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的前身是南宁学院与科大讯飞2017年合作共建的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是当时广西首个设置的人工智能学院。2022年,南宁学院二级学院机构调整,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基础上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保障机制、“混编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特色的产教融合协同机制和管理模式。
截止2022年3月,学院拥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3个本科专业,学生规模为1099人。学院拥有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1个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研究所;1个实验教学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实训中心。1门课程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全院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由高校教师和科大讯飞企业工程师组成的“混编型”专业教学团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课程开发、工程实践教育,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大数据技术实验室、人工智能体验厅、工程认证中心、工程实训室、数据存储与计算中心、学术报告厅等教学和实训场地,使用面积约1600㎡,满足专业课程教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实践、认证考核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优良的教学条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使学院具备了较强的以新技术研发、新技术培训为主的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紧跟学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思路,践行“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有效路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以来,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专业技能比赛,以及大学生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区级以上奖项102项,学生获得专利9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
基于“协同育人双主体”办学机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独具特色,校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放式专业发展路径,以学生为主体,以“单元项目、课程项目、学期项目、经典项目、综合设计项目间的演化进行持续迭代训练”的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为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流模式,通过科大讯飞的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博思智慧学习平台,搭建企业环境、推行“浸入式”的“教学练管测”闭环训练新模式,使学生能尽早融入企业文化,跟进前沿技术发展,获得职业认识和职业发展的新体验。
答案来源于:2022年南宁学院人工智能专业
2022年南宁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院系特色
2022年南宁学院会计学专业专业特色
2022年南宁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专业特色
2022年南宁学院工程审计专业在特色建设上突出
2022年南宁学院工程审计专业专业特色
2022年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专业特色
2022年南宁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南宁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专业培养特色
五专业特色1协同育人双主体合作共建专业南宁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专业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2基于31流程的能力培养策略在培养流程上采用31模式即前三年进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第四年开展企业项目的真题真做的专业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专业核心竞争力3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实施企业浸入式教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建设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博思智慧学习平台搭建企业环境实施浸入式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体系和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答案来源于2020年南宁学院人工智能专业
2022年南宁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学院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