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简介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报考指南学校简介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17 20:35:07 解决时间:2022-06-29 18:39

满意答案

一、学校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

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历经66年的开拓进取,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是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

1.校园

学校现有城西和城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其中,城西校区近2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米,绿茵葱茏、古朴典雅、学脉绵长,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与培训职能。城北校区1300多亩,建筑面积3.71万平米,设施先进、现代开放,布局恢宏,于2016年10月落成启用,主要承担本科生教育和学术交流职能。两大校区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彰显高原风光的现代大学校园,是读书治学立教的理想之地和教育沃土。

2.学院

现设有文学院、历史学院、新闻学院、教育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计算机学院、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19个学院。

3.科研院(所)

学校设有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等3个研究机构,各学院设有青藏高原社会历史研究中心、班禅研究院、青藏高原体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藏文信息研究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

4.学生

学生在校学生19081人,其中,本科生11665人硕士研究生2636人。博士研究生238人,留学生22人,函授生4520人。

5.师资

现有教职工129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3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9人,副高级职称389人,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293人。

学校现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省级教学团队9个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人

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9人

入选青海省优秀专家9人

入选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8人

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计划40人

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228人和9个科研团队

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4个

双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讲座教授62人,喜座教授94人,

合作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3人,硕土研究生指导教师117人。

6.学科

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中国史、地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1个国内一流学科,3个省内-流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

7.专业

61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获批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4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获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获批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研室,参与14个虚拟仿真教研室。

8.平台

现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藏汉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五省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训中心,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被授牌为”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青海基地”。建有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实验室、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青海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培训中心、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等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及“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奖励

先后承担80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2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973"项目。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成果,作为合作完成单位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等3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学校作为第-完成单位的《玛钦藏文平台、字库以及藏汉英电子词典》和《藏汉(汉藏)机器翻译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成果,作为合作完成单位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分别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商法学>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创新》《以创新驱动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10.文体

学校深入挖掘根植青海大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和新青海精神,建有“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和“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创编弘扬“两弹-星”精神的话剧《永怀之歌》,喜获第六届全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入选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开展小学期论坛,形成了“一院一馆一剧一论坛”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格局,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载体和校园文化品牌。

11.合作

学校大力推进宽领域、多渠道的国内与国际合作,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建立“团队式”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马来西亚伊德里斯教育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交流、科研合作共享等活动,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实现了新跨越。

12.附校

学校建有四所附属实验中学(含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和一所附属实验幼儿园,其中附属实验中学、附属实验第二二中学、附属实验第三中学总占地面积231.67亩,共有教师498人,学生7143人,均属12年一贯制省级一类学校,是推动青海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师范生培养培训的重要实践实训基地。

13.顶岗支教

自2009年起,学校连续组织师范生赴农牧区中小学集中开展一个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到目前共有15000余名师范生,400余名驻县教师在我省37个市(州、县)、400余所学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学校加强对实习支教学生的全程指导,实行驻县教师通识指导、学科教学论教师网上指导、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跟班指导的多级指导模式,实施主题浸润式的教育见习、问题导向式的教育研习模式,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效果,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进一步提升,帮助师范生迈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一步。

14.国际交流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的2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了较为广阔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学校于2019年成功获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为我校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最大、规格最高的海外研修项目。同年,我校"青藏高原语言与文化大数据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弓|智基地”),是我校在一流学科及国家级引智平台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近五年,学校学生参与学习交换、文化交流、实习实训等国(境)外对外交流活动的人数达200余人次,有来自美国、韩国、土库曼斯坦、澳大利亚、芬兰等十余个国家近200名留学生来校进行语言学习及文化交流。

15.创新创业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培训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库,弓|进59[门创新创业网络课程资源、”数字创业学院”、“创业大赛”等线上学习实践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学校获批第二批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赛和青海省“交行杯”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国家级奖20项、省级奖27项。

16.图书信息中心

图书馆建筑面积51262.09平方米,阅览室15间,阅览座位2681个,纸质馆藏文献总量约115.09万册,电子图书65.7万册,电子期刊3.99万余册,生均纸质图书79.7册,生均图书(含电,子图书)125.2册。各类数字资源及服务平台34个,免费试用数据库50余个,建成了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的馆藏文献保障体系。新校区的图书馆工程获得国家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

答案来源于: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中专 2022-06-29 18:3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类本科音乐学

    1楼

    1音乐学师范类文理兼招本科学费4800元年计划40名在青海湖北及四川省招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2音乐学声乐表演器乐演奏文理兼招本科学费6350元年计划60名在青海河南云南及甘肃省招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3工艺美术唐卡文理兼招本科学费6350元年计划35名在青海甘肃省招生生源范围为民考民考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4视觉传达设计文理兼招本科学费6350元年计划35个在青海河南及甘肃省招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招生计划以青海省教育厅当年公布的招生数据为准学费如有变化以青海省物价部门当年公布的数据为准答案来源于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计划

    2楼

    三招生计划1音乐学师范类文理兼招本科学费4800元年计划40名在青海湖北及四川省招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2音乐学声乐表演器乐演奏文理兼招本科学费6350元年计划60名在青海河南云南及甘肃省招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3工艺美术唐卡文理兼招本科学费6350元年计划35名在青海甘肃省招生生源范围为民考民考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4视觉传达设计文理兼招本科学费6350元年计划35个在青海河南及甘肃省招生承认生源省份统考成绩招生计划以青海省教育厅当年公布的招生数据为准学费如有变化以青海省物价部门当年公布的数据为准答案来源于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春季简介

    3楼

    2022年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春季招生简章学校简介

  • 中专学校

    青海师范大学是不是双一流大学?附大学简介

    4楼

    青海师范大学/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青海师范大学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青海师范大学259名软科(综合)230名校友会(综合)569名武书连学校简介简史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5楼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校园

    6楼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报考指南校园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普通本科总则

    7楼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总则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考单招简介

    8楼

    一学校简介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大美青海湟水之滨的高原美丽城市一西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贡献学校始建于1978年2002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建成省级重点高职院校2018年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2020年建成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首家节水型高校荣获青海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全国巾帼建功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简介

    9楼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学校简介

  • 中专学校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简介

    10楼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报考指南学校简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