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是由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大学与社会投资方合作,于2005 年开始筹建,2008 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并在当年开始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毗邻南湖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学院秉承“立德立学、创新创业”的办学宗旨,按照“立足北方、育人育才、创业实干、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在继承内蒙古大学品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有艺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 8 个院部,开设了绘画、动画、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汽车服务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软件工程 28个本科专业,形成文、理、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8400 余名。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教师在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1人、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精品课程5门。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5项,校级项目98项,发表论文92篇,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2本,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1项。
学院建有过程控制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录播演播室、同声传译语音室、服装产品艺术实训室、动画实验室、会计仿真实验室等50间专业实验室,与78家单位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着力构建“立德立学、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立了学风教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以生为本、求实拓新”的教风和“崇德尚学、勤勉笃行”的优良学风。
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形成了“教学深化—科研辅助—以赛促创—服务支撑—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实现教学嵌入与深度融合。开设创业仿真实训课,系统进行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学分和“双创基金”,实施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孵化。“程序设计大赛”、“工程制图大赛”、“英语知识竞赛”、“成语大赛”、“财会技能大赛”等专业竞赛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创新育人平台。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骄阳之家”成为创新教育的先锋代言。近5年共完成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5项。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铜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赛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近5年,共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奖项170项,生动诠释出创院学子的创新实力和青春风采。
学院敞开胸襟迎接全球化浪潮,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间交流合作,举办中蒙俄艺术文化研讨会、大学生设计艺术展,彰显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缔结伙伴院校,与英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本硕连读保送研究生项目、学历提升计划,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出国深造和交流学习平台。
学院聚力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深耕精神文化沃土,涵育师生品行情操,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青年成才圆梦。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心理健康活动月……青春舞台千帆竞舞,活力绽放。“志愿服务季”、“毕业季”、“迎新季”、“感恩季”主题活动,激发精神动力,汇聚青春能量。创院大讲堂、主题朗诵会、诗词吟唱、创意涂鸦、话剧展演,诸多文化育人品牌亮点纷呈,影响广泛。“创院之星”、志愿服务,立责任担当,树青春榜样。学院每年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200余场,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弦歌昂扬。这里,是青春绽放的舞台,是敦品励学的殿堂,创院学子精于学业,全面发展,放飞希望,成就梦想。
截至目前,学院已向区内外各单位培养输送毕业生近2万人。学院各届毕业生遍及区内外教学、科研、党、政、军及企事业各条战线。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能力,贏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批创院优秀学子在地方岗位上奋发有为,成为骨干,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书写创院华章。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52分(物理类)。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信息与计算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47分(物理类)。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信息与计算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45分(物理类)。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22年软件工程学费:150001.2022年软件工程(南校区)学费:15000;2022年软件工程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内蒙古软件工程(南校区)理
2022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最低分为455,最低位次为146091;历史类最低分为474,最低位次为48504;2022年河北录取分数线1.2022物理类录取分数线年份批次省控线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2本科批43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5三批理科43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5三批理科432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三批理科443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三批理科432内蒙古大学创业学
2021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78文科最低位次为50938。2020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95文科最低位次为42123。2019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97文科最低位次为42787。
2021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41理科最低位次为141442。2020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9理科最低位次为144706。2019年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35理科最低位次为1486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21年在河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1分.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在河北省录取分数线及最低分数线、最低位次(2021、2020)1.2021年河北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历史类本科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1分(物理类)。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工学学士计算机类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