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四六级成绩425分以上的成绩单、在有效期内的雅思(2年内)、托福(2年内)、GRE(5年内)成绩单。以3月30日为准往前推算。
4、反映本人科研能力的原创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奖励、专利等相关材料。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初稿或概要)。
6、研究生阶段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毕业生可由考生档案所在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
7、专家推荐书。须由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分别签字出具。
8、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和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应届生提供教育部在线学籍证明)。获得境外学历或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9、《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报考博士研究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10、招生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以上相关表格见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常用下载”专区。考生应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无论何时,一经发现存在伪造报考材料、违背学术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等行为,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及学籍等,相关后果由考生承担。
校内招生单位将对考生的报名材料、科研背景、科研潜力等进行审核。根据审核情况结合单位招生计划,确定参加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进入考核的人选,并进行名单公示。
1、硕博连读考核采取综合考核方式,重点考核考生英语水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潜质等,对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形成综合考核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或口试,形式由招生单位确定。综合考核成绩满分100分,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申请-考核”制的考核内容包括外国语、专业课以及综合素质考核,每项满分100分。外国语、专业课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形式及要求由招生单位确定。原则上笔试时间一般不少于45分钟,口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满分100分,含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20分、专业素养测试80分。专业素养考核要求进入考核的考生准备10分钟PPT汇报,汇报内容包括:①个人简介、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②拟从事研究领域前沿进展;③拟开展的研究工作设想等。考核小组就考生逻辑思维、学术素养、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展开提问和考察。综合素质考核时长一般不少于20分钟。对综合素质考核不合格(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招生单位在考察考生专业水平的同时,须加强对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考察。
硕博连读选拔工作将于5月1日前完成。申请-考核制选拔工作拟定5月中旬进行。具体考核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以校内各招生单位安排为准。
答案来源于: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招生专业、招生博导名单及初试科目见附件1(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名单),初试科目均不指定参考书目。
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n/”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20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报名费:220元/人,缴费方式另行通知。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学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
拟录取考生,须将本人人事档案等转入我校,不能按时转入我校的考生不予录取。学校统一将所有拟录取的考生报教育部进行录取检查。录取检查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学校根据初试成绩、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另行通知。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身心健康,身体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申请-考核制报名条件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方式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目标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初稿或概要)。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

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攻读博士学位科研计划书。主要阐述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从事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科研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