级人才等高端人才百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批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江苏省产业教授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6人,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250余人次;获批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坚持一流引领,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扎实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建设,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省“十四五”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6个;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品牌专业一期、二期项目共1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获批国家“金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50部。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盐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省部级平台44个,实现了学科专业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近5年,学生获“创青春”国赛金奖、铜奖各1项、“互联网+”国赛铜奖3项、“挑战杯”国赛三等奖4项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5000余项;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在96%以上。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培养成效显著,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个,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2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发表于化工领域顶级期刊。
学校坚持服务导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近5年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江苏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30余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00件。学校深入推进“1111”科技创新服务工程,全方面深化与江苏,特别是淮安市各县区融合发展,自2017年实施项目以来,共签订合作项目1800余项,科研合作经费超4亿元,实现省技术转移分中心在淮安市各县区区域全覆盖。2020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数位列全国78名,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位居全省第一。学校高教研究所获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100强,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加、英、法、意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等近6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现在校留学生近200人,赴国(境)外交流师生年均百余人。获批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2项、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高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江苏友谊奖”外国专家1名。
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依法治校改革试点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单位治安保卫工作集体二等功、江苏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作为。淮阴工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弘扬“明德尚学、自强不息”淮工精神,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深化内涵,全力推进“淮工振兴”,全面实施“十个一流”,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
二招生专业和计划我校2022年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计划招生126人其中普通在校生计划数120人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数6人招生专业及对专科阶段的专业要求见表一表一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招生计划及要求序号专业名称普通在校生计划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数学费元年对报考者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1市场营销农业类5102林业类5103畜牧业类5104渔业类5208环境保护类5209安全类5402城乡规划与管理类5403土建施工类54040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5406市政工程类5407房地产类5804纺织服装类5901食品工业类5902药品制造类5903食品
1招生网址2咨询电话传真3通信地址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淮阴工学院招生就业处4邮政编码2230035监督电话答案来源于2022年淮阴工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招生简章
五招生计划我校2022年专转本计划数为700人含普通批次570人退役大学生士兵批次90人贫困专项批次40人序号报考类别计划类别专业名称计划数外语语种学费元年1财经类普通批次财务管理112不限52002管理类理普通批次工商管理53不限52003管理类文普通批次工商管理55不限52004管理类理普通批次物流工程53不限52005管理类文普通批次物流工程55不限52006计算机类普通批次网络工程40不限58007机械工程类普通批次机械电子工程54不限58008电子信息类普通批次电子科学与技术114不限58009文史类普通批次秘书学34不限520010管理类理退
2021年淮阴工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98文科最低位次为15686。2020年淮阴工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90文科最低位次为19374。2019年淮阴工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00文科最低位次为17828。2018年淮阴工学院山西
2021年淮阴工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39理科最低位次为74647。2020年淮阴工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5理科最低位次为79981。2019年淮阴工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38理科最低位次为81370。2018年淮阴工学院山西
2022年淮阴工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交通运输、国际经济与贸易(该专业办学地点北京路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社会工作(该专业办学地点北京路校区)、车辆工程、制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工程、城市地下空间
淮阴工学院山西园林录取分数线为443分(理科)。淮阴工学院山西园林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园林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淮阴工学院山西园林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园林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2园林
2022年淮阴工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438,最低位次为77068;文科最低分为450,最低位次为25733;2022年淮阴工学院山西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金融数学、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制药工程、应用物理学、城市地下空间工
2022年淮阴工学院在山西招生专业有金融数学、社会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车辆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制药工程、交通运输、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园艺、园林、行政管理等1
淮阴工学院在山西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二批B段,2020年为本科二批B段,2019年为本科二批B段,2018年为本科二批B段,2017年为本科二批B段。2022年淮阴工学院在山西招生专业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物理学、城市地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